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47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9-01
《灵枢经. 经脉》(第四段,足阳明胃经循行的路线、常见的病证、治疗方法)

【原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è]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qiú]衄,口喎,唇胗[zhēn],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gàn]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
足阳明胃经,动画图示: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è]中”- 【校注】1. (鼻之交頞的这个)之:《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引文及《太素》、《甲乙经》、等均无,可从。
2. 頞中: 即鼻梁的凹陷处。
(现在的说法是: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两旁迎香穴。
迎香穴位置图  

笔记者另附:
* 鼻交穴(鼻交,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别名鼻交頞中,别交。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
* 鼻交穴
取穴:正坐,在鼻部,鼻骨最高处微上凹陷中取穴。
定位:在面部,鼻背部正中线,当鼻骨基底之上方鼻骨间缝中。
笔记者摘自《百度百科》
鼻交穴位置图 
 )

“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 【校注】4. 纳:《甲乙经》、《千金要方》及《素问.气厥论》王冰注均为“约”,可从。约,缠束、相会的意思。
(“旁纳太阳之脉”,《铜人经》的注释为"足太阳起目眦(睛明穴)而阳明旁行约之"。
   意思是:足阳明胃经由迎香穴上行,并缠束旁侧之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左右相交于鼻根部,到达内眼角(睛明穴)之后再向下行,
睛明穴位置图: 
 
 
 沿鼻的外侧,人于上齿龈内,继而返出来挟行于口旁,并环绕口唇,再向下交会于口唇下方的承浆穴处。
承浆穴位置图: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校注】4. 却:进而退转之意。5. 颐:指口角后腮下部位。
(环、却、过、直、合、抵、别,的意思:
* 绕于四周的叫做"环";
* 不进反退的叫做"却";
* 通过它经穴位所在部位的叫做"过";
* 一直向前走而不转向的叫做"直";
* 两脉相并的叫做"合";
* 到达某处的叫做"抵";
* 另行而发出分支的叫做"别"。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意思是:过承浆穴后再沿腮部后方的下缘退行而出于大迎穴。
大迎穴位置图: 
 

“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意思是:过大迎穴,又沿着下颌角部位的颊车,上行至耳的前方,通过足少阳胆经所属的客主人穴。
颊车穴、客主人穴(上关穴)。
上关穴位置图: 
 
循发际,至额颅;”(意思是:沿着发际,上行至额颅部。额颅就是指前额处、发下眉上之间的部位。)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意思是:它有一条支脉,从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走行至颈部的人迎穴处,再沿喉咙进入缺盆,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脾脏;
人迎穴位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校注】6. 气街:指少腹下方、毛际两旁鼠鼷上一寸处的气冲穴处。
鼠鼷[xī]部位,具体在大腿根,前面腹部和大腿连接处的两道沟。笔记者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气冲穴位置图:  

意思是: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处下行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行于肚脐的两侧,最后进入阴毛毛际两旁的气街部位(气冲穴);)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校注】7. 髀[bì]关:指髀关穴。  8. 跗:指足背。
髀关穴位置图: 
  
   意思是:另有一条支脉,起始于胃的下口处(即幽门,大约相当于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着腹部的内侧下行,到达气街的部位,而与前面所讲的那条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由此下行,沿着大腿外侧的前缘到达髀关穴处,而后直达伏兔穴,再下行至膝盖,并沿小腿胫部外侧的前缘,下行至足背部,最后进入足次趾的外侧间(即靠足中趾的那一侧))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  【校注】9. 下廉:《素问. 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引文及《甲乙经》、《太素》等均为“下膝”,可从。
(意思是:还有一条支脉,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意思是:又有一条支脉,从足背面(冲阳穴)别行而出,进入足大趾,并直行到大趾的末端,而与足太阴脾经相衔接。
冲阳穴位置图: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校注】11. 骭厥:骭,指小腿胫骨。骭厥,即足阳明精气循足胫部上逆为病。
   (意思是:足阳明胃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全身一阵阵发冷战栗,以及频频呻吟,时作呵欠,额部暗黑等症状。
   发病时怕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器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就会神慌惊恐,心中跳动不安,因此病人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处室内。在病情严重时,就会出现病人想要爬到高处去唱歌,脱了衣服而乱跑,以及腹胀肠鸣等症状,这时的病证就被称做骭厥。)
   (骭厥为足阳明经经气逆乱所致的病证,又可称为“阳明厥证”。笔记者摘自《医学百科》网)

“是主血所生病者:”- 【校注】11. 是主所生病者:胃为水谷之海,主化生气血,阳明病则气血化生无源,故主所生病。张介宾注:“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主血所生病。”- 
(意思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主治血所发生的疾病)

“狂疟,温淫汗出,鼽[qiú]衄,口喎,唇胗[zhēn],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gàn]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 
【校注】12. 温淫:淫,过也。温淫,指温热邪气所致的病证。
13. 唇胗:胗,同疹。唇胗,口唇部的疮疡。
(如高热神昏的疟疾,温热之邪盛致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部肿大,喉部闭塞,腹部因水停而肿胀,膝髌部肿痛,足阳明胃经沿着胸膺、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胫部外缘、足背等处循行的部位都发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动自如等。)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意思是: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热;若气盛而充于胃腑,使胃腑之气有余,就会出现胃热所导致的谷食易消而时常饥饿,以及小便颜色发黄等症状。)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冷而战栗;若胃中阳虚有寒,以致运化无力,水谷停滞中焦,就会出现胀满的病象。)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意思是: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
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
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
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
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
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
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
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
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笔记者注:意思是,后面所附的解释,摘自于《黄帝内经》灵枢 . 经脉篇第十(译文)来源:道教之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