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包括哪些脏器,正常的排泄途径是怎样的? 答:①消化管起自口腔,止于肛门,不同肠段的消化管口径存在差异。消化系统包括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管(图1-1)。 ②正常的排泄途径是:进食后,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由食道进入胃部。胃就好像搅拌机一样,将食物搅碎,继而送到小肠。食物经过小肠(胃壁和肠道上的肌肉像海浪般推动食物往前方收缩、胀大,称之为蠕动)的时候,营养不断地被吸收,直至到达小肠的末端,所有的消化作用基本完成;此时残留下来的将会是那些消化不了的渣滓和残余水分;于是大肠(包括结肠、直肠等部分)就要负责将其中的水分吸收,无用的食物渣滓就变成半固体状的粪便,贮藏在直肠内,在适当的时候便由肛门排放出体外。 回肠的位置在哪里? 答:小肠是负责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盘曲于腹腔内,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图1-2)。因此,回肠是小肠的其中一部分。回肠上接空肠,末端接续盲肠,位于腹腔的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 自然排便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自然排便需要直肠收缩力、腹压和重力。其中腹压和重力在坐位时可最大限度地引出。但直肠收缩不能自我进行,只能在自律神经支配下,通过一系列的反射运动完成。正常情况下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在大肠的再吸收作用下形成粪便,又在大肠的推动下,使粪便从横结肠送入乙状结肠,进而送入直肠。当粪便充满直肠时,直肠被充盈而膨胀,刺激和兴奋直肠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有效的神经传入冲动,冲动信息由神经上传到大脑皮层的“排便反射高级中枢”,并由该中枢发出便意信号,引起便意(想排便的意识)和排便反射。排便反射的传出冲动沿盆神经传出,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加之腹压、重力的协同作用,粪更即被排出外。 选自《回肠造口护理与康复指南》 文章来源: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俱乐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