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惠男辨治胃脘痛5法

 逸农农 2019-08-28

葛惠男,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一峰,从医数十载,潜心致力于脾胃病的临床研究,对胃脘痛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拜师于葛师门下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名始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胃脘痛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是脾胃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1]。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2]。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其独特优势。笔者在临床跟师学习中,发现胃脘痛证型最多的是气虚血瘀证,尤以冬春为甚,其次为肝胃不和证、湿热阻胃证、痰湿中阻证、胃阴亏虚证、饮食伤胃证、寒邪客胃证等,葛师常用以下5法治疗。

金丹[20]对包世臣书法进行分期,①启蒙期(5~25岁):学书20年未能入门;②摸索期(26~44岁):初涉二王,并以唐宋为师法对象;③革新期(45~58岁):以北碑为师法对象;④回归期(59~81岁):再以二王书风为师法对象。并提出了包世臣的书学思想是“以碑证帖”、书法实践是“以碑改造帖”的观点,认为他将北碑与南帖的结合在书法实践上走出了探索的一步。

1 益气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胃脘痛。其症见胃痛隐隐,空腹痛、夜间痛,或痛如针刺,绵绵不休,空腹痛甚,喜按喜揉,得食则缓,劳累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倦怠,舌淡或淡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弱。吴医大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病经数载,已入胃络,姑与辛通法”,“数年痛必入络,治在血中之气”,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而瘀血阻络,更促使胃痛迁延难解,故对于胃脘痛属中焦虚寒,日久气机滞涩而不能行血致胃络血瘀者,葛师多治以益气活血方:炙黄芪15~30g、桂枝10g、炒白芍10~20g、炙甘草6g、铁树叶30g、制乳香3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包)、地鳖虫10g、海螵蛸30g,效用明显。益气活血方是由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加减化裁而成,全方以黄芪为君,甘温益气升阳以治中虚;桂枝辛甘温热,温中助阳;白芍养营阴,和里缓急,合桂枝和营卫而调阴阳;五灵脂、生蒲黄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二药相合活血兼以调气,气血兼顾;四味共为臣药,合君药,奏建中焦、畅气血之功。制乳香为佐,活血止痛效果颇佳,并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之效,然胃弱者多服易致呕吐,故临床常佐小量,铁树叶、地鳖虫为佐,加强活血止痛作用,海螵蛸为佐,制酸和胃止痛。炙甘草为使,合桂枝辛甘化阳,合芍药酸甘化阴,又可补益脾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2.从教育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性。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日益提升,高等教育的供给数量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以陈晨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跟踪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的供给质量没能有效提升,出现了人才培养供需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学校给予求学者的知识技能与求学者潜在的知识技能需求不一致、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工作岗位技能需求不一致,即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现象。具体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与行业企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匹配,求学者的实操技能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案1.蒋某,男,38岁。2017年12月8日初诊。

患者胃脘疼痛1年余,下午及半夜多发,进食后稍减轻,喜温喜按,偶有泛酸、嗳气,口淡无味,无呕吐,无口干口苦,手足冰冷,遇冷或饮食生冷易便溏,小便正常,纳寐尚可。舌暗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涩。证属脾胃虚寒,瘀血阻络。治以温中补气,通络止痛。以益气活血方化裁。处方:

炙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15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包),铁树叶30g,制乳香3g,海螵蛸30g,茯苓10g,制地龙20g,地鳖虫10g,炙甘草6g,六神曲1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平素少食生冷油腻,注意保暖。

二诊(12月15日):诉服药后胃脘痛缓解,疼痛次数减少,乏力好转,大便稍成形,仍手足冰冷,守方去茯苓,加炮姜5g,继服14剂。

三诊(12月29日):诉服药后胃脘痛明显缓解,夜间未再发,诸症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4剂。药后症情基本改善,遂宗前法加减治疗2月。3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2 疏肝和胃法

本法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其症见胃脘胀满作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嗳气、矢气则痛舒,善叹息,遇怫郁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肝失疏泄一是疏泄不及而出现肝气郁结,脾胃功能运化障碍,致胃脘胀满疼痛,故肝气郁结,首先横逆犯胃,以致肝郁痞阻,而发肝胃气痛;二是肝气疏泄太过,升发功能失常,肝气横逆犯胃(脾),正如《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故不论疏泄不及,抑或肝气横逆冲犯胃腑,均可使胃失和降,气机郁滞,则疼痛、胀满、呕嗳等症由之而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木郁达之”,每遇此型患者,葛师多治以疏肝和胃方:苏梗10g、香附10g、炒白芍15~20g、生甘草5g、制半夏10g、陈皮10g、炒枳壳10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20g。疏肝和胃方是由香苏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而成,全方以苏梗、香附为君,疏解肝胃之气,兼以理血和中;白芍养营阴,和里缓急,川楝子行气解郁,延胡索行气活血而止痛,合用善治肝郁气滞血瘀诸痛,三药共为臣药,加强君药理气和中止痛之功;半夏辛平,辛则能开,平则能降,陈皮理气调中,枳壳行气宽中,三药协助君、臣药以理气化滞,为佐药;炙甘草合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且遇此型患者,需耐心询问,悉心开导,嘱咐患者保持情绪舒畅,正如叶天士所言:“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医者构思精巧,不在攻补。”

案2.陈某,男,60岁。2017年4月21日初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平台APP模式利用手机、平板等,广泛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文章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利用互联网技术传递国家中医药新政、中医药医疗信息、征求社情民意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 。其他的社会或官方组织、企业也利用互联网技术纷纷开通微信平台、打造APP服务等,在平台上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如“寻医问药”、“养生有道”等一系列节目,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弘扬了中医药文化,有力的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患者上腹部不适3年余,胃脘胀痛,食后胃胀明显,稍嗳气,矢气多,精神紧张,无泛酸,无口苦口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有“食道炎”“胃息肉”病史。证属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以疏肝和胃方化裁。处方:

苏梗10g,香附10g,炒白芍20g,生甘草5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20g,制半夏10g,陈皮10g,郁金10g,煅赭石30g(先煎),六神曲1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清淡饮食,保持情绪舒畅。

二诊(4月28日):诉服药后胃脘胀痛缓解,食后仍稍感腹胀,稍嗳气,矢气减少,舌淡红苔薄腻,守方加制地龙20g,继服14剂。

三诊(5月12日):诉服药后症情基本改善,遂宗前法治疗2月。3个月后随访,患者胃脘痛未发。

3 清热和胃法

本法适用于肝胃郁热或湿热中阻型胃脘痛。其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吐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如朱丹溪所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机郁滞,一则可郁而化火,赵献可曰:“凡郁皆肝病也,木中有火,郁甚则火不得疏。”因此本病多有胃腑郁热的病机表现。每遇此型患者,葛师多治以清热和胃方:川黄连3~5g、吴茱萸3~5g、黑山栀10g、炒白芍15g、川楝子10g、延胡索20g、陈皮10g、煅瓦楞子30g(先煎)、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包)、生甘草5g,若湿热重者加制半夏10g、茯苓20g、蒲公英30g。清热和胃方是由左金丸、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失笑散合方加减而成,左金丸用黄连之苦寒清热燥湿,泻肝经横逆之火,和胃降逆,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二药为君,有辛开苦降之妙,有燥湿清肝和胃制酸功效;川楝子、延胡索治疗肝郁气滞血瘀诸痛,黑山栀清泄肝火,白芍养营阴、和里缓急,四药为臣药;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煅瓦楞抑酸和胃,陈皮苦辛散结以疏肝理气,共为佐药;甘草为使,合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案3.陈某,男,44岁。2017年8月11日初诊。

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月余。1月前患者因食烧烤后引起胃脘疼痛,呈灼痛,食后明显,偶有泛酸,口干口苦,无嗳气,无发热,小便正常,大便偏干,纳欠佳,夜寐可。舌中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肝胃郁热,脉络瘀阻。治以清热和胃,通络止痛。以清热和胃方化裁。处方:

川黄连5g,吴茱萸3g,黑山栀10g,炒白芍15g,川楝子10g,醋延胡索20g,制半夏10g,陈皮10g,茯苓20g,煅瓦楞子30g(先煎),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包),生甘草5g,六神曲1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清淡饮食。

二诊(8月18日):诉服药后胃脘痛较前明显缓解,口干口苦消失,大便仍偏干,守方加瓜蒌仁20g,继服14剂。

三诊(9月1日):诉服药后症状基本改善,守方再进14剂。3个月后随访,患者胃脘痛未发。

4 滋养胃阴法

本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型胃脘痛。其症见胃脘灼痛,有时嘈杂似饥,或似饥不欲饮食,心中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无力。胃为阳明燥土,喜润恶燥,或因胃病日久,损及胃阴;或因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耗伤胃阴,故临床上胃阴不足型胃痛亦甚常见。对此类患者,葛师常治以滋养胃阴方:北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炒白芍15g、生甘草6g、知母10g、姜半夏10g、茯苓20g、海螵蛸30g、五灵脂10g。滋养胃阴方是由益胃汤加减而成,方中北沙参、麦冬甘苦微寒,既能养阴清心,又能生津益胃,共为君药;石斛甘淡性凉,能滋养胃阴,清热生津,可治阴液耗伤或久病胃阴亏损,白芍养营阴,和里缓急,二药为臣;知母滋阴润燥,清胃火,姜半夏辛平,降逆和胃,又使北沙参、麦冬滋而不腻,茯苓健脾,海螵蛸制酸和胃止痛,五灵脂活血化瘀,共为佐药;生甘草合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正如“阴药勿以过腻,甘凉养胃为稳”、“薄味调养胃阴”、“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

案4.李某,女,52岁。2017年5月26日初诊。

患者胃脘隐痛5年余。现胃脘部隐隐灼痛,胃内火辣嘈杂感明显,常不知饥,食纳减少,口干明显,偶有泛酸嗳气,无口苦,小便正常,大便偏干,1日1次,夜寐可。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润降失司。治以养阴益胃,缓急止痛。以滋养胃阴方化裁。处方:

北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黄连3g,吴茱萸5g,炒白芍15g,生甘草6g,知母10g,姜半夏10g,茯苓20g,海螵蛸30g,五灵脂10g,制乳香3g,六神曲10g,炒麦芽2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二诊(6月2日):诉服药后胃脘隐痛稍有好转,仍偶有灼热感,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守方去茯苓,加蒲公英30g、生蒲黄10g(包),继服14剂。

三诊(6月16日):患者胃脘隐痛好转,灼热感明显减轻,诸症减,守方易蒲公英20g,继服14剂。药后症情基本改善,遂宗前法加减治疗2月。3个月后随访,患者胃脘痛未发。

在白羽肉鸡养殖过程中,随着白羽肉鸡养殖数量的增加,白羽肉鸡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大发生与流行越来越多。白羽肉鸡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白羽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5 芳香化浊法

本法适用于湿滞脾胃型胃脘痛。其症见胃脘痞闷胀痛,自觉口中黏腻不适,口淡无味,或口中有甜味,纳食乏味呆滞,一般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腻浊,脉濡滑。此证在江南、沿海等潮湿地区多见,尤其是梅雨季节。或居处潮湿,或冒雨露,身犯外湿,内传脾胃。脾属中州,为湿土,主运化,不论内湿外湿,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脾生理特点为“喜燥恶湿”,脾气升运要求脾体干燥,不被痰饮水湿所困,所谓“脾燥则升”。明代周慎斋亦云:“胃气为土中之阳,脾气为土中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湿滞脾胃,则脾运失常,胃气痞阻,胃失和降。每遇此型患者,葛师常治以化湿理气方:广藿香10g、佩兰10g、姜厚朴10g、制半夏10g、苏梗10g、香附1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煨木香10g。化湿理气方是由藿朴夏苓汤加减而来,方中以广藿香为君,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佩兰、姜厚朴、制半夏为臣,佩兰化湿和中,与广藿香相须为用,并配以燥湿理气之姜厚朴、制半夏,增强化湿和中之功。苏梗、香附、炒薏苡仁、茯苓、煨木香共为佐药;苏梗、香附、煨木香调气和中、行气止痛,炒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有去路。葛师认为湿去脾健,气机调畅,则脾胃自和。若正值春秋冬干燥之季,则可去藿香、茯苓等。

案5.初某,女,35岁。2017年8月4日初诊。

患者胃脘部胀痛3月余,饮水后胀痛明显,稍嗳气,晨起吐涎沫,色白清稀,无口干口苦,纳寐可,小便正常,大便偏黏。舌淡苔白腻,脉滑。证属湿滞脾胃,胃失和降。治以化湿健脾,理气和胃。以化湿理气方化裁。处方:

广藿香10g,佩兰10g,姜厚朴10g,制半夏10g,苏梗10g,香附1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煨木香10g,煅瓦楞子30g(先煎),五灵脂10g,砂仁5g(后下),炙鸡内金10g。水煎服,日1剂,服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清淡饮食,忌食寒凉黏腻之品。

二诊(8月11日):药后胃脘胀闷感明显缓解,偶有胃脘疼痛,晨起涎沫减少,舌淡苔薄腻,脉滑。胃镜示:慢性胃炎伴糜烂,HP(+)。守方加制乳香3g、蒲公英20g。继服14剂。

三诊(8月25日):药后胃脘胀闷感明显缓解,胃脘疼痛仍偶作,大便稍黏,成形,守方易煨木香为生木香10g,继服14剂,诸症大减,未续服。3个月后随访,患者胃脘痛未发。

(4)建立与海事处联动机制:台风来临前惠州海事局指挥中心要加强与相关海事处的联动,加大电子巡航和现场巡航的能动作用,有效控制非本港船舶进港避风,特别是那些提前量很大的船舶坚决不允许进港,在台风来临前要求海巡船到现场巡航和驱离,严格控制本港避台船舶的数量,以免由于避风船舶数量太多使锚地拥挤而造成更多船舶险情。

参考文献

[1] 吴彼,傅海燕.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120.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