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处暑:一年中最多变的节气到来了

 为什么73 2019-08-23
2019年8月23日(星期五)18:01:53
农历七月廿三
太阳黄经150°,斗指戊
处暑节气交节
一直到2019年9月8日

处暑出暑,最爽新秋时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chǔ)本义是止息。唐代学者孔颖达曰:「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处暑,就是指炎热的天气已经结束,秋凉将至。
北方地区,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已经结束,凉爽的秋季正式开始。正是「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南方并没有停止暑气,还是「处处有暑」的状态,正是「立秋处暑正当暑」。
南北大不同,从这一节气开始,变得尤其明显。因此,处暑也是养阴与祛湿,消暑与防燥,并存的多变季节。


处暑三候 

一候 鹰乃祭鸟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二候 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特别是北方,可以感觉到肃杀之气。

三候 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成熟的麦子低下了头,等待被收割。
一碗粥油,滋阴健脾又润肺
处暑,还处于长夏,正是需要健脾的时候,脾的运化好了,才能为身体好好代谢水湿。

对于北方来说,秋天的燥气已经起来了,身体经过一夏天的虚耗,正气也有所损耗。
健脾,滋阴,润燥,补虚,怎样一碗搞定?当然是一碗粥油了。

「粥油赛人参」
用粳米、糯米或小米煮粥,待煮成黏稠状时,上面漂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状的物质,中医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尽得谷米之精华。
《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实际上,人参补元气的效果还是要比粥油强大很多,但这些「隐藏属性」可不是一般补药能比得过的。

长肉美白:
《本草纲目拾遗》:「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
改善脱发:
《本草纲目拾遗》:「粥油能实毛窍,益阴之功胜熟地。」
精清不孕:
《紫竹林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加一点盐,可以补到肾精。
羸弱早衰:
《随息居饮食谱》:「补液填精,有裨羸老。」

熬煮粥油,熬出灵魂
只有好的小米或大米才能熬出如膏似漆一般的粥油。好的米,油润而营养丰富,熬煮粥油,就是把每一粒米的精华,集中提炼出来,凝聚在上面的浓稠里。
1.一锅清水煮沸,我把泡米的水也倒了进去,旁边便起了些沫子。米和水的比例,大概是1:5,或是1:4。 
2.水开后放米。(米要沸水下锅,这样才能更好地熬出米油) 


3小火慢煮:.大火沸腾1分钟,转最小火,就这么咕嘟着。 
4.大概20分钟左右,你会听到噗呲噗呲的声音,水米已经合一,是浆液噗呲噗呲沸腾的声音,而不再是水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了。


大米粥熬粥油也是此法。

除了粥油,多放一点水,平时可以直接用米汤代水饮。

直接喝水会穿肠而过,而米汤则深深滋润到身体的每个细胞里,早上喝一大碗米汤,一个上午都不会觉得口渴。

小米健脾更多,是脾虚体弱进补的上品。大米润肺更多,改善肺热咳嗽,两者都滋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戳图购买,选品同事20种小米选出的好小米

处暑前后,艾灸关元,事半功倍
针灸匠张宝旬说处暑前后艾灸关元穴,事半功倍,对各种慢性病都有效果,是个调理的基础办法。高血压不宜。 
春灸气海,秋灸关元。
关元穴,顾名思义,把元气关起来。它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

关元穴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处暑之时,正是收敛阳气、培补元气的最佳时节。守养元气,从关元开始。

关元的位置很好找,是从肚脐眼儿(中心点)开始,正中往下三寸,才准确。测量的时候,要盖住肚脐,而不是露出肚脐开始测量。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的人,也可以借着关元穴,来疏通调理脾胃。把中焦疏通了,很多上火、上热下寒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身体的气血才真正流通起来。



处暑看云

处暑过,暑气止。天变得高了,云彩也疏散开来,不像是夏天浓云成块。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习俗。

秋天的云彩,疏散自如,各种斑斓的形状,有的磅礴,有的飘逸,抬望眼,心清意爽,还可以看云知晓天气。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这样的云,细细如鱼鳞斑者。小而絮状,成行成群,很像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小波纹。鱼鳞云主雨,预示着明天会下雨。
「瓦块云,晒煞人」这云状成块,又似瓦片。透光,主晴,预示着明天会晴空万里。
若是下雨,「千浇万浇不如处暑一浇」,让成熟的果实得到最后的甘甜,若是放晴,是「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离开了暑热,怎样都美好。

处暑养生宜与忌
 宜:陈米 
处暑三候是「禾乃登」这时候大面积谷物成熟,等待收割,但是对于老人和有宿疾的人来说,不要急着吃新米。《养生书》秋谷初成,不宜与老人食之,多发宿疾。新米的生发之力强,容易勾起宿疾。

陈米平和,适合岁数大的人和大病初愈之人,胃气很弱,陈米养胃,有助于消化和恢复胃气。
 宜 :红薯 
处暑时节,新鲜的红薯正在膨大,收获,那些烤出油的红薯,就要出炉了。多吃一些土里土气的根茎类的蔬菜,红薯、土豆、南瓜、山药,胡萝卜尤其养护脾土。


宜:登高养肺气 
北方秋意渐浓,高处的叶子隐隐有了红色,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登高望远,呼吸高山上的清明之气,可清肺气。高山之上,「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高山上是极阳重合的地方,秋日登高可以聚敛阳气,振奋精神,「浩然之气」油然而生,胸怀坦荡,心中无忧。

 宜:怀孕 
处暑时节,最适合怀上宝宝。为什么呢?

1.此节气怀孕,呕吐会减少。
《逐月养胎方》:怀孕第一个月,肝经主令,肝克脾土,引起呕吐。而处暑金秋,正值肺金主令,克制肝木,则呕吐减少。

2.此节气可以吃到更多的新鲜水果蔬菜。
3.此时气候宜人。
4.怀孕中期正值冬藏,利于胎儿汲取营养。
5.临近产期时,正是春夏天气,适合孕妇户外运动。


宜:早睡贴秋膘 
处暑时节,天地阴阳开始转换。养阴的季节,比夏天早睡一个小时,弥补夏天的虚耗。睡为天补,这也是最好且免费的贴秋膘。若是熬夜,白白浪费了借着天时养自己的时机,真是好可惜。
身体重新调整平衡的时候,很容易睡不着,睡不好。可以泡泡脚,把气血引下去,头脑不再去想太多的问题,自然好眠。

很热的时候,没法子泡脚,按一按一键关机的穴位,也很容易就睡着了。

 忌:躁 
处暑时节,「秋老虎,毒如虎」这时候的燥,是热燥,温燥。少吃辛味煎炸等热性的食物。辛味的食物,包括辛香,纯辣,麻辣,三种口感,比如韭菜、大蒜、葱、姜、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咖喱等温热的调料。辛味过重,助燥伤阴,容易导致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


如果秋燥严重,吃些酸味的水果,酸甘化阴,生津滋润,也可以多用银耳、梨子、藕、荸荠煮糖水。
此时正是吃秋梨膏,滋阴润燥的时候:这款秋梨膏以古方工艺熬制而成,不添加水,8斤梨出1斤膏,所以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滴一滴在纸上也不会渗透。

秋梨汁以外,还配伍了蜂蜜、菊花、枇杷、甘草、茯苓,意在培土生金,用茯苓和麦芽糖健脾胃,甘草和秋梨蜂蜜润燥,照顾脾土滋润肺金。

秋天常见的咽干咽痛咽痒,枇杷秋梨膏都能一网打尽。肺储痰,把肺养起来,也利于排痰。而肺主皮毛,皮肤也能得到滋润。坚持每天早晨一杯,晚上睡前一杯,由内到外就润起来了。



有个很美丽的比喻来形容处暑:「初也炎烈威猛,终也清凉肃静  」
到了白露,天气真的有了凉意,那时候清凉肃静,心如秋水,平静而美好。


处暑是一年之中第14个节气。今天,活法儿迎来了第12个生日,今天是活法儿成立12周年的纪念日!


12年来,感谢有你们的陪伴,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许多用户的身体有了真真切切的改善,从恋爱,结婚,怀孕,生子,一切顺利平安。也看到很多新的用户,陆续加入,那种一相逢便胜似老友的欣喜,找到组织,找到自己的活法儿。——真的很欣慰。
12年来,活法儿的一个轮回,有你陪伴,与你常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