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喝茶方式总是千万万。 有人喜欢用考究的朱泥壶冲泡,古朴玲珑的造型,流畅的出水线条,意境登时就有了。 有人喜欢用素白的盖碗泡茶,每一次冲泡,香气在杯中流转,每一泡茶汤,都有着极其细腻的变化,这样的茶,就像充满色彩的生活,怎么都不会叫人腻烦。 有人喜欢用质地通透的玻璃杯泡茶,捏两撮茶,投入玻璃杯,干燥的茶叶和玻璃杯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注入沸水,在白雾氤氲间,茶叶尽情舒展身姿,香与味,开始绽放。 泡茶方式何其多,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当然,前提是,咱们要使用正确的冲泡方式,如此,才能将白茶的特性拿捏到位,泡出来的茶,味道才是最好。 可偏偏有茶友,不按照套路出牌,触碰白茶的逆鳞,甚至用极为狂野、暴力的方式冲泡。 比如,闷泡。 这对于白茶而言,是折磨。对于茶友自己而言,是受罪。 甚至在使用这类残酷的冲泡方式后,茶友还抱怨:这茶,香气不好。 天雷滚滚,简直让人跳脚。 闷泡过后,焉有好茶? 闷泡是如何将白茶的品质摧毁的? 《2》 闷泡,茶叶在密闭环境中,面露獠牙。 茶,都有疯狂的一面,但这它不是常态。这一重茶格,被很好的隐藏起来,在大多数时候,白茶都是阳春白雪的状态,茶味清新,清爽,甘醇,柔和,细腻,绵柔,花香馥郁,香型多变。 这样的白茶,我们都会用“鲜香淳爽”四个字概括它的特色。 入口,尽是细腻风味。 回甘,清晰爽口可人。 余韵悠长,是白茶的最佳状态。 而这些品质,却会被闷泡给毁了。 我们所说的闷泡,指的是茶叶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下,浸泡比较长的时间,或是二十秒、三十秒、半分钟,甚至是两分钟、三分钟。 在较长时间的冲泡过程中,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茶叶中的通道打开,大分子、小分子好像得到了通行证,就像是古代的上元节,没了宵禁,人口自由进出。 这一结果的代价就是,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物质,开始大量地释放到茶汤里,一旦物质释放太多,味道就容易变得浓烈,当茶汤的味道,超过口腔可承受的范围,就会觉得茶不好喝,太浓了,喝茶体验极差。 与此同时,长时间闷泡,还会导致茶香地流失。 《3》 其一、闷泡,容易导致茶香的流失。 闷泡,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按理来说,茶叶香气,不是都聚拢在杯盖中吗? 我们闻到的香气,难道不是最多的?香气怎么还会流失呢? 从理论上来看,的确如此。然而,实际情况是,每个人的冲泡习惯不一样,甚至于选择的茶器密闭性也不同。 有的茶友闷泡,就喜欢留一个小缝隙,方便能够看到汤色的变化,以确定此时自己是否要倒出茶汤。 还有的茶友在冲泡时,注水量比较多,往往会溢出杯盖。 又或者是杯盖的密合性稍欠了些,没办法做到百分百的密闭。 在以上种种情况下,经过沸水刺激后,所产生的香气,就会从这些空隙中飘走,混入空气中。 茶叶里好不容易出现的香气,就会渐渐消失。 结果就是:闷泡后的茶,喝起来不香。 茶香都飘走,茶,能香吗? 《4》 其二、香气有高低沸点变化,长时间闷泡后,导致水温降低,感受不到香气层次。 香气,是有许多小分子组成。 它们的学名,叫做芳香烃,芳香醇,而这些化学分子,有高低沸点的差别。 有的芳香物质,沸点高一些,有的则地一些。 而它们的香型呈现,主要是受到冲泡水温的影响。 水温高,茶叶中的高香物质收到刺激后,散发出香气,我们闻到的就是一些高沸点的香气。相反,如果冲泡的水温不够高,那么这些高香物质,就处于蛰伏状态,潜藏在深处。 留下的,只有低沸点的物质,在发力。此时我们闻到的香气,就比较绵柔,不够有劲道。 而闷泡,恰好就没法让高香物质有表现机会。或者是我们还没有机会闻香,香气就已经消失了。 在闷泡的过程中,水温是在不断下降。闷泡时间越长,水温下降越快。 一旦水温下降后,香气就会有所变化。 我们闻到的香气,当然少了很多。用茶友的话说,就是这茶闻着不香,喝茶体会不好。 一些特殊的香气,将离我们远去,喝茶体验也大打折扣。 《5》 闻香,也有诀窍! 其实,茶香的含量高低,并不会轻易变化。会影响香气存在,正是冲泡者的操作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感受白茶芬芳而馥郁的香气,村姑陈给茶友们三个建议。 1.正确冲泡 2.趁热闻香 3.正确闻香 正确冲泡法,指的是冲泡时,不闷泡(指的是从1-4冲,物质含量丰富时)。最好的方式,用的快出水。 注水后,不要有所停留,盖上盖子,端起盖碗,以瀑布状倒出茶汤。 从注水到大部分茶汤倒出,整个流程控制在10秒以内完成。 在快出水手法下,冲泡时的水温保持高温度状态,能够让许多高沸点的香气物质发挥作用,从而确保我们更好地感知到茶的香气。如村姑陈在喝春白茶时,所描绘的各类,如兰似桂,像栀子花、茉莉花、水石榕、玉兰香等香气,都够闻到大部分。 并且,快出水之下,还能让茶香更好地附着在杯盖上。 快出水之后,闻香要趁热。 杯盖上的温度高,我们能闻到的香气,属于沸点比较高的部分。 而后,将杯盖静置片刻,温度下降,再闻香,又是另一种风情。 从热闻开始,到杯盖变凉后再闻香,是闻香的最佳流程,各类香气的变化,都能被悉数感知,喝茶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闻过白茶丰富的香气,才让人觉得惊喜,一片小小的树叶,竟然蕴含着无限能量。 这些香气物质,都从哪来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闻香方法要正确,尤其是在闻盖香时,若是方法不对,将会完美错过白茶的香气。 闻香时,将杯盖至于鼻翼下方约1厘米处,然后开始连续吸气。 在吸气的过程中,在鼻翼下方将会形成一股小气流,这股气流,将会裹挟着杯盖上的香气物质,钻入鼻腔,香气作用在嗅觉反应器上,香气就表现出来了。 如果闻香时,缺少连续性,那么在感受香气时,将会变得孱弱,甚至难以感受。 闻香识茶,这一技能,还需多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 白茶的冲泡方式繁复,白瓷盖碗、玻璃杯、煮茶壶……每一种茶器,演绎方式不同。 但喝茶的目的,却高度统一——为了好喝。 是的,为了能够准确感受到白茶的香清甘活,鲜香淳爽,使用正确冲泡方式,才是唯一选择。 在得当的泡法下,白茶的魅力值,才能最大化。 如此,我们才能运用正确的闻香方式,感受到白茶的细腻变化。 喝茶的乐趣,不正是在此吗? 诗酒趁年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