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365》--095.天人合一

 保和堂 2019-08-29
 

·黄帝内经365· 

·第三章  内藏外象·

·第二节  天地人三才·

 

二、天人合一(095

 

《黄帝内经》论述的人体脏腑,建立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样的论断之上,也即自然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二者是互相通应的。

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人体脏腑,需从“人与天地同构”的角度立论,因此,人体脏腑的生成,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脏腑合于阴阳五行。其二,五脏是人体的五大系统。第三,五脏系统与天地时空通应。所以《黄帝内经》的五脏与现代医学的五脏不是同一个概念,现代医学的五脏只不过是借用了传统医学肝心脾肺肾的名称而已。

人感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脏腑。

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运动生成了五行。阳主动,阴主静;动极则静,静极则动;静则阴生,动则阳化;阴生则降,阳化则升。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阴降于下为水,阳升于上为火,故天地之化,先有水火,正如《河图》所昭示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思是说,阳之动极而静,静则一阴生于午,阴渐盛而下沉于地而为水,究其水之所以生成的根源则在于天;“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意思是说,阴之静极而动,动则一阳生于子,阳渐盛而上升于天而为火,究其火之所以生成的根源则在于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这是说阳自地而生,当其尚未上浮至天之前,先升于左而为木,或者叫做欲升而未能升者为木,阳动而左升,得乎天者亲上,所以称为“天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这是说阴自天而生,当其尚未下沉于地之前,先降于右而为金,或者叫做欲降而未能降者为金,阴静而右降,得乎地者亲下,所以称为“地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阴阳二气之间为中气,中气即土气,土分戊己,中气左旋为己土,中气右旋为戊土,土气左升右降,阳升阴降,以此斡旋中宫,转运四象。

人与天地相参也,人在孕育之初,也建立了与天地相旋、五行相生的模式。人呱呱坠地之后,中土成为斡旋四象,转运阴阳,使阳中之阴下降,阴中之阳上升的动力,这也是后世医家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论断的根本依据。

人感五行之气而生脏腑。感木气而生肝,故肝具有升发之气;感火气而生心,故心具有炎上之气;感土气而生脾,故脾(胃)具有化运之气;感金气而生肺,故肺具有肃降之气;感水气而生肾,故肾具有沉藏之气。在《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五运行大论》、《天元纪大论》等篇中反复指出,人与天地之气相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

我们来看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论述: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

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上古先贤大哲,研究探求人体的形态,区分归纳脏腑的性质,识别整理经脉的端末,交汇融通经络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规律;经气输注的孔穴,都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大小肌肉汇聚及其与骨骼的连接,都有一定的起止;皮部浮络分布的阴阳逆顺,都有一定的条理;一年四时的阴阳盛衰,都有一定的顺序;人体内外的表里联系,都有一定的层次。

“列别”:列,罗列;别,区别,辨别。“端络”:端,头绪;络,网罗。“六合”:十二经脉分为表里六对组合,头尾相接,遍布全身。“气穴”:即腧穴,经气输注的孔穴,又叫经穴。“谿谷属骨”:谿谷,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属骨,附著于骨。“分部逆从”:经络系统中的皮部浮络,亦分三阴三阳,其走向有顺有逆。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

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

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

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在这一段文字中的几个“生”字,有发生、生长、化生、主导等多义,应注意区别应用。风为天地之阳气,阳生于春,春旺于东,故东方生风。春风起则草木生长,故风生木。《洪范》“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五味之酸者,皆木气所化。“酸生肝”可理解为酸能滋养肝,肝者木之脏,酸者木所化,同气相求,故酸先入肝。“肝生筋”即肝主筋。筋属肝木,心属火,木生火,故“筋生心”。肝主目,肝开窍于目。这一段“三字经”要前后义综合理解,若一字一义分析会感到有些奇怪。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此二十三字,《素问识》认为与下文文例不符,且与肝脏不相干,疑衍。另《素问·天元纪大论》有此数句,参阅上章相应节段。

“在天为风”等句:五行之化,在天为气,在地成形,故在天为风之气,则在地为木之形。“在体”列于“在脏”之前,表示“体”并非仅指动物之体。青(苍)为木之色,故在色为苍。五音角音属木,故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古时声、音区别应用,声比较广泛,凡耳有所闻都叫声;音则多指乐音。肝在志为怒,怒则呼叫,故肝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变动指病变症状;握,指爪搐搦,是筋之病。

正常的情志变化有益于五脏,反常的情志变化则伤五脏。以肝为例,若其人罕有怒色,则肝气必郁;若其人动辄暴怒,则肝气必伤,甚则肝火上越。“悲胜怒”等六句:悲为肺金之志,能克肝木之怒。风与筋同属木,风邪过胜先伤筋。燥为金气,能胜风木。酸走筋,过酸则自伤其筋。辛为金之味,故能胜木之酸。

后文心、脾、肺、肾四段均同此理。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

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

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南方生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五味之苦,皆由火气所化。

苦能滋养心气,心主血脉,而火生土,故曰“血生脾”。心开窍于舌。火之色赤,五音徵音属火。

心在声为笑,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恐为肾之志,故恐胜喜(水克火)。

“热伤气,苦伤气”的气,指血脉之气;热与苦同属火,火邪过胜则先伤血脉之气。咸为水之味,故能胜火之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

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

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中央生湿,湿以聚土。土曰稼穑,稼穑作甘,故五味之甘,皆由土气所化。

甘能滋养脾气,脾主肌肉,而土生金,故曰“肉生肺”。脾开窍于口。“在变动为哕”:哕,呃逆。

思为脾之志,怒为肝之志,故“怒胜思”(木克土)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

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

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故五味之辛,皆由金气所化。

辛能滋养肺气,肺主皮毛,而金生水,故曰“皮毛生肾”。肺开窍于鼻。

忧为肺之志,喜为辛之志,故“喜胜忧”(火克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

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

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以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3/8)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故五味之咸,皆由水气所化。

咸能滋养肾气,肾主骨生髓,而水生木,故曰“髓生肝”。肾开窍于耳。

恐为肾之志,思为脾之志,故“思胜恐”(土克水)。

“燥胜寒”:《太素》燥作“湿”,按文例当做湿,因为湿属土,寒属水,土能克水。但湿之体本为水气,有湿热也有寒湿,似难以胜寒,而燥湿同体,燥能祛湿,故此处作燥胜寒为是。

《素问·天元纪大论》将上述文字加以补充和完善,建立了“天地人三合体系”,是《内经》医学理论的精髓,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