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5 07:45:15)

清 伊秉绶 隶书 临衡方碑 成交价92万元 【作品鉴赏】 上海书店出版的《隶书墨迹选》中即收有伊秉绶临写的《裴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张迁碑》、《衡方碑》等。伊秉绶曾於诗文中云:“维衡与伊氏,同祖商阿衡,似宪贫非病,学由闻斯行,贱子窃慕之,百本临摹曾.”(《留春草堂诗抄》)他因极喜爱《衡方碑》,故曾临学多种不同版本的《衡方碑》。可知他临写《衡方碑》多达百遍。他融先秦篆籀、汉魏砖瓦及颜体气象于一炉,以古为师,消化吸收,独出新意,自成一家。 伊秉缓的隶书入古开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用笔圆浑,没有夸张雁尾的波挑,而是直来直往。吸收了一些汉隶碑额,汉印缪篆和带有一些缪篆笔意碑刻,如《校官碑》、《三公山碑》)的一些特点。挑笔处笔法意到便止,在若有若无之间,“笑不露齿”,笔力雄健。中画沉实,挺拔浑厚处熔铸了《衡方》、《张迁》、《礼器》等碑优长,不仅有缪篆饱满圆浑之笔画,更有其匀称简练之布局,强调少数字形式的各种组合变化,营造出来令人震撼的艺术视觉效果。如篆刻形式的少字数书作具有抽象绘画的意味,但比抽象画更简练。以最夸张的方式表现书家最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爆炸性的效果。在结体上方严而不刻板,时有新理妙趣。在用笔上凝重而有韵致。整体上表现出高雅古朴、清华高标的庙堂之象。尤为难得的是他的隶书能大能小。《退庵随笔》云:“伊墨卿、桂末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则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广艺舟双揖》中评:“汀州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一字千钧,字势凝重,整体方整、严谨,端雅又豪迈,用笔更洗炼,内蕴愈充实丰富;风格愈端严整肃,如“散邑盘铭”。有的又表现出高雅、潇洒的意趣。如对联“变化气质,陶冶性灵”在这幅对联中。作者根据字形特征,结合秦篆、汉隶处理手法,将隶书、篆书笔法,两种书体的造型巧妙地融合,清朝的沈曾植说:“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势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楷参隶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且用笔洗练凝重,意态潇洒自如,令人回味无穷。 伊秉绶隶书在用笔与传统汉隶有很大的不同,他变法汉隶横画“蚕头燕尾”的波磔,代之以平直笔画,汉隶的扁平结体以不复存在,而是的笨拙造型。是在把握住汉隶精髓后的变化与创新。其风格古朴而浑厚,有“庙堂之气”。 伊秉绶(1754-1815)清代书法家。字组似、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洲宁化人,故人称“伊汀州”。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邢部主事、迁员外郎。后任惠州知府、扬州知府,著有《留春草堂集》。擅书画,精诗文,在名家林立的清代书坛,伊秉缓的隶书独树一帜,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关资料】 作者 | 伊秉绶 | 尺寸 | 137.5×51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书法 | 创作年代 | 暂无 |
---|
估价 | RMB 600,000-800,000 |
---|
成交价 | RMB 920,000 HKD 1,107,100 USD 138,000 EUR 101,200
|
---|
专场 |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1-07-17 |
---|
拍卖公司 |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1春季拍卖会 |
---|
| 出版:《玉莲斋藏画集》P297,荣宝斋出版社。 说明:徐平羽题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