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太寒,不敢多吃! 丝瓜偏凉,不敢多吃! 猪蹄太油腻,不敢多吃! …… 作为多年“虚寒专业户”,许多美食在面前,不敢任性呀,因为尝试过任性的代价,那种痛过的感觉,历历在目。 但是克制和理性,也容易肝郁呀,怎么办呢?别忘记了,我们中国人对于美食从来不缺乏热情,比如简单的面粉,北方人可以变出无数花样来,我真是佩服五体投地! 做为优秀的虚寒专业人士,一般性格都比较温和,容易为他人着想,是时候为自己做点事情了,不仅仅去享受美食,更需要在美食之中调理体质,让身体温暖起来! 体质调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适合在饮食中日积月累的调理,此时厨房里不起眼的“调味料”就可以发挥大作用。 我们说说常见这些普通厨房调味料: 一、茴香 茴香分为大茴香和小茴香,大茴香也叫“八角”,大小茴香有一个共同的功效就是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大茴香气味偏于浑厚,不如小茴香辛燥香烈,理气、散寒的作用相对弱些,因为小茴香入药时更常见。 虚寒体质的人容易宫寒痛经,平时我们可以将茴香炒热后加入一些盐粒作为一个简易的热敷包,特敷在腹部,可以缓解痛经。 日常我们炖肉和水煮海鲜,就可以加入茴香,特别是偏凉的猪肉,不仅仅可以提香,而且可以暖胃。 二、肉桂 肉桂补肾阳,能温通全身经脉,祛除寒气,让人全身温暖,却又不易上虚火,这是因为肉桂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把人体的虚火往下引,防止上火,可以说是补肾药中的君子。 虚寒体质的人,往往身体是上热下寒,遇到心火旺,睡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试下这个小茶方: 原料:莲子心6个、肉桂粉1克 做法:直接冲泡开水,待温度适宜,即可饮用。 功效:灭旺盛的心火、补命门的火。 三、花椒 花椒,没错,就是做菜用的调味花椒。其实,它还是一味中药,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虚寒体质的人,往往体内有湿气,花椒有两个明显的功效,一是祛湿,二是通气,但是花椒通气是仅限少量食用,如果是嚼花椒,每日不超过7粒,吃多了就容易闭气。 椒枣茶: 原料:花椒7粒、姜粉3克、红枣6个、红糖20克。 做法:将红枣掰开,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可以反复冲泡。 功效:祛除下焦寒湿,适合女性宫寒痛经服用,下焦寒湿的表现:白带清长,长期痛经,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等。 炒菜时,先不放油,在锅里放几粒花椒,开小火,将花椒干焙。等花椒的香味出来后,再放油,依然是小火,把花椒稍微炸一下。后用漏勺捞出花椒,留下油,开大火炒菜。这样炒出来的菜吃不出麻味,又比平常的做法增添了香味,还能祛体内湿气。 不想下厨,就可以用花椒来泡脚,能活血通络,使整个机体血脉畅通,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特别是对老寒腿有很好的作用。 四、胡椒 胡椒有两种,一是黑胡椒、一是白胡椒,它们是同一棵藤本植物上的果实,只是采摘时间不同。 如果在果实半熟、刚刚发红时采收,直接晒干后,果实萎缩变黑,就是黑胡椒。 如果在果实完全成熟,全部变成红色时采收,让果皮干燥脱落后日晒,就变成白色的白胡椒了。 它们有共同的功效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的作用,区别在于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但是中医认为,颜色黑的食物入肾,所以,黑胡椒还能温补脾肾。 我们日常遇到丝瓜、黄瓜、空心菜等偏寒凉的蔬果,在起锅的时候,加点胡椒粉,来平衡其寒凉之性,如果胃比较寒的人,平常就可以做点胡椒猪肚汤喝。 五、陈皮 虚寒体质的人,也容易体内有痰湿,特别是体型比较胖的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合中的作用,正好针对“气”和“痰”。它可以消除气滞,使气的运作畅通。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把一潭死水变成活水,垃圾废物也就自然被冲刷掉了。 日常我们可以将陈皮当作一味调味剂使用。将陈皮切成小细条,然后放在密封罐里,做菜时加一点,可以去腥臊味,解鱼虾毒,增加鲜味,还可以解油腻,帮助食物消化。 冬季炖肉、煲汤时适当加点陈皮,可以帮助身体理气、去湿。特别是胖的人,体内多痰湿,陈皮就是很好的瘦身佳品。 这些调味料都是偏热的,所以阴虚火旺,遇到有实热症的时候,就不要用哦。另外,它们做为调味使用,不可过量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