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09-02


中医书友会第216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人是自然的产物,天地四时的寒热变化对人的体质及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其一生,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编辑/千诚)

天有六气,人有六质,脉症相应,天人合一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作者/陈斌

当前,随着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成为常态,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健康中国,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中医也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学术氛围较为宽松,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国医大师的评定,屠呦呦诺贝尔奖的获得,还有美国《自然》杂志报道,中医将被纳入2019年出版的最新版全球医学纲要等,使中医进一步走进了世界的视野。因此,回归经典,重视中医传统脏腑、经络、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是加强内功,提升自身实力的有效保障。同时要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必须通晓现代科技的各种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这样才能恰当的选择适合中医治疗的病种。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

1.中医的天人观:天有六气,人有六质

中医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内经》有:“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可不通。”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沟通内外、联络上下、运营阴阳、运行气血的通道,所以天地、阴阳、五行、五脏、经络是中医的根本,五行的生克乘侮及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基础,“气”是决定生死、脏腑传变的根本,《内经》言:“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人是自然的产物,天地四时的寒热变化对人的体质及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其一生,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即地气,地气即六气,为厥阴风木(风)、少阴君火(热)、少阳相火(火)、太阴湿土(湿)、阳明燥金(燥)、太阳寒水(寒)。所以人也效法之,亦有六质,分别为巳亥厥阴风木(风)、子午少阴君火(热)、寅申少阳相火(火)、丑未太阴湿土(湿)、卯酉阳明燥金(燥)、辰戌太阳寒水(寒)性六种体质。是故立足五运六气,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看天地四季寒暑更迭,风云变幻,万千气象,只不过六气尔,即风、热、火、湿、燥、寒;人与之对应,芸芸众生,形形色色,百病繁杂,也不过六质,即风、热、火、湿、燥、寒六种体质

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自然六气或者说是六淫与人之六质的相互影响而致病,即《内经》所言:“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此,只要掌握了这六大体质特点,从内调其虚实,堵住内部的“虚”,使外部之虚邪贼风,无可乘之机,则病可愈。不使“两虚相得”,即可通治百病,快速提升医疗水平。所以说,寒暑更迭,不过四季,风云变幻,不离六气,人生百病,统归六质,内调虚实,治病求本。

2.诊疗策略:脉症相应,天人合一

以先天体质为中心,脉症为依据,经典为依托,天人合一为最高准则,全面提升中医全科水平。通晓五运六气理论,知晓先天体质学说,懂得天人相应的道理,就可以化繁为简,执简驭繁,更好地服务大众。另外,我们要认识到,中医的诊疗不需要像西医那样,知道每个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治疗,事实上这样掌握的疾病诊疗也是有限的,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并且这一治疗模式重视局部,而对全身整体的调整不太重视。所以,我们要放弃这种以一病一症为主的西医诊疗模式。而中医侧重于整体调理,注重于整体的平衡,认为局部服从于整体。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五脏失衡,内外偏颇,经络瘀滞,内外交困,气血失和,张仲景:“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内经》也有“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之论。

知道天人相应,则脉症也是相应的。“脉乃气血之先见,……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如外感见脉浮紧,必是太阳表实证,有是脉,见是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故而其治疗原则:“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脉平,则症平,则阴阳平和也。疾病愈与未愈的评定标准,即以脉平为标准,如仲景所言:“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当然,若要精准地知道疾病的所在,气之太过与不及和脏腑的偏盛偏衰,则需要运用运气来推算,诚如仲景言:“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站在五行的观点来看,世间本无病,有的只是五行的偏盛、偏衰、太过和不及。我们摸脉就是摸五行,摸气血,定脏腑的盛衰,因此,我们看病,不能被西医的各种诊断、各种病名搞糊涂了,可以撇开疾病看五行,以脉大小定盛衰,升降补泻观权衡,知犯何逆随证治。也就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有时候,换一种思路看病,真的有柳岸花明、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的感觉。

3.临床模式:是小专科大综合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意思是说,不从长远的利益去考虑问题,是不能够做好眼前的事;不去全盘考虑谋划,就不能做好具体的事情。我们临床中也是这样。以专科为切入点,能更好的融入临床;以全科的思维和体质的思维来治疗疾病,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因为病人生病大多数都是合并多个学科的疾病,如果我们只是考虑本专科的问题,而不考虑对其他专科的疾病,难免顾此失彼,可能本专科的疾病治疗好了,其他专科的问题却加重了。若以全科的思维去治疗,本专科的问题解决了,其他专科的问题,也减轻和治疗好了,那么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是大大提升的。所以,我们治疗的是“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

4.病例分享

4.1郑××,女,1982年4月生。以胸痛、胸闷1周就诊。查心电图未见异常。兼见面色萎黄,口苦、乏力、头晕、寐欠、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右寸上细滑数,关细,双尺沉细,左寸弱,关弦细,重按无力。

根据舌脉症及体质特点。考虑:胸痹——胸阳不振。以体质方之四逆柴桂汤加减。处方如下:附子4g,干姜2g,炙甘草10g,茯神24g,太子参15g,柴胡14g,黄芩3g,桂枝10g,白术10g,丹参10g,枳壳10g,薤白10g,元胡10g,黄芪20g,仙鹤草30g,桑寄生24g,益母草24g。7剂

嘱三餐定食、定量、平衡膳食。另以麝香海马追风膏贴交替贴背后至阳穴及胸前膻中穴。

二诊,胸痛减,觉大便干,守上方,加火麻仁20g,当归4g,7剂善后。

4.2林××,男,2011年3月生。咽部不自觉抽动6月。患儿到本市多家医院诊断为多动症。经服用西药后效果不明显,因其父常在我处就诊,疗效甚好,所以,特带患儿前来就诊。检查见:面色晦暗,颈咽部不自觉抽动,咽部未见扁桃体肿大,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数。

诊断为多动症。证属肺脾气虚湿盛,肝风内动。以体质方之黄芪麦冬汤加减。处方:黄芪12g,麦冬5g,厚朴15g,辛夷5g,白术5g,枳壳10g,薏米15g,甘草5g,桔梗10g,茯苓12g,苦杏仁7g。7剂

嘱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其父讲,吃到第三剂时,效果很好,已经不抽动了,就停药了,而且连续3天都不抽动了,后来,听人说,三伏灸很好,就去做了艾灸,结果又开始抽动了,但是比以前少。治法不变。仍守上方,去茯苓、杏仁,加蜂房5g,玄参10g,7剂以善其后。

分析:从中医和西医的医疗体系来看,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上,是强调微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重视实体,重形质,是由术而道,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中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的基础上,是强调宏观,是抽象的,是看不见的,是强调天人相应,重大局,重视整体,重视功能,重气,重神,重平衡,是由道而术,这是中医的优势,同时也是其短板,不易被现代人所理解,需要以疗效来拿话语权。

例1胸痛患者,生于1982年为壬戌年属狗,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为寒性体质,脉弱,明显阳气不足,同时兼有肝木旺的特点,见口苦,容易上火,头晕,右寸上细滑数。追问饮食,三餐米饭吃的较少,肉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早餐经常不吃,所以一派虚象。病机诚如仲景言:“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所以以体质方四逆柴桂汤加减。其中以茯苓四逆汤加枳壳、薤白、元胡健脾利湿,温通心阳;柴胡、黄芩、仙鹤草清肝凉血;参、术、芪、益母草、桑寄生益气健脾,强腰补肾。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患者三餐要定时,定量,要吃肉,知道:“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之助”的道理,否则,效果不好。

例2患儿,2011年出生,为辛卯年属兔,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为燥性体质,其特点为气虚胃寒肝旺。临床上,要注意润燥,平肝火。以体质方黄芪麦冬汤加减,其中黄芪、白术、薏苡仁、茯苓、桔梗,辛夷,健脾益气,宣肺利湿。厚朴、枳壳、麦冬、杏仁平肝降逆。二诊仍守体质方加入蜂房、玄参以补虚润燥,祛风清热。

临床上知道六大体质,用药就有方向,就会有的放矢,就能执简驭繁,从容应对,所谓大道至简,真理不二。因为体质是由出生时的年、月、日时决定的,是不变的,由此而定的方——体质方也是相对固定的,它注重的是长期趋势,其疗效稳定平和,可以长期服用。当然在具体运用时还要结合当时的脉症特点稍做调整。鉴于篇幅原因,在此不便赘述,有兴趣者,可以参见拙著《五运六气——中医精准诊疗解密》一书。


推荐阅读

论《伤寒论》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的关系

从方术的角度解读经方剂量之秘

I 版权声明

  •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陈斌。编辑/千诚,校对/李兆祯、孙昱。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