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吃货国家,关于吃的这件事情吃货们不可不知。长歌君今日选择《诗经》中创作于西周时期的篇章作为核心史料,看看西周时期,有哪些食材、调味品、饮料、烹饪技法和饮食礼仪文化?通过本文简洁描绘一幅西周时期人们饮食生活的全景画面,让读者诸君吃货们了解舌尖上的西周。5524澳门24小时 西周时期食材有什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 按《诗经》中《豳风》、《桧风》、《小雅》、《大雅》、《周颂》诸篇对西周食材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六类: 水果类:野葡萄(蘡薁)、大枣、葫芦(瓠)、李子、梅、苌楚(猕猴桃)等; 干果类:栗子、冬葵子等; 蔬菜类:苦苣菜(芑菜)、白蒿(蘩)、播娘蒿(莪)、瓜、竹笋、香蒲、芹菜、葫芦菜(瓠叶)、豆叶(菽叶)、大巢菜(薇)、杞叶、莱叶、羊蹄叶、堇菜等; 油料作物类:麻籽(苴);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诗经·大雅·公刘》 肉类:猪(豕)、野猪(豵豜)、鹿、牛、鳖、鱼类(鲿、鲨、鲤)和羊等;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诗经·小雅·黄鸟》 谷物类:粟、稻、稷、黍、豆(荏菽)、大麦、小麦等。 西周时期调味品用什么?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诗经·大雅·锦》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诗经·周颂·载芟》 根据《诗经》记载西周时期的调味品主要是饴(糖类)和椒两种。长歌君根据《尚书·禹贡》中已经有关于食盐的记载,故西周的调味品中应该还有盐。 西周时期有哪些烹饪技法? 有了食材和调料,西周人民是怎么加工食物的呢?当时的烹饪方式主要有烹、炙、蒸、炰、捣、燔、脍、羹、脯、腊等。 烹就是把食物放入开水中直接煮,由于西周时期植物油产出少,加上青铜器比较盛行,食物的主要加工方式就用煮。在一些大的宴会上,直接支起青铜鼎,加水烧开放入食物如肉类等,煮熟后开吃。也有用下面有火门的“温鼎”,边煮食物边吃,相当于今天的火锅吃法 炙指将肉切细穿上,架在火上熏烤使熟。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肉用木棒串上放在小火炉上烤,另一种是直接放大火上烤。 蒸指在蒸食器甗下层加入水,上层加入食物,加热后用热蒸汽将食物蒸熟。 炰是指用烂泥涂抹食物并置火中烧熟,类似于叫今天花鸡的做法。 捣指用木棒反复捶打将食物捣碎。 燔指将动物杀死,连毛带肉直接用火烧熟。 脍指碎切鱼肉,然后生吃,类似今天的生鱼片做法。 羹指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汤食物。 脯就是咸肉或咸肉片,不加调料,只抹盐晒干而成。 腊就是将兽类去毛,经火烘烤,再晒干的干肉。 西周时期喝什么?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酌以大斗,以祈黄耇。”——《诗经·大雅·行苇》 “显父饯之,清酒百壶。”——《诗经·大雅·韩奕》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诗经·大雅·江汉》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诗经·大雅·大东》 根据《诗经》记述,西周时期的饮料主要有醴(浊酒)、清酒、秬鬯(用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浆等,都属于酒精类饮料。 西周时期有哪些饮食礼仪? 西周时期形成的饮食文化,主要有飨宴礼仪、献馍礼仪和节日礼食。 飨宴礼仪。古代大部落聚会时,准备食物、高举酒樽、高声颂唱,祭奠天、地和先祖,等天、地、神先享用,人们才能开始食用,这就是飨宴礼仪,西周时期盛行,是一项神圣的祭祀仪式。 献馍礼仪。西周人们用小麦面粉做成馍、糕等各种形状,烙或蒸熟后,用于献祭或送礼,是红白喜事不可或缺的礼品。如小孩出生后第三天要用锅盔扣小孩意在驱邪;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家以表大方礼重,也表订婚;老人过寿时亲戚要送桃形的糕点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亡者周年时出嫁女要献祭礼馍,寄托家属的哀思。 节日礼食。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是西周时期的又一饮食礼仪。西周人们有二月二吃豆、清明节吃冷食、三月三上巳节吃荠菜煮鸡蛋(意为聚财)等习俗。每逢节日,家家如此,形成了西周独具特色的饮食礼仪习俗。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孔子认为周代最重视的四件事之一就是饮食。 民以食为天,西周也不例外。 舌尖上的西周,有菜有酒有肉有饭,还能架起国宝(青铜大鼎)吃火锅。很多食材、调味品、饮料和烹饪方法基本上被后世传承,甚至流传到今天,直到今天飨宴、献馍、节日等饮食礼仪依然常见,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