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燥or温燥,秋燥你真的了解吗?

 为什么73 2019-08-23

今日处暑,即为“出暑”,这是一个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同时也宣告着秋日的到来!处暑过后,我们的日常保健就要从“防暑”转为“防燥”了,中医把邪气分成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其中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而这个燥邪尤以秋天为主!

秋燥

其实,燥邪四季皆有,那为什么秋季更甚呢?

首先,进入秋季,云雨已经大大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燥便会显现出来。其次,虽然入秋,但夏日的余温仍在,人们依旧会流汗,而秋季主降主收,一阵凉风袭来,体表的汗液便收敛了,如果收敛太过,我们便会觉得燥,具体表现为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等。我们的身体在干燥的状态下,就很容易被外邪侵袭。

这个燥又分为两种,凉燥和温燥。

凉燥

秋燥之偏于寒者为凉燥,主要是因为受凉引起的根本原因不是津液不足,而是津液不能输布到全身,所以要用温热药把津液在生发出来,让它正常地流通到全身就可以了。

苏叶水散寒法

苏叶一把(苏叶去药店买),煮水,水开后再煮5分钟即可饮用!也可用煮好的苏叶水泡脚,微微发汗即可!

红糖姜水散寒法

1、生姜切片,放入锅中熬煮;

2、水烧开后转小火,加入红糖适量,3~5分钟后即可服用!

葱白豆豉汤散寒法

1、大葱的葱白(最好带着葱须),将它切成小片,放入锅里;

2、倒入从药店买的淡豆豉3克;

3、倒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大火熬开,小火熬5分钟即可!

怀山药散寒法

取一把干怀山药片,一般成人用50克左右,孩子用30克左右,熬水,然后趁热喝下,令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温燥

秋燥之偏于热者为温燥,温燥则真的会伤人的津液了,它会把我们的津液蒸发出去,导致津液不足,此时清热透热的同时必须配合滋补津液之品了,可以用生地、玄参、石斛、沙参等煮水喝,也可以煮些三豆乌梅白糖汤来喝。

三豆乌梅白糖汤

1、乌梅3~5个,这个要在药店买,白糖1~2勺,黄豆一把,黑豆一把,绿豆一把。

2、熬水,用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也可以在前一天夜里用电炖锅来做,早晨起来就可以用了!

总结来说,一般初秋时节,人们多被凉气伤到,应该是凉燥;等适应凉爽的天气后,再晒太阳,就是温燥了;到了秋冬过渡之时,天更凉了,此时便又回到凉燥了。

对于秋燥,大家还真是要严防呀,平时多喝水、少吃辛辣、多吃瓜果,这样才能让“秋燥”无法近身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