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 题目:家长责怪老师忽视自己的孩子 事件起因: 一个六年级男生小明(化名),性格内向,自卑,学习主动性不高,三门不及格,妈妈性格急躁,在与我的沟通中流露出老师忽视他家孩子,颇有怨言。而事实是作为班主任老师,我非常关心这个孩子,也从没有因为这个孩子成绩差而忽视他,反而很留意他,关心他,希望他尽快融入班集体。 于是,我应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这位妈妈进行了沟通,大概过程如下:
非暴力
沟通
要素
及
举例 谈话经过: 老师:小明妈妈,我发现你非常爱小明,小明说你每天早起为他做早饭,他很感激你(观察,说明自己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情况)。我发现你语速很快,像连珠炮一样,我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你能慢些说吗?(观察,说出自己的需求) 家长:是吧,孩子这么说的?还算有良心。我就是性子急,一着急就说话快。 老师:我想你的内心一定非常焦虑,因为孩子目前三门功课都不及格,你一定希望孩子成绩提高,让你的付出也有些回报。(说出家长的感受与需求) 家长:是呀!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努力,我怎么说都不行。 老师:小明妈妈,你刚才那样对我说话,我都有些紧张(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对孩子说话? 家长:是呀! 老师:我想孩子的内心一定希望不辜负妈妈,想提高成绩,但一紧张脑子就动不过来了,他一定希望妈妈温和一些,让他在宽松的环境中努力学习。(说出孩子的需求) 家长:这样啊,我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些。 老师:小明妈妈,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好,所以今后我们要经常沟通,寻找更适合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我感觉他内心很善良,很少和同学发生冲突。 家长:是呀,这个孩子真的心地太好了,就是成绩差。 老师:我们老师都喜欢这个孩子,课堂上也会注意提问他,增加他学习兴趣(感受与观察)。 家长:让老师费心了,太感谢了! 沟通
效果 家长从开始抱怨老师到感谢老师、与老师达成共识,后来听从老师的建议,放下焦虑,这应该就是非暴力沟通的魅力吧!
题目:
事件起因:
非暴力
沟通
实例
要素一:观察而不是评价 要素二:说出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要素三: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要素四:说出自己的需求。
沟通
效果
|
|
来自: thchen0103 > 《口才●交际.●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