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禅?什么是禅修?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9-01

什么是禅?

在佛家来说,禅是梵音“禅那”翻译而来(而中国字刚好有禅符合此意)。禅是静虑之意(从心上来说的),亦即其身心虽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等持曰禅。

达摩: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禅的目标是在认识自己的本性)

六祖:内见自性不动(人心不动),名为禅。

在儒家来说,禅即正心,礼记大学篇的「定静安虑得」即是禅的步骤及效验。

从道家的角度来说,禅学的作用是在于能使人们达到「泰然」的状态。泰然状态是「让人们以其本身的样子」而存在,并由此而掌握真理(气、能量的真相)。泰然状态意谓放下自我,放弃我的贪婪执著,变成人所应当有的样子;它也意谓著具有充份的喜悦与悲伤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从一般人所处的半睡眠状态中觉醒过来。

从生活上来说,禅是发于本心本性以应万事万物的一种智慧,(即是和谐、平衡、安定、清淨、无染、智慧、慈悲的总合。)也可以说是无住心、禅即平常心。(没有是非、成败、善恶、得失等分别心。)它可以存在于任何事物发生之间,但大多数的时候,它常是被扭曲变形的。这其间,常有著莫大的「愚痴」伪饰于其间。

禅的教育是要把心永远保持「流动」、「无执」的状态(任气机感受去流动变化,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毫无执著。)因为当心贪执在任何感受或气血上,就意谓著这个流动被打断,而正是这种打断(被气血所綑绑),对于身心灵的健康有害。

禅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并把储藏于我们之内的所有精力(精气神),做了适当而自然的解放,让那能量自由去流动,这些精力在分裂的知见下是被挤压扭曲的,只有在身心泰然的状态下才自在的解放开来。因此禅的目标乃是使得我们得以用快乐和爱,圆满我们的精力,使我们免于种种的制约和残废,以便获得身心的自由。

禅与烦恼、散乱相反,是放松身心、获得快乐自在的良药。禅的目标是要脱离枷锁走上自由,达到完全的安全感和无畏。禅从来又是活泼自然、毫不勉强的,禅并不是想使人因压抑恶欲而过美德的生活,而是想使人的恶欲在观照实相的光与热裡,得以融化为正见。

禅可以说它一个发掘自我真相的过程,即“开悟”的过程。这是指对于真实自我的开悟,找到真实的自我,对于自我的体验真实毫无偏曲,这种开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而非反省性的领会,非思辨的对心性的直观把握,也没有情感的污染与繁複的理智思维作用。这过程不用嘴,不用脑,不用心,不用身体,而是用感觉,感觉到真实的自己来(气、能量),并清楚地了解自我与万物的关系。

禅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欣赏自己生命律动的美好)。它同时具有感性及理性的一面,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结晶,也是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的是完整的人格。

禅能让人得到很好的心理矫治,养成自然的、活泼的、适应的人格。它是一门心理分析和治疗的终极学问,也是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

禅不是一种玄妙的哲理,它讲究的是对自己彻底的直观和真实,是一种内观的工夫,是从吾人自家宝藏中涌现的智慧妙药,也就是向自己的内心看,直接进入内心的本身,从裡面来看自己,而不向外求,也不是站在外面看自己。因为「要解决自己的心理危机,首先要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去!

佛洛依德说:“何处有本能冲动(内心气机的涌动),何处就要有自我的真相。”把本能衝动变为自我实相,也就是禅的境界。

禅师主要的任务是引导你了解什麽是父母生你以前的本来面目?在烧成灰烬之后你是什么?听到一掌之声,并且不用体、口、心而表现出真我。

禅是关乎什么?它关乎真实的自己。禅学认为,人类精神危机的解脱,关键在于自身的认知和醒悟。然而认识真实的自己是何其难哉!圣哲整日教人「认识自己」就是最深的佛法,但学者们似乎根本不加留心,何其千万次,他们把它踩于脚下,不断的往外追逐!

如何感觉“禅”?

如果我们只在旁边看是不够的,禅是直接进入心性本身,从里面来感觉它。意即我感受到了在心性之内脉动著的全部生命,并按它所生活的原样来感受它。

我们每个人,当静坐而观照他生命之最内在的深处时,都会有的一种感觉,“有某种东西在那里跃动著(气)“!当一个人真真实实的向内察看到,他会发现他并不是孤独的、不是被遗弃的;在他之内有某种跃动,全然尊贵独立的站在那儿,然则它并不是同其他一切存在分离,而是一体的。听法者与默会此法者,既不是你的肉体,也不是你们的肚子、或肝脏、或肾脏,也不是空虚的空间。如此是谁默会这一切的呢?那就是在当下充分觉醒的感觉,没有可分别之相,而历历孤明者。(感受变化的本身即是气的变化,亦是本我的变化。)

当万有俱寂之时观照自己,却依然有些事情发生了,一个个浪花出现了。那总是和「感觉」世界有关,而非关于其它。

想要感觉禅,你要找对工具。当我们说:“我觉得这张桌子硬”或“我觉得冷”,这类感觉是属于感官领域的,这些感觉全身都可能发生,但这感觉和“听”或“看”之类的感觉有所分别,因为“听”的感觉只能发生在耳朵,而“看”只能发生在眼睛。但若当我们说:“我觉得寂寞”或“我觉得很高兴”时,这类感觉指的是“内心”的领域,内心的感觉与听、看不同,也与思维不同(六根各管一个不同领域),内心的感觉只属于内心,你必需先找到你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受,否则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内心。然而寂寞或高兴的感觉,仍旧属于相对的意识领域,但“无意识”的本能知觉则是远比这个更为基本、更初始的感受,它指向“无名”、“无分别”的领域,这隐藏著解脱的一切秘密。

佛洛依德曾说:“何处有本能衝动,何处就会有自我的真相。”人若想让“无意识的本能衝动”变成自我(纯然的物理现象),就须先对这些力量有所认知。无意识的涌动力量,是一种得去感觉的东西,它是人身中最原始的感觉,也是真我的所在。使无意识的力量被人意识到,然后把本能衝动变为自我实相,这就是禅在寻找自我的开悟境界。

十八世纪日本的禅师白隐把“听一隻手掌的声音!”当做公案,这无非都是在探讨你的本来面目。

禅的基本理念是针对一个人内在的运作力量,并且用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去感觉它,而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或人为的力量。这种对自我本质的洞察,不是一种智性的察觉,不是站在外面来做的洞察,而是进入内在去感觉它。

禅是直指人心的(第七意识),它不用意识去思索(不是第六意识),而且强调在自身中直觉亲证。

用感觉而非思维:

禅是不立文字、不可思议的。它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以思维逻辑来思考的,佛家说“拟思即差”(一用第六意识便差了),当你一开始用脑袋去思考它,想要用你的推理去认识它,已经离开它的本体了,你必须启动内心的感觉才能接近它。

禅体验的基本因素,乃是不能想要藉由头脑作用来认识自我,这就像不能用眼睛来听声音、不能用耳朵来看颜色是一样的道理。想要瞭解你的内心,只有一条路,就必需进入你的内心,去感觉你的内心。佛家说“以心传心”,换的是用你的内心去感觉内心,这是唯一的一条道路。(别人心中的感觉是没法传给你的)

我们由于好恶情绪的阻碍,真觉才被蒙遮,由于我们思维想像的阻隔,实相才无以显现。如此我们才受尽一切痛苦,转生三界。因此禅宗有很多公案,其用意就是要阻止每一个想用理智及外求的方式来找到解答的尝试…

有一次赵州被一个和尚问道:“我的自我是什麽?”赵州说:“你吃过早粥没有?”“吃过”。赵州又说:“那麽,去洗碗吧!”吃是一个动作,洗是一个动作,但禅宗所要求的却是动作者自己,注意每个动作间,身体里面正有着什么在跃动着。

另一个和尚问赵州:“我的自我是什麽?”赵州说:“你看到庭前的柏树吗?”赵州禅师所要指的不是看这个动作,而是要注意正在看的这个人,身体内有什麽感受在跃动著。(一般人以为佛陀见辰星而悟道,而有很多公案则是听到敲门的声音,或者破瓦打到了翠竹而悟道,或是被吓到而悟道,其实使他悟道的是体会到组成内在感受的那股能量的实相。)

对于有意识的思想体系之高度估价,这在现代西方人是典型的态度,但佛洛依德并不赞同,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思想,只不过是内在心理程序的一小部份,与我们内在巨大的无意识力量相比,它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脑中的知识只是一种理解,但却无法让你感受到。就像你用思维去理解别人的痛,但却未曾感受他的痛一般的无用。头脑化作用虽不致导致偏曲,但它却使体验变成不真的体验。我以为我感受到了,但实际上我只是在想那感受,受制于脑化作用的人是疏离感觉的人。好比当我把某些感觉用语文表达,与感觉的疏离将立即发生,而原先真实的体验现在已被虚假的语文所替代,执著语文及思想的人,势必无法再找到真实的感受了。

生命最本质的实相是不可能用思想来提供的,当事物依通常的顺序进行时,智性上的对、不对可以说是十分方便的,但生命本质实相的问题一旦出现,智性的思维就无法给予满意的解答,所以禅悟的体验永不用智性思维的方式来达到的。

若开悟可经由分析而使另一个从未开悟的人完全了解它,那开悟就不是开悟了。并且为了达到开悟,我们还得把许多的心智思维排开,因为这些思维阻碍了真正的洞察。

教育使逻辑思考日益精微,但禅对于洞察则有不同的态度,它的教育方法常常要把弟子逼入困境让它无所逃,而要想解脱这个困境,不是靠逻辑思考,而是经由更高层次的心灵实相,而这实相必需藉由“内心感受”而得。

开悟:

“悟”与“无明”相对。“禅”与“烦恼” 相对。进入禅,亲近自己的本质,进而解脱所有的烦恼无明叫「悟」!

“悟”的体验是一种感觉。那是感觉每一件事吗?不是每一件事,这种感觉是某种更根本的体会,那是一个意识到“自我真相”的感觉,这个感觉贯穿在每一件事情裡面,但却可以与任何一件事无关。

开悟的意思是“对于自我实相的完全觉醒”。开悟的人是感受到内在自我的真相,而不是他的头脑理解而已,也绝非在自己沉睡之际自以为觉醒。

真悟所感受到的自我观点,可贯穿在分分秒秒的自在解脱裡面,而假悟则是在逻辑上的想通,或一时的感动,或是精神病态的自我膨胀。学生常会自以为他得到第几次的开悟,而禅师则要让他弄清楚他没有开悟,不让学生把假悟当成真悟,这是禅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悟”的目的在于获得洞悉自我心性本质的观点,那是悟透心性的真实,而真实、本质就是在每一分每一刻间,以它本来的样子来看它,而不是以我所希望或不希望的样子来看它,更不是以我扭曲的价值观来看它。

慧能的“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就决定了“悟”必需是对自我心性本质的顿悟,而顿悟就在当下一念之中得以实现,所谓“迷即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也就是说,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一悟,而迷与悟的不同,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在内心对于真相的一个感觉间。

慧能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他提倡“悟”是发生在一念之间的,因此如果採取传统的“渐修”方法,那就意味著对此“心性本体”必须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认识拼凑,或是一段时间以后才存在,这就不能称为本质了。不论你渐修多久,没有发现本质之前,都不是真正有所收穫,因为再多不正确的部分相加,也不能构成正确的整体,这就意味著「渐修」的方法,最后若不能聚焦在「顿见真如本性」上,永远不能达到对「心性本质」的整体把握。慧能的顿悟说,烦恼只在一念之间就可以解脱,那只是对“自有本性”的直觉体悟,这指出了一条简捷方便的成佛道,大大缩短了此岸与彼岸的距离。

传统宗教重视诵经,而慧能认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传统宗教提倡布施、造寺等功德行为,慧能却视之为“修福”而非“功德”;传统宗教主张念佛往生西天,慧能则指出,“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传统宗教鼓励人出家修行,慧能却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这一切的差别,全在“内外”之别。

什么是六祖所谓的“顿悟”呢?

如果我把无明比喻为黑暗,要拿什么东西到山洞里才能赶走黑暗呢?拿石头再多不能赶走黑暗、拿木头再多不能赶走黑暗、拿水再多也不能赶走黑暗,拿黄金再多也不能赶走黑暗,但在这一刹那间,只要拿出小小一根点燃的任何东西,当下就能放出光明、赶走黑暗。因此赶走黑暗不在努力多久,也不是在拿过多少东西,而是在于要拿到对的东西,用到对的方法,当下刹那间便能赶走黑暗,见到光明,这就是六祖「顿悟」的意义。

(这个光,就是对内心本质的反观觉照,除此别无它法。八万四千法门若不指向这裡,都将徒劳无功。)

禅的“悟”虽然有许多的阶段,譬如将一枝蜡烛拿到一间完全漆黑的屋子裡,黑暗就会顿时消失,那裡就有了光亮。如果再增加十枝百枝,或者上千枝蜡烛,屋子裡就变得越来越明亮。然而决定性的变化实际上是来自第一次正确的使用「光」所带来的,只有方正确向,才有机会衝破黑暗。这就是禅的“开悟”。

科学能不能完整检验?

我们试图用科学解释一切,但在大自然的领域里面,永远有著一种科学的网所不能打尽的东西。禅学也是如此,它是人们内在的一种大自然的重现,因此在禅领域中的无意识,无疑是超前科学的,因此给人有一种神秘的、未知的感觉。

我们是永远不能预期科学家们可以达到自我,因为科学的方式是站在外面看。如果想真正得识自我,必须反转科学所追寻的方向。人类所应当关心研究自我,并且从裡面去感觉自我,而不是站在外面看。

而科学终要有一日承认,要掌握全部的实体,然而它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家们所能做的一切,乃是指出这一个小小领域的部份存在而已,而这也足够科学去忙碌了。

具有高度文明的西方人眼中的“事实”,也许只是指与数量或统计数字相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有时是一种缺乏生命和血肉的抽象事理。而禅所关注的是真实活泼的自己(气机感受)。

禅并不曾反对科学对实体的趋近法,禅只是想告诉科学家们,他们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还有另一种方法是禅认为更直接、更内在、更真实、而更合乎人的。

什么是禅修?

泥沙俱下,江湖入海。

法门万千,殊途同归。

所谓禅修,本无禅可修。强言之修,可能用“回归”二字更贴切些。

所谓法门,本无门可入,此谓之门,可能用“方法”二字更朴实些。

所谓禅修之法门,无非“回归自性的方法”。

想厘清生命之目的,还须放下自我,

欲了解什么是禅修,请先走出庐山。

此时,远离你的喜好,

此地,放下你的判断,

那么,你已经具备孤峰绝顶之心胸、视野,可以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禅修了。

狭义而论,禅修分为止禅与观禅。

止禅是培育定力的方法,

观禅是培育智慧的方法。

若论形式,又可分为坐禅和行禅。

坐禅,即打坐,以观呼吸为切入点。

行禅,即经行,以缓行步为切入点。

广义而言,无论行住坐卧,皆保持观照与觉知,这才是真正的禅修。

觉知身心,只是禅修的起点,最终,是为了照见身心实相。

一旦照见无常、苦、无我的身心实相,才算见法(开悟)。

试想,礼拜、打坐、经行、念佛、念珠、持咒、拜忏、行脚等等,所有这些,无外乎不同宗派外化的形式,你有想过核心是什么吗?

无论是佛陀、耶稣还是穆罕默德,都是智者,智者理应得到尊敬。

如果你“信”,那只是“盲信”;如果你“不信”,那也只是“盲不信”。

无论你信与不信,那都是“迷信”!

真相总是残酷的,但真相也是至简的。

如果褪去宗教的外衣,其核心必然殊途同归。

如果有一条路,可以让你成为智者,它必须可修可证,而不能只是让你仰望。

单论佛教,无论南传还是北传,无论汉传还是藏传,

为何要“念住所缘”?为何要“一心念佛”?为何强调“存乎一心”?何为“万缘放下”?何谓“一念万年”?什么叫“活在当下”?

由此,“制心一处”是所有修行方法所共通的,因为“万法唯心”,必先收回这颗心。至于那一念,凡人必带“有求之心”,如果你求的是名利,那是百分百的迷信,什么也救不了你;如果你求的是真相,这便是方便之法门,一切法皆是方便法,任何法门都可以引领你入道。

禅师说“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说出来便是方便法,如果理解错误,难免方便出下流。。。事实上,只要是言语文字,理解偏差几乎是必然。因为,指月之指永远不可能成为月亮,渡河之舟永远不可能成为彼岸,执着于言语文字没有任何意义!该放下的,终究要放下。

更进一步,由“一念”而至“无念”,则是对于“无我”更高的追求。

真正的禅修,无须任何追求

真正的禅修,只是如实观照

真正的禅修,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现代人,人心散乱,杂念纷飞,要制心一处已难如登天。

而禅修,正是要应对这个难题。

知幻即觉,觉幻即离。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禅修,终由转心迈向转境,从而打开一片崭新的人生篇章。

生命之门,此时才算真正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