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杭大运河与天津的传奇故事

 爱天津的哲理 2019-08-27

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实现便利的交通开凿了许许多多运河,有的始建于隋唐,有的落成于宋元,有的则是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拓宽延长。这些运河遍布了我国大江南北。而京杭大运河无疑是这其中最特别,也是最伟大的一条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千米,开凿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成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在天津,沟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天津历来就有“北京门户”,“世界建筑之都”等美誉,又是中国近代大事件——洋务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今天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性港口城市。那么,源远流长的大运河在这里发生过怎样传奇的故事呢?

天津段运河依据海河划分为南北运河。南运河南起山东临清,从位于天津静海县唐官屯的九宣闸进入天津;北运河始于北京通州,从位于天津武清区的马家口进入天津。两条河流在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与海河交汇,载来了天津城市的故事。今天的三岔河口一派现代气息,早已不复当年的景象。那么,早年的三岔河口到底是什么样?如果河流有记忆的话,现在就让我们沿着记忆逆流而上,从故事的源头讲起。


天津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一是被称为九河下梢,有众多的河流汇集到天津,通过天津的海河注入渤海。再有,它是京杭大运河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说三岔河口是天津的摇篮呢?这主要是跟南北运河有密切的关系。

三岔河口,天津城最早的发祥地。北运河携带着永定河,南运河携带着大青河和子牙河,在这里会师,然后被舒展的海河一起送进一百里以外的渤海。公元1153年,金代漕运 使三岔河口诞生了天津最早的军事堡垒——直沽寨。据天津市文史专家方兆麟介绍:

从金代开始,海陵王定都北京的时候,为了解决中都的粮食问题,既包括中都城市的居民口粮,也包括军队的口粮,这就要从南方运大量的粮食来,而当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需要走水路。于是就修浚了北运河,修浚之后从南方来的就是过去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一段,到天津后就是南运河的河道这边,在三岔河口转一下,然后进到北京。


明朝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为了和他侄子明惠帝朱允文争夺皇位发起“靖难之变”。朱棣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赶走了建文帝,建立了永乐盛世。因为朱棣起兵时是从三岔河口上的船,被后世称作天子渡津之处,这可是个风水宝地,于是,永乐帝颁发了一道御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从此,天津作为北京东面的军事要地,开始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炳文介绍,

明朝以前天津这个地方可以说很荒凉,明朝以后,朱棣看到天津的重要,一是这里在军事上是北京的门户,另外也是往北京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在天津这个地方就设了三个卫。所谓“卫”是当时的一个军事编制,一个卫是5600个士兵。

明朝永乐二年,明王朝在三岔河口处设卫筑城,引河水环绕城的四周,并修筑炮台护卫城池。天津老城,周长4.6公里,城墙高约11.2米,四面开门,每座门上都建有城楼,各有士兵守望。直到今天,我们在天津的老城厢仍能看到一座鼓楼,它虽然几经重建,但最早的鼓楼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当时,鼓楼是天津设卫筑城时的最高建筑,也见证了大运河的漕运在三岔河口的繁荣景象。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天津凭借通运河、海河与连渤海的优势,成为联系京师、关东与山东的枢纽总汇。明朝正德年间,天津已发展成繁忙的河运海港重镇。此时,“粮艘商舶,鱼贯而进,殆无虚日”。城内呢,则店铺林立,货积如山,商贸兴旺。其中贸易量最大的,一是粮食,二是南货。粮食多为南下的麦豆,南货则多为由运河和海运而来的江南杂货。到了明朝末年,天津已有“虽为卫,实则一大都会所莫能过”的说法。由此可见京杭大运河给予了天津怎样的泽被!

 “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得天独厚的地理分布使天津成为南北船舶的必由之路。元代定都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明代燕王朱棣再度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又历经清代三百年,所以天津素有国门之称。京都和北方军需的粮米,全要依靠南粮北调,无论由运河漕运还是经海路海运,都要扬帆海河或者夜泊津门,伴随漕船的是商船和客舟。曾经一片荒凉的草泽之乡,群狼孤雁出没之地,曾经一些简陋不堪的水陆码头,清代中期已经是诗人画家倾慕的繁华重镇了。南炳文教授介绍,

到清朝的雍正年间,因为已经改朝换代,军制变化,这个卫被取消,这些人就变成真正的老百姓了。由于这里当时发展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于是便在这儿设州,然后又设府,府下面又设县,于是天津这个地方变成了冀南一个大的行政都会。


天津城市的发展,是以码头为起点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历史上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四方货物主要凭河水运载进行流畅交换,码头便是运转站,或称枢纽。为什么人会聚居到码头呢?因为码头上首先是有活干,帮人卸货装船运东西,有什么干什么,然后就会吃喝不愁;其次,码头上各地运来的货品充足,而且全是价格低廉的源头货,运到别地一倒手,钱就赚出来了。看着码头“淘金”容易,四面八方的富人和穷人都聚到这儿来了。码头上人一多,需要的用品增多,买卖店铺就应运而生。有了买与卖,也就有了商业。供需互动,买卖相生,商业的快速发展,码头经济的繁荣,就促成了城市的胚胎。

城市胚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生活街道的出现。在绘制于1846年的《津门保甲图》上,我们看到所标注的各个街道的名称,就与各种因运河舶来的商品有关:针市街全长300米,整条街上都是卖针线的;锅店街集中了卖锅的店铺;竹竿巷以卖竹竿闻名;估衣街则集中了做服装生意的商人和店铺。这些街道的生活性又渐渐变为社会性,也就是社会上形成了卖不同商品在不同商业区的市场细分,城市渐渐成形。天津,就是这么一个以码头为起点而兴起的城市。


2007年,天津市政府在三岔河口旁,修建了百米巨型浮雕《潞河督运图》。这幅《潞河督运图》把时光冲散的历史画面挽留住了。在这幅浮雕上,河上桅樯林立,舟船往来,两岸扑面栉比,百货杂陈。日夜不息的流水声中,“枝丫欧呀”的摇橹声里,生活被摇出生机和活力,城市生长的节奏被越摇越快。南北文化的精髓,随着河水流来流去,浸润着这块具有燕赵风骨的土地,慢慢滋生出富于自己特色的文化风俗与民情。

持久的漕运不仅为天津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形成了天津五方杂处的人居环境,最能代表这一特点的就是在天津古运河两岸集中的各种宗教场所。建造于元朝的天津妈祖庙天后宫、建于明末清初的大悲禅院以及代表着道教的玉皇阁、儒教的文庙、基督教的望海楼沿河畔一一展开,为城市留下了那段记忆。

繁华的三岔河口也成为戏曲、曲艺的摇篮。位于南运河岸边的侯家后地区是名伶、戏班会聚之地,如大吉利班、隆庆和班、义顺班等都在这一带;天津最早的京剧票房群雅轩也在这里。早期的京剧艺人如余三胜、谭志道、杨月楼、刘赶三、孙菊仙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被称为“老乡亲”的孙菊仙下海之前就是运河岸边的搬运工。


民国时期的津门作家李燃犀在自己的章回体通俗小说《津门艳迹》中写道:

当年北门外一带,乃是天津繁华中心。南北着论,由北营门到北门。东西着论,由双街口到单街子。这个大十字街一带商贾辐辏,舟车往来。没早没晚。车马喧闹,行人拥挤。侯家后茶店口有几家落子馆,北门外有两个大戏园。饭馆茶楼,鳞次栉比。所有这一带的娱乐场所都和商家铺户杂错在一起,更显着相形益彰,大有相依为命之势。便是茶店口与侯家后,虽然隔着一条北门外大街,并不像河北大街似的做了关上关下的天然界限,两下里判若鸿沟,关上关下的混混儿们除非是套事打架,平日固步自封,彼此不肯越界往还。

像《津门艳迹》这样描写运河、海河沿岸人们生活景象的文字,在民国时期的津派小说,尤其是津派通俗小说中非常多见。大部分津派通俗小说中都能找到“河”的影子,如王余杞的《海河汩汩流》、刘云若的《白河月》以及戴愚庵的《沽水旧闻》等等。

天津距离北京仅有137公里,它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盘山,扼守京畿,千年的沧桑变幻,造就了天津古今兼容,中西合璧的独特城市风貌。河海相依,独特的地理位置,又为天津人带来了海纳百川的性格。这就是天津,古老而又年轻、传统而又开放,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港口城市。


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起,因水而兴,今天的天津已经从河走向了更加宽广的大海。如今在海河的入海口,又崛起了一座面向世界的现代化的新城——滨海新区,它同样延续着天津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性格。如果说天津的过去源于古老的大运河载来的商脉和文脉,那么,现代的这种商脉和文脉也已经由运河的黄色变成了大海的蔚蓝,续写着新的城市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