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逃亡,宋高宗南奔唐玄宗无奈入川,他为何不去富庶的江南

 山家往事 2019-09-01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北宋都城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ueLds6xotAj7HkhAyhE4tQauWIHxmlu3h25CN36HAijE61541382823818compressflag.jpg赵构于乱军之中逃脱,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之后便开始了“南巡”,先后在扬州、镇江待过,后来金兵一路追赶,宋高宗便满世界的跑,临安、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定海(舟山)、温州这些地方都留下了皇帝的足迹。

同样是逃亡,三百年前的唐玄宗却是入川,他为何不选择富庶、温柔的江南之地呢?

因为唐玄宗和宋高宗的心态不一样。

74600efb751748eb85899c13463ab82f.jpg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趁关中空虚之际,要求唐玄宗诛杀奸臣杨国忠,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幽州叛唐。叛军很快攻克东都洛阳,唐玄宗先后组织了两轮反击。

第一轮的主将为高仙芝、封常清,在洛阳失陷后,他们退守潼关,此时郭子仪在河北已经取得几场较大胜利,潼关驻军只需等待外地勤王兵马到达关中一带就可展开反击,奈何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将高仙芝、封常清斩杀于两军阵前。

唐玄宗马上启用老将哥舒翰,令他组织潼关保卫战。玄宗一朝,可谓名将辈出,论武力值,哥舒翰或许也就比王忠嗣差点。但此时的哥舒翰已经是一个中风的老人了,唐玄宗便说,你不是行动不便吗?给你匹马,那就是你的腿,就这样,哥舒翰被抬到了战场上。

0.jpg可是,这唐玄宗还是不长记性,不停的催促哥舒翰出击。皇命不可违,哥舒翰最终成了俘虏,死于敌营。

在这两轮反击中,唐玄宗不停的命令将士出击,这其实反应出了他的一种心态:在他眼中,安禄山、史思明就是撮尔之辈而已,我英明神武一生,居然被这等鸡鸣狗盗之辈打上门来,心中更多的是愤怒。

fe09fda61e5846c8907647abe785bc86.jpg而宋高宗赵构就不一样了,逃亡路上,不停的向金人乞降,“所行益穷,所投日狭说的再直白不过了,我都跑了大半个中国了,你还追啊?请求金兵“见哀而赦己”,看我这么可怜,你就饶了我吧。历史上能说出这话的皇帝,估计也只有赵宋了。

潼关失守,玄宗就开始想着逃跑了,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呢?

对于唐玄宗而言,所谓安全,地理形势上,一定是易守难攻;人员上,一定是铁杆忠心于自己的人。

先看地理形势,东面、东北面唐玄宗是不能去的,那里是安禄山的势力范围;西面是吐蕃,更不可能了;北面、西北面他不敢去。为何?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大唐战神王忠嗣。

他早年被唐玄宗收为义子,和太子李亨关系较好。自少年时期便成了一员响彻边关的猛将,后来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哥舒翰、郭子仪等名将皆出自其麾下。但他的下场很凄惨,被李林甫构陷------“欲奉太子”李亨为帝,若不是哥舒翰拼死谏言,唐玄宗就把他咔嚓掉了,最终王忠嗣郁闷而死。

有了这层故事,唐玄宗无论如何都不敢去了,剩下的,也就只有南下四川了。

006oPz5pgy1fmo0hetlvxj30zk0npac9.jpg巴蜀一带,可谓易守难攻,当年刘邦就是以此为根基,最终打败项羽雄霸天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不必言。

安史之乱爆发后,杨国忠知道自己的处境,只要离开唐玄宗,自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个时候他比谁都忠心。

另外,此时的唐王朝,有十大节度使,分别为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五府经略使。

u=3670943149,656473839&fm=214&gp=0.jpg这其中,范阳、平卢、河东叛唐;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这四个,前文已经交代,唐玄宗不敢去;安西则鞭长莫及;剩下的,也只有剑南和岭南了。而剑南节度使,正是杨国忠的人,从这个层面上讲,唐玄宗入川是无后顾之忧的,尤其在马嵬驿杀了杨国忠之后,唐玄宗更是振作起来了。

《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唐玄宗传檄天下,共灭乱贼,但是,三天前,他的儿子李亨已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借助少年伙伴王忠嗣的朔方精锐,开始了平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