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春节的节日活动

 逸心茶舍 2019-08-31

作者简介秦永洲,1952年生,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教授。现任历史文化学院工会主席、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一)除夕逐傩

除夕是新年前的最后一天,首要的活动是把鬼驱逐出家门,这就是逐傩,又称“傩”、“大傩”。

逐傩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巫舞。《论语·乡党》:“乡人傩。《礼记·月令》:“命有司大傩。《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可见,先秦时期这种逐傩仪式已很盛行。

到了汉代,不仅流行于民间,宫中也形成了隆重而盛大的驱鬼逐疫仪式。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汉宫中的大傩仪式,选10~12岁的中黄门子弟120人为侲子(驱鬼的童子),头戴红帻,身穿皂(黑)衣,手持鼓。又有人身披熊皮,手执戈和盾,扮作方相氏主舞,带领由12人扮演的猛兽,一边挥舞,一边呼喊。皇帝和文武官员齐集殿前。傩舞反复三遍后,持火炬送疫疠凶鬼出端门,再由千名骑士接过火把送出司马门。门外又有五营骑士千人接过火把,送到洛水边,将火把投入水中。这幅人神联合驱鬼的场面极其壮观,别说没有鬼,就是真有恶鬼,也早被这强大的阵势吓跑了。

到了唐朝,这种傩舞仪式发展为傩戏,娱乐气氛加强了。宫廷的傩戏有音乐伴奏,文武百官可带家眷一起观赏。民间的傩舞也发展为只有三四人的歌舞,可即兴表演说唱故事。

宋朝的傩戏,宫廷中向着奢侈排场发展。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关自牧《梦粱录》记载,宋宫中的傩戏,由皇城亲事官和值班卫士担任。又从教坊中挑选有表演技能的各色人来扮演。这些人要戴假面具,铠甲、旗帜、刀剑一应俱全。扮演的角色有将军、门神、钟馗、灶神、土地神及各种神兵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大傩,桂府进奉的面具“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

民间傩舞从宋到明清发展为卖艺者乞钱谋生的手段。名称有打夜胡(狐)、跳灶王、跳钟馗。为了乞钱,这种三五人表演的傩舞一进腊月门就开始了。由他们扮演的灶公、灶婆、钟馗满街串,住户都要施舍米、钱,不然就不离开。到腊月二十四,跳灶王停止,跳钟馗一直到除夕。现在除夕之夜举行的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彻底清除了逐傩的阴影,将喜庆、欢快的娱乐气氛推至高潮,并赋予了时代和科学的新内容、新艺术。

(二)门神与春联、年画

经过逐傩仪式把恶鬼赶走后,绝不能让它们再进家门,中国人很早就有除夕贴门神的习俗。

中国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据东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风俗通·祀典》引《黄帝书》、蔡邕《独断》记载,沧海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伸展三千里,其枝的东北曰鬼门,有万鬼出入。树上有神荼、郁垒兄弟俩,负责领阅万鬼,拿着苇索,有恶鬼就捆起来喂老虎。黄帝请他俩驱鬼,以桃木梗削神荼、郁垒的形象立在门上,并在门上悬挂苇索,称做“悬苇”。

唐宋时,因刻桃木人太麻烦,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画二人的像,或写上二人的名字,除夕更换,叫做“仙木”,或叫“桃符”。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换旧符”就是更换这种桃符。

唐末五代时,人们又以钟馗为门神。据《唐逸史》和《梦溪笔谈》记载,唐玄宗病中梦见一个大鬼捉住一个小鬼,把小鬼的眼睛剜出来吃了。自称是落第武举钟馗,为玄宗扫除妖孽。玄宗醒后,病就好了。于是,命画家吴道子画钟馗像,手持宝剑,捉一小鬼。这样,钟馗取代了神荼、郁垒,成为门神。


神荼和郁垒

钟馗

钟馗任门神不久,大概是因为他狰狞的形象与春节欢快的气氛不和谐,显得不够庄重,也可能是因为他一个人把不住两扇门,很快又被撤换,把门神的职位让给了秦琼、尉迟敬德。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唐太宗患病,夜里常听到鬼呼叫。秦琼、尉迟敬德自愿守门,鬼就不敢来了。唐太宗不好老烦劳二人守门,遂命画二人之像贴在宫门上,鬼照样不敢来。后来,渐渐传到民间,南宋以后民间的门神,大部分是秦琼、尉迟敬德的画像了。明人吴承恩还把这一传说写进了《西游记》中。

秦琼

尉迟敬德

近代民间的门神,逐渐模糊为二武士像,有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各种说法。

由于门神信仰风俗的影响和印刷术的兴起,唐末五代又出现了贴春联和年画的新风俗。

唐代已兴起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印出来的门神不仅能驱鬼,而且还具有观赏、装饰价值。于是,到宋代便出现了木版年画。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昭、绿珠四人,习惯上称《四美图》。明末清初,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木刻年画最为著名。

雕版印刷的门神出现后,桃符逐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五代时,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写一些吉利词句,挂在门上。《宋史·五行志》载,宋朝“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点置寝门左右”。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后蜀孟昶自题桃符板“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中国的对偶句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汉魏六朝的骈体文刻意追求对偶,古诗中特别是唐诗中有许多对偶佳句,在此基础上春联很快沿袭成俗。直到今天的农村,仍久盛不衰。

(三)除夕守岁

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除驱傩、贴门神外,元旦前的主要活动就是守岁了。西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士庶之家欢聚一堂,围炉团坐,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西晋临淄令曹摅,除夕巡监狱,对囚犯们说:“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让囚犯们都回家过年,“克日令还”。到了约定的日期,犯人们自动投狱,无一逃亡。

隋唐时期,守岁风俗大行。据说,隋炀帝除夕守岁,用沉香、檀木两种香木架篝火,火焰高达十余丈,香闻数十里,一夜要烧掉珍贵香木200多车。唐代宫中守岁,在傩舞的同时,也“燃巨烛,燎沉檀”,并大摆宴席,大臣应制作诗。唐太宗就作过《守岁》诗。唐朝诗人沈佺期在《守岁应制》诗中写道:

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
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

沈佺期在诗中提到的“岁酒”,是守岁时喝的一种药酒。从汉代开始,除夕都要饮椒柏酒,即以椒花、柏叶泡制的酒。椒是精灵,柏是仙药,医学上说有健身益脾的作用。汉人讲,能长寿,免除百病。还要饮用桃树叶、茎熬成的桃汤,以压邪气。饮酒的次序与传统的敬老次序相反,先少后老。因年少者得岁,年老者失岁,含重视子孙后代之意。明韩奕《新岁述怀》:“白首坐中堂,屠苏最后尝。”屠苏是一种阔叶草,魏晋以后改饮屠苏酒。《荆楚岁时记》有饮屠苏酒的记载,孙思邈的《千金方》有屠苏酒方。

许多独在异乡的人,因不能在除夕与家人喝团圆酒而伤心落泪。白居易《客中守岁》写道:

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从隋唐到明清、民国,守岁之俗相沿不衰。北宋苏东坡因在陕西任职,给弟弟苏辙写了《守岁》、《馈岁》、《别岁》三首诗,其中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诗句。南宋文天祥被俘后,在铁窗内还写过《除夜》诗,其中有“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之句。

宋代以后的守岁,房厨灯烛彻夜不灭,称做“守岁烛”、“照年”、“上灯”。富贵人家的守岁烛粗大如椽,穷困小户用细烛,灯火微弱,只要终夜不灭就行了。

(四)放爆竹

经过除夕一夜的折腾和盼望,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新年的仪式。新年首先要放爆竹。

汉代没有火药,在堂前用火烧烤竹节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以“辟山臊恶鬼”。据说,山臊恶鬼居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碰上就会生病。

《神异经·西荒经》载:“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火朴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魏晋时,炼丹家们发现硝石、硫黄、木炭合在一起能燃烧。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马钧始制爆仗”,恐不确。爆仗的出现应该与火药同步或稍晚一点。唐代仍用爆竹,称做“爆竿”。宋代已普遍使用纸裹火药制成的爆仗、鞭炮和“起火”。以后逐步改进,并推广到各种喜庆场合。

(五)拜年和投刺

放完爆竹,接着是拜天地、祭祖先,然后是拜年。

汉代已有拜年之风,主要是拜同宗族的尊长,一般在元旦当日,拜亲戚可推后。宋以后的元旦应酬互拜,变得复杂繁琐,宗族、亲族、同事、朋友没完没了地互拜。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拜年时“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貂裘莽服,道路纷驰,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

投刺类似今天的递名片、名帖,是古人交往的一种形式。古人谒见,先要投刺。秦末郦食其欲见刘邦,瞋目按剑叱责刘邦的使者,“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谒”,就是郦食其见刘邦的名帖。这种谒,到西汉末又称刺。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名帖》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

宋人平时以名刺广交朋友,元旦忙得不能登门拜贺,都是望门投刺。明清时期更加盛行。有的叫“飞帖”、“拜年帖”,素不相识也互相投帖。有的人家干脆在门口挂上红纸袋,号为“门簿”,来接受拜年帖,以收得多者为荣。

说到名刺,还有一段慈禧太后与吴棠交往的传说。据清末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载:

孝钦后为叶赫那拉氏。天命朝,大兵定叶赫,颇行威戮,男丁罕免者。部长布扬古临没愤言曰:“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以此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孝钦父任湖南副将,卒官。姊妹归丧,贫甚,几不能办装。舟过清江浦,时吴勤惠公棠宰清江。适有故人官副将者,丧舟亦舣河畔。勤惠致赙三百两(或传两千两,非也),将命者误送孝钦舟。覆命,勤惠怒,欲返璧,一幕客曰:“闻舟中为满洲闺秀,入京选秀女,安知非贵人,姑结好焉,于公或有利。”勤惠从之,且登舟行吊。孝钦感之甚,以名刺置奁具中,语妹曰:“吾姊妹他日倘得志,无忘此令也。”既而孝钦得入宫,被宠幸,诞穆宗,妹亦为醇贤亲王福晋,诞德宗。孝钦垂帘日,勤惠已任知府,累擢至方面,不数年督四川。勤惠实无他材能,言官屡劾之,皆不听。薨于位,易名曰惠,犹志前事也。

民国时,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公历新年也送印刷而成的贺年片。1911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登载的《新式名片出现》称:

近年吾国用品每喜参用西式,即名柬一项亦都以西式为便。惟此种名柬均为日本人仿造,颜色纯素,于吾国交际场中不甚相宜,每人溢出之利亦颇不少。商务书馆有鉴于此,特制新式名柬十余种,或画或字,模样既精致可喜,设色亦美丽动人,供闺阁名姝之用,也可备新年贺禧之需也。

其实,名片、贺年片,都是中国旧有的传统,是古代人际交往的一种媒介。

朝廷文武百官首先要给天子行贺年礼,叫做“正旦大会”、“正朝”。正朝自汉至清沿袭不改,礼仪越来越森严,由普天同庆、与民同庆,发展到纯粹为皇帝一人拜年。

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汉代的正朝,公侯以璧,二千石官以羊羔,六百石官以雁,四百石以下官以雉,送给皇帝作拜年礼。皇帝要设宴招待群臣。晋朝还要给百官增禄。南朝梁除赐宴外,要赐群臣辟恶散、却鬼丸等物。隋唐时期,皇帝也要赐柏叶,赐御酒,颇有点君臣礼尚往来的味道。

明清时期就不同了。明朝不仅京官正朝,地方官也要向皇帝遥祝。清代元旦朝贺从子夜就开始了。皇帝祭天地,百官要在午门外相送,回来到永寿宫祭祖,给太后行礼,到太和殿接受外臣朝贺,回乾清宫接受嫔妃、太子、公主、郡主、宫女、诸王三跪九叩礼,百官都要恭候,跟着一起跪拜。从子夜一直折腾到中午,不知磕了多少头,折了多少腰,早已是饥肠辘辘,头昏眼花,然而皇帝却不赐宴,大臣们各自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用膳。皇帝仅为宗室、王公、贝勒等近臣赐宴。这哪里是庆贺,简直是一种肉体摧残。这种演变,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僵化和没落。

宋朝以后,随着娱乐活动和拜访的增多,春节的时间拉得越来越长。据《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记载,宋代春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即开禁三日。后来,从元旦到元宵节一直充满节日气氛。甚至有“有心拜节(年),寒食未迟”之说。

—— 摘自 秦永洲 《中国社会风俗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