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尼族:他们用双手雕刻大山,用歌声震撼世界

 窗前有树905 2019-09-02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位于 红河 上游,这里峰峦起伏,沟壑纵横, 红河 绕县境北缘奔流而过,勤劳勇敢的哈尼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踏上这片土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连片的梯田。哈尼族生活在大山上,劳作在大山上,也就把梯田开垦在大山上。所以有人说,哈尼族是一个“雕刻”大山的民族。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一位和蔼的哈尼族老人——陈习娘。陈习娘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和梯田是分不开的”,因为实际上她的名字就叫栽秧山歌,是在栽秧的时候所唱的一种民歌,属于四季生产调里面的春季调。

自古以来,哈尼族唱的四季生产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贴近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 从哈尼歌声中,能感悟到哈尼族人的历史,了解他们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从第一次申报非遗以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价值就在于向世界证明我们东方也有多声部音乐现象。走进哈尼族的村子,墙体上画着哈尼族的农耕文化,这里的风景、这里所产生的一切事和物。 “游客到我们这里很直观地可以看到我们哈尼族的很多文化现象”,“通过这样的展示,让世界或者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哈尼族一路走来的文化”,红河县基层文化工作者李白章说道。

“哈尼古歌是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陈习娘对徒弟们说,“哈尼古歌很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说就像饥渴时需要水一样需要她(哈尼古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