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成长之利器——PDCA

 丰运 2019-08-24

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成为工作中的核心人员,受人敬重。但很多的人都苦于找不到方法,感觉迷茫。年复一年,逐渐丧失了昔日的激情,开始得过且过。那怎样才能让自己走出困境,逐步提振自己的信心,或是一直持续保持那颗滚烫炽热向上的心呢?——PDCA。

什么是PDCA呢、其字面的意思如下: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查;

A(Action)--行动、总结

最初PDCA主要用于质量管理上,因为最早由美国质量专家戴明提出并应用,所以又称为“戴明环”,随着管理的发展,PDCA已经成为了一种做事的的思路。我也把它称之为理清工作思路的利器。

很多人都知道,做事要有计划,俗话说“吃不究、用不究,划算不行一辈子穷”。这里面的划算指的就是计划。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事先要进行一番思考:这事情用什么方法去做,大概预计会产生什么的结果,在做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该如何去控制这中风险。比如:计划出去旅游,首先要确定是国内游还是出国游、跟团去还是独自去、再就是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什么时候从家开始出发、出发的时间要不要考虑交通拥堵情况、这次旅游的花销预算是多少、天气情况如何,需不需要带雨伞及厚的衣服等等,只有把这些能考虑到的都考虑清楚了,在后面的执行过程中才胸有成竹。这就是第一阶段P阶段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考虑全面,对风险项一定要预案。

第二阶段就是执行(D),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比如:还是以上面去旅行为例,早上6点要出门,才能赶上动车,为了保证不迟到,自己计划旅行前一天要将闹钟调到6点响铃,那么自己就需在备忘录上写上这件事,待到这个时间点后,严格执行,否则就有误车的可能了。当然也有可能此前预估不周到,比如平时乘公交车车只需要10分钟,但早上发现出现拥堵了,自己如果预留的的时间不多,再需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比如改乘小的电动车,使用路边的共享单车等行驶过拥挤道路再乘车。

第三阶段就是检查(C),按照P阶段自己制定计划表,一条条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检查哪些是相符的,哪些与自己当初预估不相符的,把它找出来,并写在本子上。

第四阶段就是总结(A),整个过程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做的好的是怎么做的。做的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在下一次活动中要参照这些经验。

以上是PDCA的用法,如何用到自我成长上呢。

首先要做的还是第一步还是选取自己需要成长的方面做计划。

先分析自己哪些方面要成长,用一张纸全部记录下来,我想可能能写出很多条。然后标注重点,就哪些成长对现阶段非常关键,选出两条。然后针对这两条进行详细分析,这个过程可以喊家人或最要好朋友参与。讨论确定一些提升的可行性方案,然后自己再认真选取可行方案制定行动计划。比如: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决定先要查阅一些书籍,再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实践,那么行动计划就是确定一周之内在网上查阅书籍,预计查阅3本,查阅完成后在周日形成沟通实践方案,这样下周的工作就非常清晰)。

其次就是严格执行计划,做完计划内容后再回到第1步制定下一个计划,如上述提升自己沟通能力的案例,严格去查阅资料,读完之后从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先练习自己的普通话和胆量。这样就回到第一部,如何练习普通话胆量(比如每天起来读一段报纸的文章以此练习普通话、每天主动和同事、领导打招呼以此练习胆量),如此下下周的计划内容就出来,如此再执行。

第三步,就是检查效果了,通过前面所付出的努力,检查一下自己行动是不是有所回报,回报大还是回报小,如果回报大,就坚持继续做,回报小再回到第一步,重新寻找新方法去尝试。

第四步,通过这些奋斗过程写出酸甜苦辣的感受,并且记住它,让它能在其它成长方面给自己一些经验,减少前三个步骤重复的次数。

这样反复利用这种方法就能使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力就不断会进行提升,且积累的经验越来越来多,越来越丰富。随着成长对该工具的方法理解也会越来越深。暂时理解只有这么多,予以分享,待后续有更深理解再续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