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365·
第二章 五运六气
第八节 六十年运气同化
一、气化常数(086)
本节讨论“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各自的气化情况,就是在六十年甲子年中,司天、中运、在泉气化的一般规律及药食宜忌。这一段文字比较简练,许多内容在前面六气司天施政已有论述。所以应与“六气司天之政”对照阅读。 “五运气行主岁之纪”涉及一些概念,包括五行气化、五行生数与成数、五行与五时五味等,前文已有介绍,为方便阅读,复列表如下:
表086-1 五行气化表
关于五行生成之数,本篇后文规定:“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以常生也。”意思是说,凡中运太过之年,气化之数取五行成数;凡中运不及之年,气化之数取五行生数,因土主长生,故土运无论太过不及,都取生数五。但详察“五运气行主岁之纪”的论述,其生成之数颇不一致,其义难明。历代注家亦各执己见。张介宾先生结合司天、中运、在泉三气的盛衰不同,并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认为《内经》采用了标生数则不标成数,标成数则不标生数的方法。但这一标法是随意而为还是别有他意,应进行深入研究。 这里又涉及到正化、对化、邪化的概念。五运正常的气化叫做“正化”,因胜复之气引起的气化叫做“邪化”。对化则与正化相对而言,根据岁支进行区分,岁支列一至六者取生数,列七至十二取成数。如子、午之年都是少阴君火,若午为正化则从成数,子为对化从生数;丑未之年都是太阴湿土,若未为正化则从成数,丑为对化从生数等。 我们现在暂且放下生数成数的问题,重点讨论“常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帝曰:善。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岐伯曰:臣请次之。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这里的二、五、四就是常数。 什么是常数呢?在运气学说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九个数,被赋予特定的,具有规律性的含义。为方便理解,我们综合河图、洛书、八卦、九宫八风、十二辰等义,制作了一张“五运气行常数概念图”:
图086-1 五运气行常数概念图
此图内圈是中宫,常数为五。第二圈常数,按洛书数排列,歌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第三圈为后天八卦之位,歌曰:“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居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后天卦数与洛书数对应之位,也即九宫之位。第四圈是八卦常数对应的脏腑,第五圈为十二辰(十二月),外圈是方位和节令。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气化常数包含了时、位(包括脏腑等)两大概念,具体意义有: 其一,时间概念。 如常数一,时在子辰(十一月),或冬至前后。常数二,时在未、申(六、七月)之间,或立秋前后。 其二,空间概念。 如常数三,位于东方春木之位。常数四,位于东南方位。 其三,灾变时位的概念。 人体脏腑组织与八卦有对应关系。我们根据《灵枢·九宫八风》的相关论述列表如下:
表086-2 灾变时位表
其四,五行体用的时间概念。 这个就是《河图》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经言地以常生,故地只言生不言成。所谓生成,生是孕育、初生的阶段,成是成熟、老成的阶段。所以生与成也具备一种体用关系。五行从生到成的过程,会出现许多生化现象,值得认真观察。王冰曰:“数生者,各取其生数多少以占,故政令德化胜复之休作日,及尺寸分毫,并以准之。此盖都明诸用者也。”气化常数这潭水深得很,要小心翼翼地蹚进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