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书臣从肺脾肾论治慢性咳嗽验案3则

 逸农农 2019-08-28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咳嗽往往是主要或唯一症状者[1]。当导致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被排除或治疗后,其咳嗽症状对于治疗反应仍不佳时,多称为慢性难治性咳嗽[2]。中医对慢性咳嗽的诊治具有很好的疗效。王书臣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教授认为脾肾不足是慢性咳嗽迁延不愈的重要病机,常从肺脾肾入手治疗慢性咳嗽,用药别具一格。现将王教授治疗慢性咳嗽之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感冒后咳嗽案

王某,男,57岁。2013年4月9日初诊。

患者3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伴鼻塞流涕、周身乏力、咳嗽少痰,自服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后热退,鼻塞及流涕稍轻,咳嗽仍明显。在社区医院先后应用阿奇霉素、复方甘草合剂、川贝枇杷露后无效。刻诊:咳嗽,遇汽油等理化刺激加重,痰黏少不易出,伴咽痒,胃脘部胀满不适,纳食差,咳嗽影响睡眠,便稀,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无吸烟史。中医诊断:咳嗽。证型:脾肾不足、肺失宣降。治则:调补脾肾,宣肺止咳。以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

仙茅20g,淫羊藿20g,党参15g,麦门冬12g,五味子10g,干姜10g,法半夏10g,黄芩15g,黄连10g,紫菀15g,款冬花15g,地龙20g,穿山龙30g,焦三仙30g,炒白术12g,党参20g,厚朴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3年4月16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无其他不适,腻苔减轻。予原方去麦门冬、厚朴,加蜜百部10g、白前10g,继服7剂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后随诊患者已无明显不适。

在课前,教师可以将课程视频、课件以及其他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通知。由于网络教学平台有对应开发的手机端教师和学生分别使用的APP,这时这些学习资料、学习任务、学习通知也会同时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用手机观看课程视频、课件等资料,也可进行课前测试、参与在线讨论等;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批阅学生的测试,参与论坛讨论等。

大豆食心虫绝大多数的卵产在豆荚上,少数卵产于侧枝、叶柄和主茎上。以3到5厘米的豆荚上产卵最多,幼小嫩绿荚上产卵较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产卵。一粒豆荚上产卵1到3粒不等。入荚的幼虫大约可咬食两个豆粒,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多毛的品种上产卵,对于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容易受害。

按:王教授认为,肺金不固,累及肾水,故而咳嗽久久不愈。慢性咳嗽患者除六淫外感之外,往往伴有饮食失调,使脾土失健,化饮化痰无力,母不生子,肺失宣肃,故治从脾胃入手,通畅中焦,肾水上滋肺阴,宣发肺气。王教授指出,肺脾肾失治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当上中下同治,宣肺、理脾、补肾并用,如《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在论述咳嗽的病理时说:“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喘。”脾为气机升降之枢,气机宣畅则脾气健运。王教授强调当以调理脾肾为根基,故组方以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仙茅、仙灵脾补肾助阳,半夏、黄芩、黄连、干姜苦辛开降,通调气机,配以焦三仙、炒白术、党参等健脾补中化痰,收效明显。

2 慢性支气管炎案

薛某,男,64岁。2015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咳嗽反复发作已有5年,在气温骤变、吸入油烟、进食酸味食物时易发,发作期间反复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治疗后症状减轻。25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再次发作,口服抗生素及川贝枇杷糖浆治疗4天后咳嗽未止,病情逐渐加重。刻诊:咳嗽,少量黄痰,痰黏难咯,日夜咳嗽,无喘促气急症状,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进食干燥食物需水送服,乏力,行走500米即感疲倦,舌红、舌苔薄黄少津,脉象沉细。胸片示两肺野透亮度增加,双下肺纹理增多紊乱,肺功能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久咳。证型:脾肾不足、肺热伤阴。治则:补肾健脾、宣通肺络、养阴清肺。以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

仙茅20g,淫羊藿20g,南沙参30g,麦冬20g,五味子12g,干姜10g,黄芩15g,黄连10g,姜半夏10g,橘红12g,蝉衣10g,钩藤30g,玄参20g,穿山龙30g,地龙20g,前胡15g,浙贝母20g,紫菀15g,款冬花15g,生黄芪30g,补骨脂15g,射干10g。7剂。早晚分服。

2015年4月18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症状大减,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白,脉沉。继原方加健脾之生薏苡仁30g、生白术15g,兼治肺脾肾,14剂后愈。

按:王教授认为,久病不愈,多因肾气不足,五脏之根基不稳,清代程杏轩在《医述·咳嗽》中云:“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是咳虽在肺,而实在肾。”外邪久留,化热灼阴,清虚之脏耗损,金刑于火,肺气失宣,气逆于上而咳;虚火致肺肾阴亏,津不上行,滋养无源,故常见咳嗽剧烈、黄浓痰、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虚热征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久病不愈责之于脾肾不足,无以充养。故王教授提倡滋养肺肾可复阴液,金气始生,配以健脾而生后天之本则化源不竭,气机畅、治节行,肺金之肃降功能正常则咳减、痰消[3],正如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所言:“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方用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补肾健脾、调畅气机为主,配合沙参、麦冬等滋养肺阴,蝉衣、前胡、浙贝母等清热化痰,从而收效显著。

3 咳嗽变异性哮喘案

周某,女,36岁。2013年4月9日初诊。

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干咳少痰,每遇季节交替、吸入异味及受凉后发作,过敏原试验提示对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气道激发试验示强阳性,间断吸入舒利迭、口服复方甘草合剂对症治疗。因7天前熬夜后咳嗽咳痰加重就诊。刻诊:咳嗽,少量黏痰,鼻塞流涕,时有胸闷,畏寒乏力,咽干痒,胸胁胀痛,食后反酸嗳气,纳可,小便可,大便干,夜眠差。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弦细。有过敏性鼻炎病史10余年。中医诊断:久咳。证型:肾不纳气、脾失健运、风邪袭肺。治则:补肾养阴、疏肝健脾、祛风止咳。以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处方:

《饥饿艺术家》更像是关于拯救的一个恰如其分的喻体。饥饿艺术家把自己像一只动物一样关在笼子里不吃不喝,以这种自虐展览作为自己的饥饿艺术。刚开始,好奇的人们还像举行盛大仪式那样围在他笼子前观看。很快,热情褪去的人们就开始对他熟视无睹,没有几个人愿意在他的笼子前停留;即使是专门为他饥饿艺术记数的工作人员都忘记了他的存在,直到他死去了才被人发现。

仙茅20g,淫羊藿20g,黄芩15g,黄连10g,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僵蚕12g,防风12g,地龙15g,香附12g,茯苓15g,厚朴10g,白术10g。7剂。早晚分服。嘱患者尽量远离过敏原。

2013年4月16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余症好转,大便调,夜眠安,齿痕舌好转,脉沉细微弦。上方加辛夷10g、苍耳子10g、郁金20g,再服7剂。

2013年4月23日三诊:患者偶有咳嗽,无痰,前方继服14剂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停药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王教授认为,阴液亏损,虚风而生,外风触动,“内外合邪”致病。风为百病之长,风盛挛急,趁肺虚之机,引起气道挛急,肺气上逆,治疗要点有二:一为养阴润肺以固本,王师善用五味子等养阴药,这一类药其本义出于“生脉散”,去人参而换用南沙参,可加强养阴润肺之力;二是疏风止咳,选用白僵蚕、地龙之品,取“虫类搜风”之意,搜剃而攻邪通结[4],内外之风齐祛,正如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此二者,达到固本祛邪目的。咳嗽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失序,《伤寒论》有云:“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故见咳不治咳,通过调达气机,可使肺之功能恢复,不止咳而咳自止。王教授通过补益大法,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且现代医学认为补肾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减轻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和高反应性[5],王教授主张治疗时当抓住根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咽痒、刺激性干咳症状,符合风邪致病特点,故针对病机,在补肾精之基础上,佐以虫药祛内外之风而顺调气机。本方仍以二仙汤合半夏泻心汤为主补肾健脾、调达气机,加防风祛风解表,僵蚕、地龙平息内风,香附理气宽中,瓜蒌清热涤痰,厚朴理气除满,后以辛夷、苍耳子散寒通鼻窍,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首先,药这种东西肯定是不好吃的。维生素C也一样,它又称抗坏血酸,看其分子结构图,它有4个与碳相连的羟基OH,CO间共价键较紧密,不易断裂;而H则较易与O分离而水解,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越高它就越酸。所以这玩意如果直接吃基本可以说会酸到“面目狰狞”。那么这种酸到难以下咽的东西居然还能出品咀嚼片,还是香橙味的,嘎巴嘎巴吃糖似地嚼了,还挺好吃的,是怎么做到的?

4 结语

王教授认为,“肺脾肾”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蕴藏元阴元阳,以气为用,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正是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从“肾气平均,筋骨劲强”到“肾气衰、发堕齿槁”而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不同生理状态,所以王教授在治疗上以补肾为本,弥补先天不足之处。《医医偶录》中云:“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则长保清宁之体”,关于病机上的论述《灵枢·经脉》中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由此可见肺肾司呼吸之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微,濡养全身,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薛生白医案》提到:“脾为元气之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也。”现代研究表明,脾虚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及能力代谢异常,脾气健运则肺气充足,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6],由此可见,脾肾两脏在治疗肺病中的重要性。治疗时配伍温肾壮阳之品,肾阳得充,则气化有力;同时注重中焦脾胃气机的调理,尤重辛开苦降以开脾胃气机,亦重视肺金的培养,即从脾肾论治肺系疾病,临床往往获得佳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

[2] PETER G GIBSON,ANNE E VERTIGAN.慢性难治性咳嗽的管理[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16,19(6):325.

[3] 李松波,杨远富,郝花.培土生金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2例[J].河南中医,2008,28(3):45.

[4] 李佶庆,乔宁,许婧.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虫类药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57.

[5] 罗海丽,王书臣.补肾养阴、祛风和中法治疗过敏性咳嗽[J].北京中医药,2009,28(10):774.

[6] 夏欣田,张伟.培土生金法与慢性肺系疾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0):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