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了煮开的豆浆,为啥还会中毒?太多人犯错

 七侠荡寇志 2019-08-26
柯大夫,您好。我女儿平时很喜欢喝豆浆,前几天,我给她煮豆浆当早餐,一直煮到锅面上起泡,煮开了才让孩子喝。谁知道我女儿喝了以后,上吐下泻,医生说是食物中毒。
 
我真是又心疼又想不通,明明把豆浆煮开了啊,为什么女儿喝了还会中毒呢?

   健康大小事,来问柯大夫  

众所周知,没煮沸的豆浆喝了会中毒。
 
之所以会中毒,是因为豆浆的加工原料——大豆。
 
大豆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皂素等,经过高温煮沸后,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被完全破坏掉
 
但是,生豆浆如果加热不彻底,其中的有害物质未被破坏,它们就会刺激胃肠黏膜,使饮用者出现中毒反应。
 
吃了没煮熟的豆浆,短则5~10分钟,长则可达1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乏力、头痛、头晕等,但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而且,小孩对豆浆中的有害物质更加敏感。

 
因此,想要预防豆浆中毒,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彻底烧开再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一般是80~90摄氏度)时,表面会出现白色泡沫,这是由于皂素受热膨胀所引起。
 
这时候,很多人都会以为豆浆已经熟了,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沸”现象
 
此时的温度并不能破坏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喝了后很容易发生中毒。
 
因此,大家在煮豆浆时,当豆浆出现“假沸”时,先将火调小一些,或用少量植物油作为消泡剂,继续加热3~5分钟,直至泡沫完全消失,彻底沸腾,才可饮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