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小林:V1导联高R波,见于哪些情况?·365医学网

 过眼云烟506 2019-09-02

  正常情况下,V1导联QRS波群呈rS型,r波振幅小,S波大,R/S比值<1。

  如果R/S比值≧1,无论是否伴有R波幅增高,称为V1高R波。由于V1导联的正极在前,负极在后,因此,又称为心室除极前向力增大。


  V1高R波临床常见于:

正常变异

  占比最高(包括过去的左束支中膈支阻滞在内)。

  心电图除V1导联R/S比值增高外,无R波振幅增大、峰时间延长,高P波及V1导联P波起始指数(IPI)增大等右室大表现,但多有逆钟向转位。儿童青少年可有电轴右偏、V1导联T波倒置(还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

  立体心电图上,QRS环较正常偏向左前,环体转向及转速无异常,空间R-T夹角等心室肌复极指标无异常。

  无器质性心血管病临床背景(包括心超解剖结构无异常)是确立正常变异型V1高R波的最重要依据。

右心室大

  有累及右心系统的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心超右室大。多伴轴右偏、V1导联R振幅增大、波峰时间延长及ST-T异常等其它右室大心电图表现,P波振幅及IPIV1增高提示病变累及右心房。

  随胸闷憋气、胸痛症状出现的一过性改变要想到急性肺栓塞的可能,及早确诊及早救治。一过性V1高R波还与急性肺动脉高压有关。


  立体心电图上,QRS环体向前方移位伴转向异常,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右束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时,立体心电图表现为QRS环终末向量传导延缓,向右前方延伸出一个泪点密集的附加环。

  投影在这个位置的V1导联,就是QRS终末高大的R’波,R/S比值>1。


  心电图对完右没有分型,但心电向量图有。其标准、意义与是否合并了右室大、以及右室大的程度有关。

  从心电学检查方法上考虑,心电向量图在单纯完右还是完右合并右室大的鉴别方面,能给临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A型心室预激


  主要是左侧旁道。

  左室位于左后方,在V1导联的负极方向。经旁道下传左室的激动,除极方向是由左后朝向右前,冲V1而来,于是表现高R波。

  其它心电图改变有:短PR间期,宽QRS波(含δ波)和继发性ST-T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心室预激时,部分QRS环体形态变窄并拉长,因此R波振幅可以增高。虽然达到心室大的心电图标准,但是否报告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


正后壁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所产生的向量称梗死向量。

  表现在立体心电图上,就是QRS环初始的梗死向量背向梗死区。正后壁梗死区的背面恰好就是V1-2导联,由此出现高R波。


  单独正后壁心肌梗死少见,多合并下壁或侧壁心肌梗死。

  如果随前壁心肌梗死病程,V1导联新出现了高R波,可能是左束支的某个小分支(如中膈支)受损发生的局灶性传导障碍,属于梗死周围或梗死内阻滞范畴。

  谨慎使用“陈旧前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一类自相矛盾的报告术语,除非有确凿的临床依据。


左束支中膈支阻滞

  此项诊断早被国际多个心血管病组织否定不用了,但仍有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念念不忘:局灶性的左束支中膈支阻滞是客观存在的。

  前面说过:

  无任何心血管病临床背景者,单凭心电图V1高R波就把一个正常变异诊断为左束支中膈支阻滞是荒唐的;

  不良临床背景+V1高R波也并非一定是分支阻滞——后者可能是正常变异,没犯病前就有,与所犯心脏病没有半毛钱关系。


  伴随发病而出现的分支阻滞永远是有意义的,左后分支如此,中膈支也是。


扩张型心肌病等

  以扩张性心肌病为代表的各种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由于其解剖结构异常、局灶的传导障碍和心脏位置移动等各方面原因,共同构成心电图V1高R波的形成机制。病种多,列举不全,归为一类吧。


其它因素

  各种原因(如肺及纵膈占位病变、局部创伤、血肿等)引起的心脏位置改变等。


    2018/7/7 19:39:41     访问数:1497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