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8年6月13日、14日,7名在云南打工的缅甸劳工吃菌中毒,6人已离世。 ps:缅甸木姐医院院长苗佐博士发布消息称,死亡的6人中年级最大的27岁,最小的才17岁。 ② 2018年7月6日,贵州遵义桐梓一名年仅23岁的男子因食用野生菌中毒致死…… PS: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傅博士说该青年因食用了剧毒的黄盖鹅膏菌,拖了两天才入院求治,导致肝脏受损严重,医生未能保住他的性命。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及危害 1 肠胃炎型中毒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潜伏期一般在 0.5-6 小时。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较重者常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 引起这类的毒菌我国已知约 80 余种,主要有红菇属、乳菇属、口蘑属、枝瑚菌属、牛肝菌属、粉褶菌属、蘑菇属等。 2 肝肾损害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存在于鹅膏菌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等。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3 能导致神经精神型的蘑菇种类及其毒素很多,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主要由毒蝇伞、豹斑毒伞、光盖伞等引起,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病人可能会狂笑、手舞足蹈、产生幻觉,严重者出现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这类毒蘑菇约有 60 种。 4 这一类症状多为鹿花蕈、褐鹿花蕈、赭鹿花蕈等引起,误食这类毒蘑菇刚开始出现胃肠炎症状,后出现黄疸、血尿、急性贫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急性肾脏损害。引起这类中毒的毒蘑菇约有 18 种。 5 误食这类毒蘑菇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 1-2 天发病。这类毒蘑菇主要是叶状耳盘菌,又称猪嘴菌。 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亚稀褶黑菇引起的中毒是以心肌损害为主伴多脏器损害,中毒者多死于横纹肌溶解和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率较高。 难道就不能 简单粗暴的认出毒野生菌吗? 记住:“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不吃! 如上图所示,可以清晰的看出和老百姓经常吃的青头菌不同,有毒的菌子往往在“菌柄”中间部分还有一个“菌环”,这就是所谓的“腰间系裙”。看到野生菌有这一结构的,绝对不能吃! 结构上明显的差异还有就是位于菌子底部的“菌托”,这一结构就像是高脚杯的底座一样,是一个菌子有毒的信号! 野菌由生长于地下或死树基质内的菌丝体和地上(或腐树上)的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子实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菌子。 子实体的形态各种各样,有伞状、杯状、球形、珊瑚状、耳状、棒状、马鞍状、盘状等等,其中老百姓最容易和喜欢采集的是伞菌。上图就是伞菌的一种。 【记住以下几种有毒菌子的图片!】 1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2 狗尿苔 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毒素为光盖伞辛等。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3 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4 毒红菇 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红菇与可食用的大红菇样子很像,一般人难以分辨。 5 红网牛肝菌 含胃肠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后主要出现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病症。据报导小白鼠试验有毒。与马尾松、疣皮桦、鹅耳枥、山毛榉、栎等树木形成菌根。 6 头套状鹿花菌 头套状鹿花菌学名为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7 秋盔孢伞 秋盔孢伞别名秋生盔孢伞、秋生鳞耳,子实体小,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也经常出现在锯木厂的木屑堆上。此菌极毒。中毒表现与毒鹅膏菌相似,属肝脏损害型,死亡率也极高。 8 灰花纹鹅膏菌 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据说:只要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9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菌体中含大量毒蝇碱。另外含有胃肠道刺激物,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等症。 9 窝柄黄乳菇 窝柄黄乳菇味苦辣,据记载有毒,四川群众反映有毒,黑龙江曾发生多人中毒,西藏产区视为毒菌,故不宜采食。该菌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有可能利用来合成橡胶。与高山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形成菌根。 10 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 11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又名纹缘盔孢伞,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含毒伞肽毒素,毒性很大。 关于毒菌子的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标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误区二:“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误区三:“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误区四:“变色、流汁液者有毒”,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破损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几个小妙招测测菌子的毒性,你学会了吗?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中毒了应该怎么办? 食药监部门提醒,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并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导致休克;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经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作为救治参考。 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