分享

高血压患者如何随访?| 干货整理

 尚振奇 2019-08-22

2019-08-02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IMSPFU

 本文将向大家讲述高血压随访的目的、内容与间隔时间等问题。

全文要点

1、高血压随访的目的是评估降压治疗效果与可能的副作用,明确血压控制是否稳定达标,分析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

2、高血压随访的内容包括:

(1)测量血压和/或动态血压,明确血压水平及达标状态;

(2)询问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根据血压的波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并强调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停药;

(3)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指导改善生活方式。

3、高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总体风险以及共存疾病决定。

(1)正常高值和白大衣高血压者,每3个月随访1次;

(2)高血压1级、危险分层属于低位、中危或仅服1种药物治疗者,每1-3个月随访1次;

(3)新发现的高危及病情较复杂者随访间隔时间应较短,其中高危患者血压未达标或者临床有症状者,可缩短至2-4周随访1次;

(4)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1-3个月随访1次;

(4)服用至少3种降压药物,血压仍未达标者,应考虑至高血压专科进一步评估,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与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脑卒中、认知功能降低-痴呆、终末期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重要且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防治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长期有效控制。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7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51.6%、45.8%和16.8%。这预示着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而高血压随访是提升高血压有效防治率的重要手段。

1、高血压随访的目的

高血压随访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促进高血压的有效防治,达到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

而高血压随访的具体目的是评估降压治疗效果与可能的副作用,明确血压控制是否稳定达标,分析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

高血压随访的内容

对于正常高值和白大衣高血压者,随访内容主要:

(1)测量血压和/或动态血压,明确血压水平是否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2)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风险;

(3)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指导改善生活方式。

通过上述随访,提升高血压早期诊断率,并实现早期预防与早期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随访内容包括:

(1)测量血压和/或动态血压,明确血压水平及达标状态;

(2)询问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根据血压的波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并强调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停药;

(3)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指导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通过上述随访,提升高血压治疗率与有效控制率,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病危害。

那对于患者而言,自己也需要做四件事情:

(1)家庭监测血压;

(2)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3)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4)定期至医师那进行高血压随访。

高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

高血压随访的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血管总体风险以及共存疾病决定。

(1)正常高值和白大衣高血压者,每3个月随访1次;

(2)高血压1级、危险分层属于低位、中危或仅服1种药物治疗者,每1-3个月随访1次;

(3)新发现的高危及病情较复杂者随访间隔时间应较短,其中高危患者血压未达标或者临床有症状者,可缩短至2-4周随访1次;

(4)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1-3个月随访1次;

(5)服用至少3种降压药物,血压仍未达标者,应考虑至高血压专科进一步评估,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与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调整降压治疗方案(见表1)。

 表1: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

如果你的血压偏高或者已有高血压,请认真做好三件高血压随访事情:

(1)家庭监测血压;

(2)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3)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4)定期至医师那进行高血压随访。

关注、正视血压,也更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高血压、降低自身心血管病风险!

关于高血压那些事儿,我们将在后续的高血压系列科普文章中一一展开,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1-46. 

2.  Bryan Williams, Giuseppe Mancia, Wilko Spiering,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39(33):3021-3104.

本文来源: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IMSPFU

本文作者:刘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本文校稿:姜红,潘志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 医学科普研究所》专栏 · 第七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