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迈出人生中的一小步,那绝对宝妈奶爸们解放双手的一大步啊~看着宝宝摇摇晃晃、憨态可掬的走姿,老母亲们既激动又兴奋,恨不得开一瓶82年的白开水庆祝一下。 可是,随着宝宝走路时出现的各种奇怪姿势,宝妈奶爸们又有了新的担心…… ● 网上说宝宝掂脚尖走路可能是脑瘫,这是真的吗? ● 我儿子两岁两个月了,我觉得他走路总是跟喝醉了一样,东倒西歪、一瘸一拐的是咋回事? ● 宝宝一岁四个月,走路为啥两只脚会往里勾啊? 别以为这些走姿是因为宝宝刚刚学步导致的,有些姿势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宝宝今后的走路姿势。一旦走姿“定型”了,想要纠正过来可就难了。 1、踮着脚走路 对于学步期宝宝,走路时踮脚是很正常的。 注意:如果宝宝2岁以后还总是踮脚走路,或没走路时腿部肌肉紧绷,要去看医生。 需要注意: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不要牵着宝宝走。家长牵着走路时,宝宝受到向上的力量支撑,脚尖是最先着地的。 牵着着宝宝走,不仅会导致宝宝垫脚走路,而且如果不注意力道会导致宝宝胳膊的损伤。爸妈累的腰酸背痛,宝宝也得不到好的锻炼。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是在练习走路时出现踮脚,而是双腿双脚紧绷、脚尖像跳芭蕾舞一样,或者孩子已经熟练走路后,仍然脚尖着地。这有可能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需要到医院检查。 2、内八字 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宝宝,身体不够灵活,下肢支撑力还不够强,孩子为了维持平衡,小脚横着比较容易掌握平衡,会出现这种内八字,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慢慢走稳后,这种现象多数会消失了。 需要注意: 如果熟练掌握走路几个月后,还是有内八字,需要外科医生检查,有些孩子需要矫正走路姿势。 3、走路老摔跤 宝宝走路时爱摔跟头、经常绊着自己或者蹲起比较困难,家长最好带宝宝就医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是缺钙、先天性肌肉疾病或平衡系统出问题了。 如果宝宝只是走的不太稳,站立时很正常,那么一般与缺钙关系不大。很有可能是宝宝未发育成熟或缺乏锻炼,导致肌肉力量不足,所以难以支撑孩子站与走。 若是这种情况,家长只需等待宝宝发育和注意引导其锻炼即可。 如果超过18个月或排除以上因素后宝宝还是不会走路,那么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宝宝的骨骼和发育,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缺陷或者是断裂。 对于各方面没问题的宝宝,孩子学步时,家长只需做到「彩虹屁式的鼓励」 「不过分干预」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