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诗人与绍兴“越州茶”

 宁静的学者 2019-08-28
                                                               ■谢云飞

  “唐代,地处会稽山南部山区的平水已形成茶市,成为茶叶集散地,也是浙东唐诗之路诗人举行茶会、茶宴的地方。越州茶文化与文人雅士密切相关,文人的热衷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茶诗创作,而从唐代传颂下来的茶文、茶诗,都大大超过了任何朝代。”《越地茶史》作者之一那秋生老师说。

  唐时的“平水茶市”

  那老师介绍,在唐代,平水已有茶交易的确切文字记载。在《全唐文》和《旧唐书·白居易传》中均有记载。

  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写到,去平水市,看到有人在“缮写模勒”他和白居易的诗作,问其故,答曰:“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而且还出现假冒“元白”姓名的伪作在市上出售。“缮写”,即手抄本。“模勒”,即为雕版印刷。如此说来,当时元稹、白居易的诗篇,能到市场上去换取老酒和茶叶,而且“处处皆是”。可见当时饮茶之风已较普遍,茶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平水茶市”已比较活跃,茶的交易也极为方便。

  “嗜酒”转向“品茶”

  唐“安史之乱”后,唐朝诗人的喜好发生了转变,由盛唐的嗜酒转向品茶。典型的表现如“浙东联唱”活动中,出现了以茶助兴雅集式的茶宴。他们用茶代替了酒,不是饮酒赋诗,而是品茶吟诗。当时,浙东联唱诗人远离战火,沉浸于稽山鉴水之中,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茶的柔和、清淡之性,与浙东联唱诗人的这种心境相通,茶更适合他们的心境。浙东联唱诗人以茶摆宴,以茶参禅,成为当时一大特色。

  在《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中可以看到,以“茶”入题的联句诗有《松花坛茶宴联句》《云门寺小溪茶宴怀院中诸公》等。如《松花坛茶宴联句》云:“夜禅三世晤,朝梵一章清”“焚香忘世虑,啜茗长幽情”。啜茗参禅,茶助禅境,禅参茶性。“茶烟袅袅笼禅榻”,在茶烟缭绕的禅房之中,品茶参禅忘却尘世的烦恼,寻求解脱超越,达到一种超凡脱俗、恬淡平和的人生境界,这正是浙东联唱诗人追求并努力实践的生活状态。

  同时,唐代诗人在越州的活动,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为会稽山区茶叶的生产与销售扩大了影响,促进了“平水茶市”的形成与发展。

  留下众多茶诗

  唐朝诗人因慕名稽山鉴水,纷纷来浙东,形成了一条“唐诗之路”,留下了1500多首诗篇,其中就有许多赞美“越州茶”的诗。如有“诗僧”之称的皎然就写过26首茶诗,其中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诗是皎然同友人崔石共品越州茶时即兴之作,赞誉剡溪茶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在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形之后,并生动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然后急转到“三饮”之功能,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动人的表达。

  又如齐己的《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诗人对茶的赞誉,达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茶也成为古人尊重、敬畏自然的文化符号。

  “诗有茶更清新,茶有诗更高雅,这是唐朝诗人茶与诗融为一体的写照。”那秋生老师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