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199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8-26
各论/第十一章,理气剂/行气/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上节课讨论了行气剂这一节的一个代表方越鞠丸,还一个治疗胸痹的常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克) 厚朴三两(9克) 茯苓四两(12克) 生姜五两(15克)苏叶二两(6克)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这是在《金匮要略》上的一个方,这个方属于一类方,是治疗梅核气的一个常用方。
   中医对梅核气的认识,当然有多类情况,这个方所主治的梅核气的病机,是痰气互结,痰气互结逆于咽喉。从形成这个证候的原因,多和情志不遂有关,所以在《金匮要略》上讲,“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情志不舒导致了肝气郁结,肝主一身之疏泄,我们说气血津精神的疏通,都要依赖肝的疏泄,才能保持正常,这样由于肝疏泄失常,导致了肺胃可以失于宣降、和降,津液由于肝的疏泄失利,气机郁滞,导致津液的凝聚,津聚为痰,痰气互结,随着肺胃之气上逆,逆于咽喉。
   因为咽喉这个部位,相对属于一种最狭窄的地方,所以痰气郁结,随气机上逆,容易阻滞在这个地方,所以产生症状呢,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在咽喉这个地方《金匮要略》讲,如有炙脔,一种有形的东西阻滞。脔,是肉块,炙就是烤肉块,这是一种形容。
   当然在临床上包括两种情况:
* 一个情况有些慢性咽炎本身有炎症,有渗出,有不同程度水肿,所以这个感觉有有形的。
* 也有一种是无形的,痰气互结属于一种,自身一种自觉症状,感觉。
   那怎么知道痰气互结呢?
 @ 它伴随有胸膈满闷,有气机阻滞,津凝为痰的特点。
   当然如果肺胃之气上逆,失去和降,
 @ 可以咳嗽喘急,恶心呕吐,这个是一种伴随的一个兼症,而且用来表明它是属于气机失降以后肺胃产生的症状。
 @ 从佐证来讲,舌苔的白滑,脉弦或者弦滑,都是一种气滞湿阻,气机阻滞、痰湿阻滞的特点。
   当然这类证候的临床表现,
 @ 往往随着精神症状的改善,这个症状可以减轻,如果精神比较紧张,肝气郁结,情志不舒畅,它又会加重。
   所以有这个特点,有些病人,他跟别人谈话,自己心情舒畅,高兴的时候,你突然问他这个感觉,那一阵子他可以没有,如果他一注意,有时候又有,有这个特点。

   从病机来看,
   它是一种表现在肺胃失和,痰气互结,逆于咽喉,本着是气滞津液凝聚,引起的肺胃失于和降。

   那作为在行气这一节,是考虑到痰气郁结,痰气郁结引起肺胃不和,然后这种痰随气生,所以这个证候来说,跟痰气互结、气机阻滞有关。
   治法方面呢,
   需要行气,但还要结合降逆,所以前面在讲到这个理气剂,开始时候曾经提到过,行气和降气往往是结合的,在证候当中反映出来,往往也相互影响的。
   所以这个方要行气散结和降逆化痰双方结合,所以既有行气又有降逆,通过化痰来散结,解除这个梅核气。

   这张方也反映了很多基本的配伍结构,这是治疗梅核气的一个基础方。
   在这个方里,君臣佐使的分析,历来有两个不同的看法:
* 有的以半夏为君药。
* 也有提到以厚朴为君药,认为应该行气,应该是厚朴作君药。
* 但是现在多数认为半夏、厚朴可以合起来作君药。
   所以我们也不一定统一那个作为君,不同教材现在提法不一样,但严格讲半夏、厚朴联合起来作君药比较好。

   如果分开说,
* 半夏降逆祛痰,它能够化痰。
* 厚朴宽胸行气,也有降气作用,联合起来就作为痰气互结,对于解除痰气互结而上逆,是一种配伍的基本结构,实际上这个结构后世也经常用,这种配伍基本结构,一种痰气兼顾,行气降逆兼顾。

* 佐药
   这个方里边茯苓、生姜主要是针对痰来的,
 @ 茯苓能够健脾除湿,消除生痰之源。
 @ 生姜既能制约半夏的烈性毒性,它有散水作用,有助于祛痰,又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和半夏相配也属于胃气上逆常用的一种配伍组合。
 @ 苏叶这个药呢,这这个方里,它既能宽胸理气,同时苏叶既能入气分又入血分,能够理气宽胸,能够疏通气血,所以在方中这三味都是佐药了。

   所以整个方反映了
* 针对痰气互结,化痰行气来散结,
* 同时又有较好的和胃降逆作用,
   所以针对这种痰气互结造成痰气上逆,逆于咽喉的梅核气,是历来作为一个常用方剂,也可以看作一个基础方剂。

   在临床运用呢,辩证要点,
   梅核气的一个特点
* 咽中如有物阻,这个如字反映了,它不一定有实质性的病理产物,因为痰气互结侧重于气的特点,又受情志这个影响,可以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如有物阻感觉到一种吞咽不得,吞不下,吐不出。
* 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有力。
   气滞证临床上容易反映出来,关键从苔和脉象反映出它的湿阻,痰湿阻滞。

   加减变化
* 当然如果象这个证气郁比较严重,那往往反映在胸膈满闷比较突出,那有时候还可以涉及到两胁,
 @ 所以气郁可以加香附、郁金行气解郁。
 @ 胁肋胀满疼痛,那可以用川楝子、元胡疏肝行气止痛。

* 如果痰气互结在咽喉,反复发作久了,也可以形成咽喉疼痛。一般这种咽痛,梅核气咽痛不会很厉害,加玄参、桔梗增加散结作用,桔梗当然还可以开宣,使这个方开宣肺气利咽喉,
 @ 玄参它本身能散结,同时针对痰气互结,有一定发热、疼痛当然更适合,加玄参、桔梗一般检查有或者充血、发热。

   使用注意
!如果属于气火较重,气郁化火,热象很明显,甚至于阴伤津亏的不适合,毕竟这个方偏温燥。

    我们上面讨论的是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它是个一类方,是个很有名的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