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建心电向量图诊断规范草案

 lsjxs 2018-07-29


            操作分析和诊断的几点要求


1、 选择干净。无干扰伪差的心搏;

2、 须经放大图人工干预标志点校正位置后分析;

3、 选择三环合一。自动增益模式。

4、 心电向量图是单心搏分析,不做节律诊断,但特殊情况下须按下述原则书写报告:

5、 窦性心律下与各种异位心律混合时,须注明所分析的心搏起源,

6、 无异常心律失常时“窦性心搏一词可省略;

7、 持续异位心律时,须诊断心搏起源或属性,如:

窦性P环缺失,代以f波:诊断心房颤动;

窦性P环缺失,代以F波:诊断心房扑动;

持续房速,诊断房性异位心搏;

持续交界性心律(心动过速)诊断交界性心搏或室上性心搏;

室上速时,诊断室上性心搏;

其它如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交界性心搏,室性心搏,心室起搏心搏,室性早搏等,须注明所分析的心搏起源或属性。

 

正常及大致正常心电向量图


窦性心搏

(非窦性心搏时,即便是各环、向量无异常,也不能诊断正常或大致正常,

如:心房颤动,QRS-T环及向量未见异常。)

P环时间:≤120ms,>120ms为延长;

P环振幅:≤0.23mV,>0.23mV为增高(以三面中最大者为准)。

正常P环主体位于左下方,离心支偏前,回心支偏后。

初始P环向量遵循自右向左、多自上而下的原则。

P环可不闭合形成Ta向量,代表心电图PR段偏移。

QRS环时间≤110ms,110-120ms为略延长,>120ms为延长;

QRS环最大向量振幅(以三面中最大者为准):男≤2.1mV,女≤1.9mV。正交心电图Rx Sz振幅:男<2.31mV,女<1.63mV,大于上述范围为增高;

3个平面中任意一个面的R S向量振幅>1mV,或X、Y、Z全部导联中任意一个导联的R S大于1mV定标电压,否则为QRS低电压;

正常QRS环主体位于左下偏后方,环体运行光滑无蚀缺。

初始向量须朝向前方,略偏向左/右及或上/下;

额面:环体多狭窄,顺钟或逆钟向运行,初始向量如不在I象限,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规定时间是,上行时间<25ms,右行时间<22ms。最大向量位于左下方,范围0~90o。

 横面:多呈扇形向左后方展开。逆钟向运行,最大向量位于左后方,范围 30~-60度,前方面积<后方面积。

右侧面:多向后下方充分展开,顺钟向运行,最大向量位于左下方。

 ST向量表现为QRS环不闭合。

可出现位于左、下、前的ST向量,表现为XYZ正交心电图ST段均抬高,其中X、Y轴振幅<0.1mV,Z轴<0.2mV,空间ST向量振幅<0.2mV。正交心电图ST水平段正常<0.16秒。(报告中没有此项参数,需参考正交心电图)。

T环至少在一个面上充分展开,呈狭长椭圆型,长/宽比值>2.5。

T环主体位于左下方,男性多略偏前,女性略偏后。横面T环方位男<70度,女<60度。

T环离心支泪点密集,回心支稀疏。

在QRS和T环均充分展开的情况下,T环转向须与QRS环一致。

R-T夹角额面及横面均<90度(参考,锐角),右侧面不限;

R/T比值:男<4,女<5,三面均大于此值时,为R/T比值增大。

 

右房异常

右房异常不等同于右房大。

1、 P环最大向量振幅增大>0.23mV,时限正常,≤120ms;

2、 P环主体较正常向右下前方偏移,前向力>后向力;

3、 多有朝向右后上方的Ta向量。

临床意义:

 1 右房大:

有先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致右心系统异常的临床背景,特别是心超心脏结构异常证据;

常伴右室异常;

诊断时须结合临床背景,特别是有经心超确定的相关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2 交感性P波:特点:

 无累及右心系统相关临床背景,心超无右室大;

 空间P环振幅高,但心电图IPIV1多不大;

 P波振幅遵循快高慢低规律,多变不恒定;

 女性多见,自主神经功能试验多阳性。

3 一过性右心系统腔内压力增高(心超可无解剖结构改变)

4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心超无右心系统结构异常,多不引起PR间期延长,容易漏诊)

5 高位右房起源房性异位心律(HR慢于65bpm的高P波,间歇出现)

 

左房异常

 左房异常临床意义不等同于左房大。

1、 有累及左房异常相关的临床背景;

2、 空间P环时间延长,>120ms;

3、 P环后向力>前向力;

4、 P环开放,Ta向量位于右、上,振幅较低。

 

临床意义:

1. 左房大。常伴心电图PTFV1异常,须经心超确定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2.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常伴PTFV1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肌顺应性下降。

3. 房颤预警(PWT),无论有否左房大,是临床常用的测算指标。

4.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部分伴PR间期延长或PR指数增大(>1.6)。

 

双侧心房异常

又称心房异常,临床意义不等同于双侧心房增大。

1、P环最大向量振幅>0.23m;

2、P环时间时间延长>120ms;

 3、P环向前、向后向量均增大,右侧面P环呈特征性三角烧瓶样改变征;

临床意义:

1 双侧心房解剖结构增大,须有相关临床背景,特别是心超心脏结构异常的证据。

2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心超检查无解剖结构异常。

3 房性异位心律。

 

异位性P环异常

主指房性异位心律的P环异常。

临床意义:主要对特殊窦律(如P轴左偏)与房性异位心律等鉴别。

 

左心室异常

 主指心电诊断意义上的左心室肥大(肥厚)。

1. QRS环空间最大向量增大,男≥2.1mV,女≥1.9mV。

2. Rx Sz振幅:男>2.31mV,女>1.63mV。

3.  QRS环体向左后方缩窄伸展。

4.  T环异常。多表现为:

圆形或小圆形的形态异常,长/宽<2.5;

朝向右前移位的方位异常,横面最大T向量男≥ 70度,女≥ 60度;

R-T夹角增大,横面>90o。

左室异常分型

根据横面QRS环的运行方向可分为以下三型:

A型 约占74%,多见于轻型左心室异常,QRS环呈卵圆或长形,环体宽阔增大呈逆钟向运行,T环不同程度的较正常向右前偏移。

B型 约占左心室异常的20%,多见于伴左束支传导障碍患者:ORS环呈“8字”向左后方缩窄拉伸,振幅增大,T环多移向右前。

C型 较少见,约占左心室异常病例的6 %,属重度或伴心肌梗死的左心室异常,QRS呈顺钟向运行,位于左后向量振幅增大,T环移向前方。

临床意义:

见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左室增大/前后负荷增高。由于此类病变的电学异常早于解剖结构的异常,因此其意义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治疗。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向量图随访,对疗效观察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右心室异常

该诊断术语的临床意义不等同于右心室大。

 1、QRS环主体朝右前偏下方移位。

2、QRS环位于前方面积>QRS环总面积的70%,

3、QRS环中段至终末段位于右方的面积>QRS环总面积的20%,

4、横面QRS环最大向量方位>20o或<-90o,终末向量方位角< -120o

5、QRS环右向力>1.0mV。

6、ORS环左向力/右向力比值<1.0,或右向指数>0.6。

临床意义:

1、 右室大;

有先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致右心系统异常的临床背景;

常伴右房等其它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诊断右室大须有相关临床背景特别是心超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的证据。

2、 右室优势型改变:

见于儿童、青少年、老年性桶状胸等特殊体型人群的正常变异,无右心系统疾病及心超心脏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证据。可作为描述性术语应用与心电向量图报告中。

3、临床背景不明时可诊断右室异常。


右心室异常分型

根据心电向量图在横面特征性改变,可分以下三型:

右前型: ORS环呈顺钟向运行,主环体位于右前,右前向量>左前向量,ST向量及T环与QRS环终末向量相背离,位于左、后方。此型意义:右室大的可能性很大,程度重;

前向型:QRS环呈逆钟向运行,主环体位于前方,前方面积>总面积的70%, ST向量位于右、后,T环仍正常地位于左、稍后,但振幅较小。此型意义:右室大可能性较大,程度一般。

右后型: QRS环呈逆钟向或“8”字形运行,主环体及终末向量位于右后,右后面积>QRS环总面积的20%,一般右后向量>左前向量,或最大向量与终末向量方位均在同一瞬间,位于右后,ST向量及T环属正常范围。此型意义:见于肺心病、慢阻肺和较轻型的右室大(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但更多见于右室优势型改变类的正常变异人群。


右室异常的鉴别诊断

1、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极少见,有确定的较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QRS时间略延长。

2、 急性肺梗塞:突然的胸痛、憋气症状,发病突然,一过性、多变性的右室异常征,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异常等。

双侧心室异常

 指双侧心室大、双或单侧心室流出道肥厚等异常。

1. 有累及左右心室、心室流出道部位结构异常的临床背景

2. 平面心电向量图有如下表现与分型:

前、后向量增大型

横面QRS环逆钟向运行,环体展开于I、 IV象限,前、后向量振辐>左、右向量振幅,初段前向力>0.6mV,最大后向力>1.5mV。

左、右向量增大型

横面QRS环逆钟向运行,环体展开于III、IV象限,左、右向量振幅>前、后向量振幅,初至中段最大左向力>1.5mV,终末右、后或前方面积>QRS环总面积的20%。

向后向量增大型

QRS环左、右向量未展开,振幅较正常偏低,最大后向力>1.5mV。

前、左向量增大型

横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初段前向力>0.6mV,额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主环体位于左,上或下,最大左向力>1.5mV。


室内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临床常见,心电学检查是临床获得此类异常证据的唯一手段。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向量图临床主要用于:

1、 发现心电图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2 、鉴别真、假性完左;

3、鉴别近似左束支阻滞型的非特异室内阻滞;

4、鉴别心梗及合并心肌梗死(是临床的难点和重点);

5 、鉴别几乎完全的心室预激;

6、随访发现有否进行性传导系病变。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QRS环总时限延长(>120ms);

2、QRS环中段运行缓慢,光点密集;

3、QRS环形态异常,呈左束支阻滞型:横面环体狭长,呈8字向左后方拉伸;

4、ST向量及T环异常:ST向量及T环主体均与QRS环最大向量反向,多位于右、前方;

5、多伴有前向力、前向指数减小、前向传导时间缩短或前向力缺失;

6、多伴有左室异常,否则应注意合并心肌梗死或病史期短的特发性完左。

7、完左患者多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

少数无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者,为特发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并非罕见,临床依赖心电图容易漏诊。

1. QRS环总时限略延长(110-120ms);

2. QRS环中段有确定的传导缓慢泪点密集区,多有下述向量图表现:

3. QRS环初段位于左、前、上或下,横面QRS环主环体位于左后方,呈逆顺8字运转或狭长,振幅增大;    

4  可有轻中度的继发性ST向量和T环改变;

若完全性、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正常传导交替出现,诊断可靠性较大。

参考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例如:临床怀疑心肌纤维性病变,其图型符合上述1、2条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可能性较大。

 

 前向电力增大及室内传导延缓/阻滞(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 )

 属前向电力增大范畴。鉴于国际心电学术组织不提倡使用此诊断术语,故下此诊断应慎重。

1.横面QRS环呈逆钟向运行,起始向量位于左、前、或右前,然后转向左、前,环体狭长,最大前向力>最大左向力。

2.横面QRS环最大向量>45o。

3.横面QRS环最大向量>30o, <45o,但前方面积>QRS环总面积的2/3。

4.  QRS环中段出现泪点密集,伴QRS环运行时间延长(>110ms)。

符合上述标准1-3,建议“前向电力增大”;同时伴有第4条,诊断“室内传导延缓”(>110ms)或“室内传导阻滞”( >120ms)。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临床心电向量图主要用于:

1 确定体表心电图不典型或疑诊的左前分支阻滞;

2 鉴别假性电轴左偏和发现伴右后型右室优势改变的左前分支阻滞;

3 发现隐藏在左前分支阻滞中的陈旧下壁心肌梗死;

4 鉴别和发现伴有的其它束支/分支阻滞;

5 随访发现进行性传导系病变;

主要观察额面。

1. QRS环初始向量指向右下方。

2. QRS环呈逆钟向运行,主环体呈扇形向左上方展开,位于左上面积>QRS环总面积的50%。

3. QRS环终末部传导延缓>30ms;

4. QRS环时间略延长110-120ms;

5. 多伴有QRS环终末传导延缓,但QRS总时间<120ms。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常规观察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I、V5导联,如果两个导联QRS波群形态差别很大,正交心电图X轴导联QRS波群极可能与V5导联接近,心电向量图上额面QRS环形态与心电图I II III导联就不呈投影关系,诊断时应参考临床背景和QRS波群时间。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心电向量图主要用于:

1 发现合并的心室异常,如合并右室异常并进行分型;

2 发现合并的原发性ST向量及T环异常;

3 鉴别不完全性右和嵴性r波;

4 鉴别和发现伴有的其它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5 随访观察是否有进行性传导系病变。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I. QRS环总时间≥120ms。

2. QRS环形态异常,呈右束支阻滞型:

环中段至终末段运行速度缓慢,泪点密集

扭曲缠绕运行形成位于右前上或下方的不规则附加环。

3. 继发性ST向量及T环改变。ST向量朝向位于后方,振幅多<0.16mV。T环离心支与QRS环终末回心支的方向相同并呈平滑过渡,横面指向左后,形态呈长椭圆型。

如果ST向量与T环超出上述改变,为伴有原发性异常。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 QRS环时间略延长,但<120ms;

2、 QRS环形态异常,呈右束支阻滞征;

3、 QRS环终末传导延缓>30ms;横面在右前形成缠绕扭曲运行的附加环;

4、 继发性T环异常,可不明显;

QRS波群终末传导正常,未在横面右前方形成附加环,而仅是终末右后成份超过 210度者,为嵴性r波而非不完右。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1.  QRS环总时限≥120ms。

 2. QRS环形态异常,呈右束支阻滞征:横面QRS环初始向量多正常,此后离心支呈逆或逆顺8字运行。60ms后出现位于右前、光点密集、扭曲或缠绕运行的附加环。

 3. 额面QRS环初始向量朝向右下,环以CCW向左上方呈扇形扩展,环体展开于左上及右上,QRS环上方面积>70%。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临床少见但非罕见,单靠心电图误诊及漏诊率均较高。

1、有心肌梗死、严重心室大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

2、QRS环总时限≥120ms。

3、除末段外,QRS环中段出现运行缓慢征,表现为局部泪点密集,为重要诊断依据;

4、QRS环形态异常,横面呈右束支阻滞征:QRS环初始向量指向右、前,呈逆顺8字或逆钟向运行,主环体可以位于左侧或右侧,但终末部运行缓慢,均位于右前方;

5、额面平均心电轴右偏:QRS环初段位于左或右上。呈顺钟向运行,环体展开于左下及右下象限,QRS环最大向量位于90-120o之间,位于右下的面积>QRS环总面积的50%;

 

Masquerading束支阻滞

1、 有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室大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

2、 60%患者束支阻滞呈进行性发展,短期进展成严重的房室传导障碍;

3、QRS环总时限≥120ms。

4、QRS环中、末段均出现运行缓慢征,表现为泪点密集;

5、QRS环形态异常,横面呈右束支阻滞征:QRS环初始向量指向右、前,呈逆顺8字或逆钟向运行,主环体可以位于左侧或右侧,但终末部运行缓慢,均位于右前方;

6、额面呈右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征:初始向量朝向左下,环以CCW呈扇形向左上方充分扩展,主环体位于上方,终末部位于右上,泪点密集运行曲折并形成附加环。

 

 

非特异的室内传导阻滞

I. 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如心肌梗死,严重的左室大等;

2  QRS环总时间≥120ms;

3 . QRS环整体均匀或阶段性泪点密集,环体呈不规则或近似完右或完左外形表现,但泪点密集区与单纯完右/完左不相符;

3.  ST向量及T环异常,多与QRS环主体方向相反。

 

 

心肌梗死

 心电向量图应用的重点是:

1、 主要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依赖于体表心电图ST-T异常的动态观察。

2、 诊断体表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陈旧心梗,如小灶心梗,等位q,非q波心梗等;

3、 鉴别诊断体表心电图难以确诊的异常Q波,如位置Q,间隔Q以及r波递增不良等;

4、 诊断和鉴别诊断束支阻滞与心梗、束支阻滞合并心梗等;

5、 鉴别诊断心室预激与心肌梗死;

6、 诊断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预激。

重建心电向量图尽管是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衍生而来,但由于具备X-Y两维性质,因此能够提供比心电图更多的有用信息和证据。鉴于重建心电向量图也属体表生理电学诊断,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局限性,因此并不能全部解决上述问题。

 

前间壁心肌梗死

1. 有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保守/PCI/溶栓治疗的既往病史;

2.  Z轴心电图r波缺失。

3. 横面QRS环初始前向力缺失,初始向量朝向后方,运转至中段出现凹面向前的蚀缺或梗死向量。

4. 常伴ST向量及T环异常。

 

前壁心肌梗死

1. 有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保守/PCI/溶栓治疗的既往病史;

2.  Z轴心电图r波缺失或r波纤细;

3 QRS环初段前向力缺失或前向运行的时间<20ms,表现在Z轴心电图上,r波时间<20ms;

4 QRS环初段前向力缺失或<0.1mV,表现在Z轴心电图上,r波缺失或r波振幅<0.1mV;

5 QRS环初段前向指数<0.2,表现在Z轴心电图上,r/(r S)波比值<0.2;

6.  横面 QRS环初段出现凹面向前的蚀缺或梗死向量;

7  常伴ST向量及T环异常。

 

侧壁心肌梗死

单纯侧壁心肌梗死比较少见,多合并下壁或前壁心肌梗死。

1. 有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保守/PCI/溶栓治疗的既往病史;

2.  X轴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

3. QRS环初段向右运行时间>22ms,表现在X轴心电图上,q波时间>22ms;

4. QRS环初段右向力>0.16mV,表现在X轴心电图上,q波振幅>0.16mV;

5. QRS环初段右向指数>0.1,表现在X轴心电图上,q/(q R)波比值>0.1;

6. 横面或额面QRS环离心支出现凹面朝向左侧的蚀缺或梗死向量;

7. 常伴ST向量及T环异常。

 

下壁心肌梗死

1. 有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保守/PCI/溶栓治疗的既往病史;

2.  Y轴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

 3.  QRS环初段上行运行时间≥25ms,表现在Y轴心电图上,q波时间≥25ms;

4.  QRS环初段上向力>0.3mV,表现在Y轴心电图上,q波振幅>0.3mV;

或左上力(额面QRS环初段向上部分与X轴左侧相交处的振幅)≥0.4mV;

 5.  QRS初段上向指数>0.15,表现在Y轴心电图上,q/(q R)波比值>0.15;

6.  额面离心支呈顺钟向运行,形成凹面向下的梗死向量;

7  梗死面积较大时,额面QRS环最大向量多<10o;

8  多伴有ST向量及T环异常。

 

下侧壁心肌梗死

1. 有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保守/PCI/溶栓治疗的既往病史;

2.  X轴和Y轴心电图均出现异常Q波。

3.  QRS环初段向右运行时间>22ms,表现在X轴心电图上,q波时间>22ms;

向上运行时间>25ms,表现在Y轴心电图上,q波时间≥25ms;

4 QRS环初段右向力>0.16mV,表现在X轴心电图上,q波振幅>0.16mV;

上向力>0.3mV,表现在Y轴心电图上,q波振幅>0.3mV;

4. 额面QRS环离心支呈逆钟向运行,形成凹面朝向左下方的梗死向量;

5. 常伴ST向量及T环异常。

 

正后壁心肌梗死

1. 单纯正后壁较少见,常合并下壁或侧壁心肌梗死。有相应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既往病史;

2.  QRS环前向面积>QRS环总面积的70%以上;

3. 前向运行时间>50ms。

4. 常伴有下述心电向量图表现:

横面QRS环最大向量>20o。

横面QRS环半面积向量>10o

横面QRS环前向指数>1,前向振幅>0.6mV(表现在正交Z轴心电图上,初始R波振幅>0.6mV);

ST向量及T环异常。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

1. 急性心肌梗死后二个月以上;前壁或前侧壁心肌梗死多见;

2. 朝向梗死区之ST向量>0.1mV。

3. T环异常,多与ST向量方向相反。

4. ST向量及T环异常相对恒定不变,否则为再发心梗。

5. 排除临床其它情况所致的ST向量改变,

   

心室预激

心电向量图应用的重点是:

1诊断体表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心室预激征;

2 排除体表心电图酷似ð波的非心室预激;

3心室预激的简单分型;

4鉴别心室预激与心肌梗死;

5诊断心肌梗死合并预激;

6 旁道定位:较体表心电图快速、简捷,但准确性是否优越,有待观察。

与心电图相同,心电向量图仅在显性旁道所致的心室预激时有特征性表现。因旁道位置及其与正常房室传导通道的下传速度之比等因素的影响,心室预激的程度各有不同,心电向量图表现也因人而宜。


向量特点

1心室预激向量:三面QRS环初段出现泪点极为密集的预激向量,在图形等大泪点显示技术上特征性明显。其主要表现特征是:QRS环初始泪点密集,预激向量与QRS环正常部分多有扭曲或突然转向。

2.  QRS环总时限延长(>120ms)。

3.  ST向量、T环及QRS环终末部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变,在间歇性心室预激对比时特征明显。

 

心电向量图对心室预激的简单分型:

根据横面QRS环初段部份的预激向量和QRS环主环体的方位,可分以下类型:

A型:预激向量和QRS主环体均位于左前,范围 30~ 90o。

B型:预激向量位于左前或左后,QRS主环体位于 30度以左;

C型:无论QRS主环体位于何方,预激向量位于右前,> 90o。

预激向量/QRS环主体位于 30度附近,B型诊断优先;

预激向量位于 90度附近,A型诊断优先。

 

 

其它方面

QRS碎裂波

1. 受检者多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背景;

2. 心电图表现符合碎裂QRS波的表现特点,排除右束支阻滞等室内阻滞的存在;

3.  QRS环运行不光滑,有明显蚀缺、扭结、顿挫、急转及缠绕等异常表现;

4. 多数真碎裂QRS波患者的心电向量图均表现不同类型的梗死向量。

 

QRS小综合波

   心电向量图是鉴别病理意义的QRS碎裂波和非病理性小综合波的有力方法。

1. 受检者多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背景。

2. 心电图有类似“碎裂QRS波”的表现特点,排除右束支阻滞等室内阻滞的存在;

3. QRS环运行光滑,环体狭窄多呈8字运转,环体长轴与表现“碎裂QRS波”的导联呈近似垂直关系。

   4.  立体QRS环充分展开的面上,环体运行光滑无挫折。

 

QRS低电压

空间QRS环R向量及S向量之垂直振幅<1.0mV, 表现在正交心电图上,XYZ三个导联R S波振幅<1mV。

 

QRS环终末部传导延缓

1. QRS环总时限略延长,但<120ms。

2. QRS环终末部光点密集时间>30ms。

3. 无右束支阻滞等其它室内阻滞表现特点。

为一种非病理意义的正常变异型心电向量图改变。

 

前向电力增大

1.  Z轴心电图R/S比值>1;横面QRS环前向面积>50%;

2.  QRS环体无转速、转向等其它异常;

3. 多用于描述术语。用于诊断术语时,需排除右束支阻滞、右室异常、A型心室预激、正后壁心肌梗死等引起前向电力增大其它情况,为一种非病理意义的正常变异型心电向量图改变。

    

两点半征和T环轴左偏

一种额面QRS-T 环特殊的生理性表现类型。

1. T环最大向量左偏,大约在-30o左右

2. QRS环最大向量垂向下方,在 90o附近。

两点半综合症为一种非病理意义的正常变异型心电向量图改变,心电图表现多于心电向量图。

如果仅有T环最大向量左偏,是为T环轴左偏。

 

交感型P环

1. 无临床右心系统疾病或功能异常的临床背景;

2. 心电图有心率快、P波高,不伴右心室异常等交感神经影响征;

3. 空间P环运行时间正常,<110ms;

4 . 空间P环最大向量振幅增大>0.23mV,但较少超过0.3mV;

为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的生理性变异表现。

 

房内传导延迟

1. 心超等影像学检查无左房扩大等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2. 空间P环运行时间或P波时间延长>120ms;

属左房异常的诊断范畴。

 

QRS环终末右后向量增大

1. 青少年多见,无慢阻肺或明显老年性桶状胸廓畸形等临床背景;

2. 心电图有假性电轴左偏或不定轴、顺钟向转位的表现特征;

3. 额面QRS环R向量位于左下方,朝向右上的S向量增大,横面朝向右后的S向量增大;

为描述性术语,属右后型右室优势征的轻型表现,无心超右室大时可诊断为大致正常VCG。

 

慢阻肺心电向量图征

 也称右后型右室优势征。

1. 有慢阻肺临床背景,或明显老年性桶状胸廓畸形;

2. 心电图有假性电轴左偏或不定轴、顺钟向转位的表现特征;

3. 额面QRS环朝向右上的S向量增大,横面朝向右后的S向量增大。

4. 心超无右室大。

 

T环右前移位征

1. 横面T环方位男≥ 60度,女≥ 55度;

2. T环形态。振幅、转速等指标无异常

3.可伴有朝向前方的ST向量,振幅<0.2mV;

4. 无器质性心脏病等临床背景,多为生理性变异,迷走神经张力影响所致。 

 

左心室高电压

一种生理性变异表现,青少年男性多见。

1. 无高血压病、异常型心肌病等致左室异常的临床背景;

2. QRS空间最大向量振幅增大,>2.1mV;环体形态正常;

3. ST和T向量无异常。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并非少见,诊断依赖心超/MRI等影像学检查。

1、临床有胸闷,心悸,活动后症状加重;

2、心超/MRI检查心尖部肥厚(心超心尖部室壁厚度>2.2cm);

3、空间QRS环最大向量振幅增大,但时间正常(<120ms);

4、额面向左下伸展;横面向左前呈CW运转;

5、伴T环朝向右后,背离QRS环进行,R-T夹角明显增大。

 

早复极

临床多见,多为生理性改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极少数系异常J波综合症,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或心脏猝死。

此外,有时需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鉴别。

临床特征:

1、 青少年男性、体力劳动/运动员体质者多见;

2、 临床胸闷憋气,不典型胸痛,静止症状重,活动症状轻;

3、 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窦率较慢时(<60bpm)容易出现,活动后心率加快时减轻或消失。

4、 典型心电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