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质差异

 任金鸿 2019-08-26

本能与常识

何谓常识?比如中兴通讯选择了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高通芯片(联发科的芯片是基于高通授权的,一旦高通断供,联发科也必须要停供才行),就是你的手机做得再好,也只是有沙滩上建摩天大厦,说垮就垮的。

常识比本能要深入一层,是需要思考的。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下雨了要躲雨就属于本能。而做商业要思考客户为什么来、凭什么不愿意走、又凭什么愿意再来就要思考,还得配置相应的答案,这就是常识了。

如果没有想清楚区域内有多少人口、外区的人为什么来,我们有什么吸引人的项目,再没有超值的服务,就兴冲冲地闯进了商业,那就十有八九会遍体鳞伤,更严重的可能会血本无归。

同质与差异

波特的竞争理论中强调了形成竞争力的两种方式:一是低成本策略,二是差异化竞争。

现阶段中国的人力本成本已经提升很多了,单纯的服务业不太适应低成本策略,而差异化几乎是必须的选择。

差异化战略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客户感知,但凡客户无感的的差异都不算是差异化。那些自认为差异化,而客户没有感觉的能算是商户自嗨。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服务业同质的多,有差异的少。

供应和需求

供求关系永远是市场的铁律,任何违背这个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

影响供应的因素相对简单,自三驾马车乏力以来,中国呈现的是资金多而优质项目少;影响供应的真正因素是创意,是创业者的创新的热情和热心。

影响需求的因素非常多,除了供应方的品位、服务质量、消费体验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他把所有的可消费资金全花在您这儿就是上限,您不能指望别人借钱在您这消费,于是人均的社零总额就是天然的商业上限。而当今社零总额每年增速大约10%上下,同样是常识之一。

要做好商业,供求两端一兼顾、共同思考就是常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