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月26日 大冷的天儿,热乎的美食:熟梨糕、大梨糕,到底跟梨有嘛关系?

 爱天津的哲理 2019-08-27

50后、60后

叫它“”嗡儿嗡儿糕”

70后、80后

叫它“”熟梨糕”

几代天津人童年中

记忆的味道

跟“梨”嘛关系都木有

大梨糕与熟梨糕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食品,但因都沾了“梨糕”二字,常令人混淆。梨糕与梨除了都有点甜之外,食材、外形、味道均与梨毫无关系。那为什么还叫梨糕呢?这与天津方言有关。

“梨”与“哩”读音近似,所谓“熟哩”就是“熟了”的意思。早年小贩沿街叫卖吆喝的是“熟哩儿——糕!”就是糕熟了的意思。究竟卖的什么糕?对不起,没名。但你卖的糕总得有个名吧。于是,人们就将“熟哩儿”与“熟梨”混到一起。经年累月,口耳相传,“梨”取代了“哩儿”。大梨糕的“梨”,大概也是这么来的。

熟梨糕正经该叫“甑儿糕”

熟梨糕是天津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小吃,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熟梨糕,别名“碗儿糕”。因制作熟梨糕的蒸汽锅发出“嗡儿嗡儿”的汽笛高音,孩子们称为“嗡儿嗡儿”糕,或“笛(天津话音哔儿bier)儿糕。

 熟梨糕正经学名叫“甑儿糕”。甑(音zèng),古代炊具,底部多孔,蒸汽透过小孔将食物蒸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质甑就已出现,到商周时期又出现了青铜甑。制作熟梨糕的器具,是形似小木碗的木甑。

图:古时的甑

熟梨糕制作方法是:

用少许清水将大米面拌匀,

用粗纱箩过筛,

使大米面呈小颗粒状。

将米粉置于木甑中,

放在特制蒸锅的汽嘴上,

以蒸汽将糕吹熟,

然后在白糕上涂抹各种酱料。

出售时,用小木棍将制好的熟梨糕顶出,

放在纸上。

有的用一张薄脆饼托着熟梨糕,薄饼香脆可食。最初,熟梨糕只有豆馅、白糖、红果三种酱料,后逐渐发展为橘子、苹果、菠萝、草莓、巧克力、黑芝麻、香芋等多种酱料的系列美食。

致童年的你们

一声“熟哩儿——糕!”,伴着“嗡儿嗡儿”的汽笛声,传进千家万户,钻进小朋友们的耳朵里。每每这时,小朋友们赶忙放下手中的玩具,找家长要钱,第一时间奔将过去,唯恐让别的小朋友买净吃绝。这是儿时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这一场景,伴随着小朋友们的梦想,深深扎根在童年的记忆里。

大梨糕,小孩吃了不摔跤

另一种从儿童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小吃是“大梨糕”。

大梨糕是一种膨化糖制食品。其制作过程如下:

将砂糖加水在锅里溶化,

糖水中加入干酵母粉,

黏稠的糖水在酵母的作用下蓬松发酵,

经过微火熬制蓬起成形,

冷却之后,就成了和发糕一样的,

中间带小蜂眼的大梨糕。

大梨糕从用料到外形、风味都与熟梨糕迥异。大梨糕呈焦黄色,分量轻,体积大,大者直径可达半米,截面有细密的蜂窝,极像硬海绵。口感酥脆,甜中带苦,焦煳味稍重,口味独特。售卖时用小锯条切割成角,用蜡纸包了卖。大梨糕沾湿遇热就变成深褐色,并开始融化。大梨糕不可多吃,吃多了伤嗓子,但大梨糕对抑制胃酸、胃咧心很有疗效。

天津人习惯将爱吹牛的人称为“吹大梨”。而大梨糕是糖稀经过发酵膨胀制成,就像吹起来的一样,人们望形取意,将大梨糕与“吹大梨”联系,就以大梨糕冠名了。其实,大梨糕得名与熟梨糕一样,最初小贩叫卖高喊“大哩儿——糕!”就是“好大个哩儿的——糕呦!”当时没有营业执照和商品品牌,只是口耳相传,于是以讹传讹,“大哩儿——糕”就成了“大梨糕” 。

天津娃娃都知道,街面上,不知从何时始,流传着“大梨糕吃了不摔跤”的说辞,便成了小贩推销兜售的广告语。而遇上手艺差胆子大的小贩,贩卖焦糊味苦的大梨糕,孩子们会幽默地齐喊一声“大梨糕吃了就摔跤”,宣泄对不良小贩的不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