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盆腔,等你分析丨读片专栏1173期

 zskyteacher 2019-08-29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盆腔

沙漠之狼

2019年08月28日

临床资料


病史:女,3岁,发现腹部包块十余天。患儿10天前被发现腹部有一巨大包块,无疼痛,无畏寒、发热。G2P2,孕38周,顺产,PE:下腹部可触及一约10*10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楚,可推动,肿块上届达脐上二横指,肠鸣音正常,移动浊音(-),心率120次/分,率齐,无杂音。

BUS:中下腹部稍偏右可探及6.3*7.5*7.9CM实质性包块,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


病理诊断:(盆腔)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小   结

手术所见:乙状结肠系膜覆盖于瘤体左外侧面,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紧贴瘤体右外侧,右侧输卵管结构中段位于瘤体部结构消失,瘤体基底与腹壁后疏松粘连,界限清楚,包膜完整。

病理检查:送检灰色肿物一个10*8*6CM,已剖开,切面灰白色,灰黄、质韧,有完整包膜。

镜下:以梭形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症细胞构成,间质黏液样,血管增生。

免疫组化:VIM(+)

分析: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 是近年来被命名的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

临床特点:IMT是由肌纤维母细胞以及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组成的病变,曾以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黄瘤性炎性假瘤等命名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报道于文献中,并认为该类病变是一种非肿瘤性炎症性病变。

近年来文献报道IMT出现染色体2p23重排,支持IMT是一种真性肿瘤,而不是单纯炎症病变。已列入WHO软组织中间肿瘤。IMT常见发生部位在肺部。

1995年Coffin等分析了84 例肺外炎性假瘤的患者,认为人体多种器官如脑、眼、鼻咽部、肝脏、膀胱、子宫等均可发生。以后陆续有报道发生在腹腔、腹膜后、上呼吸道、躯干、四肢、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等。

ITM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人,平均年龄10岁,中位数为9岁。IMT临床表现为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疼痛及随部位而异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肠梗阻等)。

病理特征:

1.IMT大体表现为孤立或多结节的肿块,大小:2.4~20cm,平均9.6cm;肿瘤界限清楚,无包膜,可形成假包膜,质地坚实,部分区域稍软。切面灰白或黄褐色,编织状或黏液样,局部可见坏死。

2.IMT镜下表现多样,Coffin等提出3 种组织学类型:

①黏液型:以黏液、血管、炎症细胞为主,类似结节性筋膜炎;

②梭形细胞密集型:以梭形细胞为主,夹杂炎症细胞,类似纤维组织细胞瘤;

③纤维型:以致密成片的胶原纤维为主,类似瘢痕组织。

3.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MSA、Desmin,其中泡沫样组织细胞表达CD68,瘤细胞不表达 S-100、CD34、CD117、Myoglobin、CK、EMA。

近年有文献报道肌纤维母细胞表达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 。肌纤维母细胞是由Gabbiani等通过电镜首次提出,它既有纤维母细胞的特点, 又有平滑肌细胞的某些特点。之后许多学者通过免疫标记发现IMT中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瘤细胞表达SMA及MSA等平滑肌源性标记物,因此认为SMA及MSA阳性反应是诊断IMT的重要标记。

诊断及鉴别诊断:

IMT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确诊依靠病理。

大多数IMT临床上呈良性,经过手术可使绝大部分IMT治愈。但有报道,肿瘤体积较大的IMT或出现于肠系膜、网膜、腹膜和腹膜后的IMT因肿瘤所在部位完整切除困难,容易复发,在罕见情况下伴有潜在转移能力。因此,认为IMT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