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岱翰教授治肺癌临证精粹

 中医养生wxl 2019-08-27

作者:陈华良

1病机首推肺阴亏损,痰瘀胶结

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燥热毒邪侵袭,则耗损肺阴,津液受灼,黏稠成痰;肺为五脏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故内脏之火,上炎于肺,火邪刑金,炼液为痰,痰阻肺络,血停为瘀,痰瘀胶结,日久变成肺积。燥热愈甚则阴液愈虚,阴液愈虚则燥热愈甚,痰愈黏稠,瘀血愈涩,痰瘀互结愈重,肺部积块愈固。肺阴亏损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如前圣龚居中云:“人身生生之本,根本于金水二脏,则一水即亏,五火随炽,上炎烁金,伤其化源,则生生之机已息。”痰邪耗气碍气,热邪伤阴劫阴。痰甚于热则气虚甚于阴虚,热甚于痰则阴虚甚于气虚。阴虚因痰与热所致,又能加重痰与热的程度,病及晚期则气阴两亏。肺阴亏损与痰瘀凝结始终相伴全程,表现为阴虚为本,痰瘀为标的病理特征。

2临证洞察传变精微,分型论治

肺气舒畅则能辅助心主血脉通达全身,肺气肃降可以通调水道。若燥热之邪灼伤肺阴或肾阴亏损,肾水无以滋润肺阴,则肺失肃降,“肺热叶焦”。若肺气亏虚,毒邪犯肺,或七情内伤,肝气上逆犯肺,肺气贲郁;或脾虚生痰上输于肺,阻滞肺络,血行瘀滞,痰瘀痼结,停于胸中,日渐结聚成积。面对肺癌复杂的病机,周师临证抓住痰、热、瘀、虚的特点,分4个临床证型进行辨治。

2.1肺郁痰瘀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胀痛或胸闷气急唇紫,口干,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瘀斑、瘀点,舌苔白或黄,脉弦滑。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方用星夏涤痰饮(周岱翰方):生天南星15 g(先煎1 h),生半夏15 g(先煎1 h),壁虎6 g,薏苡仁30 g,鱼腥草30 g,仙鹤草30 g,夏枯草15 g,桔梗12 g,杏仁12 g,全栝楼15 g,三七6 g,浙贝母15 g。

2.2脾虚痰湿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疲乏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缓、滑。治宜补中健脾,宣肺除痰。方用星夏健脾饮(周岱翰方):生天南星15 g(先煎1 h),生半夏15 g(先煎l h),壁虎6g,薏苡仁30g,桔梗12g,全栝楼15 g,浙贝母15 g,猪苓209,茯苓209,党参309,白术15 g。

2.3阴虚痰热咳嗽痰少,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咳血胸闷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尿赤便结,舌红绛,苔花剥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治宜滋肾清肺,化痰散结。方用清金散结汤(周岱翰方):壁虎6 g,薏苡仁30 g,仙鹤草30 g,夏枯草15 g,桔梗12 g,浙贝母15 g,猪苓20 g,北沙参30 g,麦门冬15 g,鳖甲30甙先煎),生地20 g。

2.4气阴两虚干咳少痰,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颜面萎黄暗淡,唇红,神疲乏力,口干短气,纳呆肉削,舌嫩红或胖,舌苔白干或无苔,脉细如丝。治宜:益气养阴,扶正祛积。方用固本磨积汤(周岱翰方):壁虎6 g,薏苡仁30 g,仙鹤草30 g,桔梗12 g,浙贝母15 g,猪苓20 g,北沙参20 g,麦门冬15 g,百合30 g,西洋参10 g,党参30 g,五味子10 g

只有仔细审察肺癌的病机及证候特点,正确分型论治,用药才能取效。针对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与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周师分别研制出鹤蟾片(广州中药一厂生产)、固金磨积片用于临床,每获奇效。

3察色观舌切脉合参,以辨吉凶

面色与内脏具有内在联系,望面部色泽变化可以得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轻重;舌体黏膜上皮薄而透明,其血液供应极为充足,舌乳头变化极其灵敏,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的盈亏、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退,以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周师重视审察面部色泽与舌象的变化来判断肺癌患者脏腑阴阳气血的盛亏。如面色晦暗黧黑或萎黄无华,面如蒙尘,为正气虚衰,多见于中、晚期患者。颜面晦暗,舌质暗红或青紫,舌下络脉粗张则为瘀血所害,反映患者心肺功能差,循环障碍,舌体瘀血。若颜面水肿,甚则一侧上肢水肿,颈部静脉曲张,胸前皮下见蟹爪纹,则为痰湿瘀血阻肺所致,而颧部蟹爪纹的程度常随临床分期和症状的变化而加重。脉象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脏腑气血的病变通过血脉运行,反映于脉象,以推断疾病的顺逆。如《难经·一难》云:“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手太阴肺经循行于寸口,通过切脉能得知患病的善恶。肺癌常见滑、弦、细、数脉象。滑脉主痰与湿,由于血管平滑肌舒张,总的外周阻力减少,心搏增强,或血液变稀,血流量增加所致;弦脉主气滞血瘀,因动脉壁弹性差、血管壁增厚,使舒张压升高,亦可因疼痛、紧张等精神因素或外界环境刺激,使机体外周小动脉收缩而成;细脉主肺气虚、肺阴亏损,为机体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所引起,数脉主邪毒化热或火热刑金,由炎症、感染等热病使交感神经兴奋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所为。察色、观舌、切脉能准确把握肺癌的吉凶,如颜面晦暗无华,舌质红降、青紫,苔厚腻或有剥苔,脉弦数或细数者,为正虚邪盛,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如面色明亮,虽有舌苔而舌质不甚红,脉濡滑或细缓,预示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积极治疗可望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4倡导医食同源并治,注意兼证

合理适宜的饮食能增加人体的营养,提高抗癌药物的效果,具有“悦神爽志,以资气血”的功效。周师倡导古贤“医食同源”之说,非常注重癌症治疗中的饮食调养,其名著《中医肿瘤食疗学》一书从临床营养学角度,详尽阐述了饮食营养在癌症调治中的作用。肺癌形成之后,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多数患者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加之患者经手术或放疗、化疗后元气大伤,气阴两亏,宜清淡且易消化的补益食物。属清补的食物主要有山药、莲子、百合、蜂蜜、鸭、甲鱼、鸭蛋、牛乳、薏苡仁等。尤其推崇牛乳所含营养素较齐全,易消化吸收,为体虚者的优良食物。《寿亲养老新书》云:“牛奶最宜老人,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体强壮,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故为人子常供之。”属温补的食品主要有羊肉、牛肉、狗肉、鸡、鸽、鳝鱼、海参、桂圆、荔枝、胡萝卜、糯米等。食用真菌猴头菇、香菇、银耳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亦受病家的欢迎;新鲜水果开胃可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猕猴桃有“水果之王”的美称,为患者所喜爱。肺癌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咳血,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急症,有时成为致命因素,必须注意兼证的治疗。咳血或咯血用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白及、藕节炭、旱莲草、栀子炭、鲜小蓟、鲜藕汁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呼吸困难则用大黄、黄芩、葶苈子、杏仁、紫石英或参蛤散等宣肺纳气平喘。胸腔积液则用葶苈子、槟榔等泻肺行水。

(转自2005年4月第22卷第2期天津中医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