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百佳艺术家——祖福龙

 泊木沐 2019-08-29

艺术简介

祖福龙,江苏淮阴人,现居北京。本科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高级研究生班。师从潘晓云、雷甲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潘晓云导师助教,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至2012年供职于:第三届青年展和第七届楹联展组委会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花鸟画创作院外联部主任、民革中央画院画家。

作品欣赏

笔墨随心写自然

——品读祖福龙先生花鸟画作品

文/马卫巍

祖福龙先生是近几年来美术界涌现出来的卓有成就的青年花鸟画家,他的作品笔墨随心抒写自然,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别有风情。我与他相识是在西双版纳写生期间,初见他时爽朗豪放,热情奔放,绘画的之时或细腻传神,或开合有度,极具一位优秀艺术家的气质。

写意花鸟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其传承与发展当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大师,也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写意花鸟的风格特征、艺术规律、审美意识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文化、美学思想之精华。这种艺术重传统、重笔墨、重程式、重结构、重书写,更注重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思想情感表现,抒情达意、澄怀畅神、寓意于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福龙习画,受教于著名花鸟画家潘晓云、雷甲寿诸先生,受到正规、严格的中国画训练,在感性与理性方面加深了对中国画以笔墨为特点的绘画方式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他每年都赴西双版纳、枣庄、青州等各地写生,特别对云南花卉有着较深地认识。纵观近几年福龙的西双版纳题材作品,笔墨精准,设色典雅,构图严谨,在起承转合中展现出了云之南的浓浓风情。福龙的笔下重情,因为他对大自然的各种物象观察细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他的花鸟作品《春江水暖》中,他以西双版纳的串串红为大背景,颜色对比强烈,给人心灵以震撼之意,然后,几只悠闲自得的水鸭在远处畅游,设色淡雅、舒缓,给人以平静之感,一静一动,一疏一密,张弛有度,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意境幽深的中国画本质。福龙的笔下重意,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点点滴滴皆可入画。他有一幅小品《葫芦》,虽寥寥几笔,却意境深远,给人无尽遐思。福龙的巨幅作品,多做浑厚大气、苍茫远致的意象,以吐纳自然之美为基础,重在气势与境界的营造,用笔率性而不拘谨,重书写而不可以描绘,写其意、取其质而不摹其形。通过写生,福龙的眼界与境界大开,渐渐触摸到了其笔墨随心随性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得以在“似与不似之间”进行笔墨、点线与墨色的演绎与幻化,从而生发出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使其作品更加具有自然灵动之气。

福龙的写意花鸟作品既有南派花鸟的温润华姿、清秀典雅,又有北方花鸟的坚韧、雄强、浑厚苍茫。读他的作品,那彩云之南的火焰花、芭蕉树、一串红……那一只只灵动的孔雀、憨态可掬的旱鸭等跃然纸上,给人以无尽遐思。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福龙转益多师、实地写生,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笔墨趋于散淡,境界渐入禅意,这也是他性情、气质、学养、胸怀厚积薄发之使然。

福龙的写生作品不仅是简单的写真写实,而是立足现实生活,以传统笔墨写意去关照大自然之万物。在这方面,他有自己更进一步的理解:绘画不是物象的再现和生活的翻版,而是出于自然、超乎自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笔墨写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去掉了笔墨、缺失了写意,只能板滞和机械、虚妄和怪异,乃是小道小技,不登大雅之堂。我见过他一幅八尺整纸的写意芭蕉,整幅作品并未去描绘芭蕉的茂盛与舒展,而是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通过流畅迅疾的线条,以及斑驳陆离的厾点去展现芭蕉苍劲虬髯之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设色方面十分大胆,运用了朱砂、焦茶等混合颜色,使其更加浑厚有力,极具冲击力。这种笔墨语言和艺术符号的展现,还在他的棕榈、三角梅等作品中都得以充分展现。

福龙对写生具有超强的总结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对于古人的高度理解和概括。五代有“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宋有“写生赵昌”,元有“倪瓒辈始喜写生,脱画家蹊径。” 即使在复古风盛行的清初,“四王”也经常策杖山林,扁舟江湖,其画面虽题“临”、“摹”、“仿”等字语,但依然是生活中的山川面貌。写生的本质在于心,在于境,在于大写万物,在于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的提炼,正是他多年来醉心笔墨、驰骋笔墨、感悟自然的综合心得。

福龙的花鸟小品也极具情趣。他着意不工,多逸笔草草,构图简约,但却画自心出,浑然天成。读他的花鸟小品,或淡雅清爽,洒脱而飘逸,或如清风释怀,朗月映心。他的小品画也并不是单一的梅兰竹菊,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三五只小鸟、小猪、小狗小猫,神态生动,皆有情趣。他的作品中主体客体相映生辉,画面丰富,无论花卉、禽鸟和是动物,形象鲜活,多有生活趣味。

“师其画,不如师其意;师其意,不如师其心”,前人没画过,不等于不能画。继承传统,入乎其内才能用古、变古,跳出传统,出乎其外才能借古开今、自成一格。福龙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深入生活,拥抱自然,在生活中发现美,然后通过笔墨表达其的发现,这是福龙不懈的追求。他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如醉如痴,他也善于归纳总结,抓住一个题材深入挖掘,逐步形成系列,不断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符号。

欣赏福龙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感动与触动,同时达到对生活、对自然的共鸣。他的作品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能使观者在其营造的境界中遨游,同时享受着作品所带来的惬意和舒适。这种造势与造境,恰恰是福龙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

福龙还年轻,艺术道路刚刚开始,但他在这条道路上正迈着坚定地步伐奋力前行。他深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在创作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融进自然、体悟自然、描绘自然。中国写意花鸟画在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嬗变,但中国传统笔墨之精髓还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这种潮流给人以振奋,让人思索、感怀与警醒。当下新的文化语境,为广大艺术家提供了发现与探索的新空间,成为一切有志于创造与探索的勇敢者的舞台。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我们期待着祖福龙先生的艺术之旅将越来越精彩!

作者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年美术评论家,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之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