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弱视儿 治疗要趁早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8-29

家有弱视儿 治疗要趁早

3至9岁治疗效果最好,12岁以上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 孩子出生后至少每年做一次眼健康检查和视觉功能发育评估

  •   李晓柠博士指导孩子做视觉训练。 刘守军 摄   李晓柠博士指导孩子做视觉训练。 刘守军 摄

      周巧 彭放

      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近视问题,但如果提到弱视,可能就会一脸茫然:什么是弱视?为什么会患弱视?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主任、国际青少年眼病专家李晓柠博士表示,儿童弱视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可治愈眼病。

      弱视是一种“抢救性”眼病,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患者治疗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3至9岁治疗效果最好,12岁以上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如果弱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错过最佳治愈时期,造成视觉功能衰退,影响视觉发育,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学习、就业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有致残、致盲的风险。

      多种致病因素可能导致弱视

      肖女士发现5岁的儿子看电视时总喜欢眯眼睛,担心他是不是近视了。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是弱视。“我们担心孩子得近视,一直注意控制他看电视、手机的时间,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弱视?弱视和近视是一回事吗?”肖女士心存疑问。

      李晓柠介绍,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人群,临床检查无可见器质性病变。弱视不同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状态,后者的裸眼视力(即不戴镜视力)虽然差,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后,可以看清远近物象;而弱视不仅裸眼视力差,哪怕戴上了度数合适的眼镜,仍然看不清楚。

      好端端的眼睛,“零件”都完好无损,怎么会看不清?李晓柠解释,人类能看清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中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在这里形成影像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的过程。

      初生宝宝视力很低,只有光感,他们是看不清东西的,在经过反复的视觉刺激后,宝宝的视力发育逐渐趋于完善。各年龄段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 3岁约0.5,4至5岁约0.6,6岁约0.7,7岁及以上儿童0.8及以上,也就是成人正常的视力水平。

      在视觉发育期,双眼要接受清晰的且形状、大小、颜色、速度等相似的视觉信息,使双眼能够同步发育,如果在视觉发育期双眼接受异常的视觉经验,就会产生弱视。常见的接受异常视觉经验原因包括: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

      通过4个特征及早发现弱视

      李晓柠提醒家长,孩子出生后至少每年应做一次眼健康检查和视觉功能发育评估,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4个特征及早发现孩子弱视的蛛丝马迹。

      对光的反应。新生儿期的宝宝已经有了光感,当用光照射眼睛时,他会出现闭眼、皱眉等反应,如果在光照下宝宝毫无反应,则应警惕是否存在视力障碍问题。

      眨眼等保护反应。当眼前有物体突然靠近时,人的本能反应是眨一下眼睛。宝宝出生后一两个月,就应该已具备这种保护性反应,如果宝宝出生两月还不具备该反应,就有可能视力出现了问题。

      眼睛是否随眼前物体的移动而转动。让小宝宝处于仰卧位,拿一个红球在他的脸上方约20厘米处轻轻晃动,一般满1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注意到,并且眼睛跟着红球移动过中线;满3月龄时已经能用眼睛和头追随眼前的红球移动180度。如果宝宝长到5月龄,还不能随眼前物体的移动而转动眼球,则提示视力可能较差。

      是否喜欢斜眼或近距离视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眼、皱眉、歪头,看电视越走越近,两眼不能看同一方向,则需提高警惕。

      李晓柠强调,如果发现孩子的眼睛和视力异常,应及时带去专业的眼科医院就诊检查。如果明确眼睛结构没有问题,戴上合适度数的眼镜矫正,视力仍低于同龄儿童,并且在视觉发育期有接受异常的视觉经验,则可以确定为弱视。

      视觉训练帮孩子获得好视力

      6岁的月月(化名)一年前在幼儿园体检中被查出视力不佳。妈妈带她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左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均为远视眼,采取了配镜遮盖治疗。小小年纪就要戴眼镜很不方便,还要把视力好的眼睛遮住,让月月十分抗拒,治疗效果微乎其微,这可把妈妈蒋女士急坏了。

      今年4月中旬,蒋女士带着月月慕名来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经过仔细检查,考虑到目前孩子的左眼视力不足0.3,遮盖治疗已经一年,视力没有任何提升,李晓柠建议通过远视矫正+视觉训练双管齐下,以达到快速治愈弱视的目的。

      初期为左眼刺激训练,后期加上双眼融像功能、眼球运动功能和手眼协调功能等全方位的训练,每周七天在院训练配合每周五天家庭训练及配镜遮盖治疗,月月的视力提升立竿见影:经过5次训练,左眼视力就提升到0.4;12次训练后,左眼视力达到0.6;20次训练后,左眼视力提升到0.8,基本达到了正常视力水平,双眼融像功能等更高层次的视觉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李晓柠介绍,目前对弱视的治疗主要有四种方法,即光学矫正、遮盖治疗、药物压抑疗法和双眼视觉训练。弱视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因此家长引导孩子积极配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弱视治疗过程中执行正确的视觉训练方案且配合度高的患者,大多数能缩短疗程并获得很好的疗效。

      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联合举办“光明·关爱”低弱视力暑期训练营

      13年让2万余名眼疾患者获益

      近日,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联合举办2019年“光明·关爱”低弱视力暑期训练营,为低视力患儿免费验配助视器、为弱视患儿进行免费康复训练,80多名低视力、弱视患儿获益。

      据了解,“光明·关爱”视力救助公益项目于2007年启动。13年来,市残联携手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组织医护团队8万余次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地毯式健教工作,先后为2万多名眼疾患者实施公益救助,直接或间接使70多万人次增进了对眼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儿童和青少年是低弱视力的高发群体,是‘光明·关爱’视力救助公益项目最关注的群体。”市残联理事长刘增三先生表示,项目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专业轻松的治疗学习平台,让更多患儿得到及时有效康复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个人生活能力与生活品质。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开设了视觉训练专区,并计划在爱尔眼科新大楼增加低视力(盲人)专区,设立相应的眼病检查、视力检查、视功能评估、助视器适配、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定向行走训练等7个功能科室。该院大视光主任李晓柠博士表示:“未来,在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光明·关爱’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低视力、弱视患者将有机会在我院得到专业有效的救助治疗,早日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  (周巧 彭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