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 曾多次主持省级及国家级研究,在针对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老年疾病的研究中,多次研发中药临床制剂而获得国家专利,为无数深受糖尿病折磨的患者解决烦恼。在开始今天的阅读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话说在公元1232年的金末时期,汴京城发生了一场大疫,这次疫病死了将近百万人,弄得当时的百姓都人心惶惶。最后来了一位神医,他只用了一个方子就把疫情控制住了,解救了无数个家庭。(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今天我们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位神医展开的,神医名叫李东垣,原名叫李杲,熟悉古代医史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他,他是“补土”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 看到这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什么是“补土”啊?是不是说吃土可以养生?别急,请您接着往下看。 首先补土当然不是指吃土了,实际上这是中医阴阳五行当中,用来表述我们器官功能的一个概念。说得通俗点,“补土”就是“补脾”。 
中医认为脾是人的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通过运化我们身体的水谷精微来吸收营养,滋养脏器。李东垣也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调制出药方,最终阻止了汴京城疫情地扩散,救下很多百姓的生命。 既然说“补土”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补土”呢? 根据《李东垣传世名方》的记载,“屡试屡效方”是一个没有年龄、性别差异化的补脾通方。换言之,就是不管你是男是女,年龄上也不管你多大,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子来调补自己的脾胃,进而达到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既然有这样的一个通方,我们首先还是来看看这个通方究竟可以将哪些病症治好?各位朋友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平常我们熟知的不都是“对症下药”嘛,怎么现在可以“对多症下同药”了? 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我们是可以“异病同治”的。例如糖尿病性肠病、便秘、失眠多汗、脱发、情绪低落这5种症状在一定条件下就能使用同一个方子治疗。 以上5种症状乍看上去毫无关联,但是他们确实是可以异病同治的,关键就在于健脾养胃,润燥通塞,保持排便通畅。 卖了这么多的关子,想必您也想知道这个屡试屡效方究竟是怎样的方子吧?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这个屡试屡效方! 通幽汤是由桃仁泥、红花、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炙甘草、升麻这7种中药材提炼而成的。 通过以上7种药材我们可以知道,通幽汤是通过解决排便问题,及时排除身体毒素,从而调理脾胃来治百病。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友情提示:如果您有血虚便秘这样的症状,就可以去请教医生是否能服用这个方子,具体用量都要遵医嘱。 调补脾胃不单是可以治疗上文中提到的5种疾病,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秋季到了,感冒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就从调补脾胃的角度看看如何预防和治疗秋季感冒。 1. 感冒的不同证型 感冒分为外感型和内伤型。外感型主要是风寒束表和风热犯表为主,内伤型主要以气虚型为主。 风寒束表: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关节酸疼、鼻塞声重、流清涕、舌苔薄白润 方用:荆防达表汤 方解:荆芥、防风、这两味中药可以透达到我们的机表,治疗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症状:身热无汗、咽喉肿痛、咳痰黏黄、流黄涕、苔薄黄。 方用:银翘散 方解:类似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达到治疗风热犯表的效果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痰白、气短懒言、舌淡苔白。 方用:参苏饮或玉屏风散 方解: 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木香、陈皮、甘草、桔梗。散补并行,散不伤正,补不留邪 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黄芪配白术,汗不外泄,外邪易难内侵;本方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这里提醒大家要分清楚到底是外感还是内伤了,不要胡乱治疗。
2. 不同证型的感冒忌口不同 外感:忌大荤,适宜清淡饮食;不宜早食补;可以喝姜糖水,但是不建议晚上喝。 内感:忌不好消化的、生冷的;要先调脾胃。 所以我们可以针对自己感冒的不同证型来选择适合的饮食类别。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种调补脾胃的食物——菱角。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菱角可以健脾胃,强腰膝,并且还有防癌的功效,大家可以将薏仁,菱角和山药共同煎煮做成粥,非常适合老年人来喝,有助于消化。 需要提醒您一点的是,身体虚寒的人不适合食用菱角,这样的人群可以吃些茯苓、薏仁米这类的平性健脾胃药材! 以上就是我们大问诊本期的节目啦,如果您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各位朋友转发给自己关心的人,我们一起健康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