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kbg814 2020-12-14

导读:上一章讲到了关于'二甘露门'所针对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以及应对方法,比如众生的贪著就应该用'不净观'去观想。沉迷于他人肉体的'外贪',应该用'九观想'来对治,观想他人的肉体至白骨;而既沉迷于他人的肉体,又沉迷于自己的肉体,应该用'八背舍'来观想,先将自己观想到白骨,再推及到其他人。当然,这里的'观'都是观虚相,不同于四念处的'观身不净'。那么本章的内容,就要开始介绍数息观的'六法',即'数、相、止、观、还、净'六个具体的步骤。

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希望能够与各位有缘人共同完成这部中国佛教史,南无阿弥陀佛!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中国佛教史专题

逆向思维,还你一个本来面目

一般的文章讲述'数息观'的六个步骤时,采用的都是顺向思维,也就是按照'数、相、止、观、还、净'这层次一步步推演。那么,今天笔者将以逆向的思维去为大家阐述'数息观',事实上,笔者喜欢以逆向的思维去推导问题。

以后在讲到'十二因缘'这个系列的时候,笔者还会带大家'逆观缘起',即从'死'到'无明'这样去推演。好,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数息观'的六个具体内容或者说层次,即'数、相、止、观、还、净'。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四谛

事实上,这六个步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或者说是高度,'数、相'是最低的高度,它是修身为主的法门;'止、观'是中等高度,它是修心为主的法门;而'还、净'是最高的一层,它是果位的依据。

那么,我们今天就开始从'净'说起,也就是从最高的那一层说起,一步一步地推演到具体的'数息'。事实上,《安般守意经》在'净'后面还有'四圣谛',与前面六个法门加起来称为'十黠',但'净'是通往果位的临界点。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四谛

什么是'净',简单一点说就是转观内心之后的清净的心体,就是即将观遍'四谛'的那么一个临界状态。从'还'这一过程到达'净'这一状态,你就明白了所谓的人生不过是虚妄的造作,你就开始要往更深处去探寻,你就接近了证果的大道。

'净'是一种状态,指的是你脱离了六根六尘之后,彻彻底底地不受任何外在束缚的状态,此时此刻你只有心识尚存,《金刚经》云:'如是降伏其心',你即将开启的是'降伏其心'的旅程。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六尘与六根

那么,'净'往下走就是观'四谛',就由'集谛'了悟了无始劫来的无明之因,得到了'苦谛'这个果报。于是,你就开始观遍'灭谛',依据涅槃法门的一切不实生灭之法,而后再证得解脱的'道'。

将这里与'三十七道品'联系起来,那么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果位。而返回上一层的'还',指的就是以在进入了'止'的状态后,以'守意'的调服功夫使六根到达脱离六尘的状态,也就是'净'。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四禅八定

如此逆向反观之后,你会发现,前途是一片光明,而走过的路则都可以丢弃。那么,我们接下来再往上一层走,也就是'修心'的那一层。

站在本性的据高点,观察心性

我们进入了'净'的状态后,就站在了本性的最高点,虽然此时还未观'四谛'且以'三十七道品'证得果位,但此时对于凡夫来说,已经是洞察本性的最高点。那么,由此据高点来观察心性是如何的呢?

也就是说,我在已经抵达了'修心'成就的终点,再去回顾'修心'法门的大道,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那么,修心的最高点就是'观',在这里的'观'不是观'四谛',而是观'六尘',也就是那个使得我们六根不净的六尘。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本来清净

内观心法调服六尘,众生的一切贪著不过是六尘所染,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不过是因为心的分别而导致的。世界上的男人、女人、美人、丑人、胖人、瘦人、高人、矮人,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黑的、黄的、香的、臭的、甜的、苦的、酸的、辣的等等,不过都是由分别心所产生的妄念。

那么,我们向下走,就走到了'还'的层次,也就是要将六尘完完全全地剥离心性,还你一个原原本本的本来面目。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娑婆世界

本来面目是什么?是无有分别的本性,是清净的本性,是即将观察四谛缘起的临界状态,是凡夫境界的最高层次。大家也可以将这个境界与四禅八定对应起来,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那么,由什么来产生这样的调服能力呢?这就是'止',什么是止,它是凡夫脱离色身直达本心的必要条件,只有到达了'止'的状态,你才能去'观',而后再去调服。那么'止'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它是如何获得的呢?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三十七道品

'止'通俗地来说即是'一念不生',它不是指一个念头都没有,否则那就是石头,而是指不散乱的专注的状态。那么,'止'的状态是因何而产生的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修行呢?

这就下降到了'修身'的层次,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身体,不断地练习使得自己能够专注,一心不散就能够达到'止'的状态。这就要讲到'数息'和'相随'了,它实际上就是对于身体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了'止'这种状态。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禅定

由心性到身体,一切豁然而解

由'修心'的层次再度降下来,我们回到了人间,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肉身,我们看到了这个花花世界。这个花花世界依旧是充满了男人、女人、美人、丑人、高人、矮人、胖人、瘦人,我能够听到各种声音,不管是刺耳的还是悦耳的。

我们也能看见各种颜色,不管是红的、黄的还是五彩斑斓的;我们闻到各种味道,香的、臭的或者是奇奇怪怪的;我们品尝到各种食物,它们酸、甜、苦、辣一一俱足,我们回到了这个绚烂而嘈杂的世界。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花花世界

这篇文章实在是写得有点妙,我们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从禅定的无色界抵达了色界,然后又从色界抵达了欲界。我们也从佛、菩萨、阿罗汉一路降到凡夫,最后又落入了这个嘈杂的世界,面对生死循环的无常的轮回。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样的感慨,但是笔者感慨良多,佛教的义理实在是过于美妙。且不论禅定的境界我们能不能达到,就是这样的想象力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到底是谁建立起如此庞大而又逻辑缜密的一套体系呢?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既然是降到了人间,那么我们只能'修身',修身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抵达'止'的境界。那么修身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安般禅'告诉你:'数息与相随'。

什么是相随,相随的意思就是指忽视了所有的外在,仅仅跟随'出息'与'入息'的节奏,最终达到'一念不生'的'止'的境界。'相随'就好比是我们赶路,而'息'则是那个领路的人,我们要一步一步地跟随着'息'的步伐,抵达'止'的境界。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打坐

最后一点来了,如何做到让'息'引路呢?方法是'数息'。'安那'为'入息'即从呼气到吸气这一段空档期,而'般那'为'出息'即吸气到呼气的这一段空档期,我们在一呼一吸之间从一数到十,这就是'数息'。

以'数息'为一个念头,诱发整个色身的专注力,而后达到'止'的境界,再去观遍六尘,而后调服六尘到达清净的本性。如果做到了这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站在了凡夫境界的顶点,'钱塘江上信来潮,今日方知我是我'。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僧侣打坐

在扫去了所有的障碍之后,你的本性毕露,此时的你是清净的、脱离了六尘的,只有心还与你相随,你的色身已经不复存在。这就是逆向思维下的'数息观',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会发现原来抵达解脱的彼岸的路径是如此畅通,忽然之间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么,本章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下一章也是最后一章,笔者将开始叙述'安般禅法'一些重要的细节。谨以此文功德回向三界无边无量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安般禅法(五):如何抵达凡夫的最高境界?逆向思维导出修行次第

本来面目

编者按:去年年末于泉州大开元寺发愿梳理一部中国佛教史,无奈因生活琐事数次中断,再次提起笔来已经是九月份,顿时生起了时不我待之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愿望完成,遂以《高僧传》、《续高僧传》以及《宋高僧传》等书籍为主,辅以吕澂、梁启超、汤用彤、季羡林等先生的《中国佛教史》以及《印度佛教史》、《佛教十五题》等著作,以高僧们的行迹为脉络,简单地梳理一下汉传基本的发展脉络,这既是利益读者的事情,也是提升自我的机会,如有错漏的地方,还请各位同修多多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