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道也!道,宏观之无形无边无色无味,微观之有形有边有色有味; 似宇宙一般,触及不到边际,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无法探究宇宙是怎样一种存在,它的边际在哪里,它的形状是怎样的,故古人的智慧之言:大而无外,即此意也。记得有一个科学纪录片,用正常的视角看一片叶子,然后开始不变缩小,叶子越来越小,建筑物越来越小,地球越来越小,太阳系越来越小,银河系越来越小,最后只能看到一片光点的排列;反之,用正常的视角看一片叶子,不变的将这片叶子无限放大,不变放大中,看到叶子的茎脉、看到叶子细胞、看到原子、看到粒子...最后竟然看到竟然像整个宇宙的排列一样。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宏观即微观,微观即是宏观。太极的”太“字,由大加一个点组成,寓意大到极点,小到极点,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体现太极阴阳之道也;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著《易传》即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可见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对天地之道参悟。 太极,阴阳也!《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即日与月,日为阳、月为阴,意为阴阳之意也。《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即阴阳,阴阳即谓道。阴阳,相生相克,此消彼长,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正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也。万事万物,无不合阴阳之道,日月、天地、黑白、正反;阴阳之道即是自然之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此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均要合乎自然规律,才能生长于天地之间。太极即阴阳,阴阳即谓道。阴阳,相生相克,此消彼长,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周而复始,日升日落,生生不息。 太极,哲学也!太极道之说,阴阳之说,均体现其哲学的辩证、对立、矛盾论关系。西方哲学提出: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一个深刻、发人深思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直接、扑面而来的问题。东方的传统文化里则没有这样的发问,而是求道、悟道,讲究道法自然......,更含蓄、更具包容性,更有拓展性。 拳者,太极也!天下拳者众多,只有太极拳能叫太极拳吗?不然。任一拳法,难道没有阴阳之变化吗?没有松紧之调整吗?天下拳者,均含阴阳之道,均具太极之理法。不过太极拳先于命名而已,其拳法更显太极之要求耳。故,真正太极拳,无形无式、无意无名。然,宏观之无形,微之要有形,才能让其显形教人,道借形显,才命名各种称呼,以达教化世人。 文:三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