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恶发谁不是  欧阳修《玉楼春》审美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9-02

                 大家恶发谁不是

                  欧阳修《玉楼春》审美赏析

欧阳修是宋代一位文坛领袖,也是一位词作大家。他的豪迈的气质,常常表现在一首首小词中,不但表现了豪放的词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豪迈的情感和激进的思想。然而,这首《玉楼春》却选择了一对夫妻在床上发生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的全过程,表现了在那个时代男女之间微妙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词中感受到词人蕴含其中的激进的思想。全词如下: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    直到起来由自殢。向道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词作首先写道:“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屏山”即屏风。在中国古代,常常用屏风置于室内,用于室内挡风、遮蔽的用具,又因常有山水画装饰其上,所以,有称其为“屏山”。“褰”即掀起,撩起。“闲事”即无关紧要的事。首句就写了这对夫妻在夜间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突然发生了争执。这本来是夫妻俩在说点“闲事”,却突然为这“闲事”争起来了。诗人就是通过“枕上”这最平静、安适而温馨的环境,写夫妻之间的争吵,虽属偶然,但也写出了人生的无常,锅碗瓢盆中的小事也会打破这温馨的环境。接着第二句就是第一句的发展,词人说:“推倒屏山褰绣被。“褰”即撩起。意思是说,夫妻俩在拌嘴时,不但把屏山推倒了,而且也把被子也被掀起来了。看来这个阵势还不小,有着大闹之势。

词人接着上面写道:“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走”就是跑的意思。“求守”就是“求伴”之意思。“尽”是任凭之意。“不应人”就是坚决不回应。也就是说,这位妻子赌气,就从床上下来,跑到了“碧纱窗”下独自睡了。词人把夫妻吵架的结果写出来了,矛盾双方就此拉开距离。可以说,这时候丈夫急忙奔到纱窗下,一个劲儿地向夫人道歉,而妻子却任凭丈夫怎样恳求,她连句话也不说。我们读到这里,要注意一下,词人竭力表现妻子“尽人求守不应人”,而且“走向碧纱窗下睡”,是有其深层内涵的。如果从其思想来说,是古代中国妇女寻求尊严的表现,不是低三下四,遵从封建礼教,一味遵循“夫权”,独立的人格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词作的前半部分和后边部分留有极大的时间空间,从“夜来”到第二天天亮,可以说,词人不但省去了这夫妻分开睡觉的心理及其反思(最后两句有所表现),而且也给读者留下审美想象空间。在下半部分开始,词人说:“直到起来由自殢,向道夜来真个醉。”“殢”就是困扰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直深爱着妻子的丈夫不失时机地走向妻子,向她道歉。丈夫满脸愧疚地对妻子一个劲儿地道歉道:“昨夜里我真是喝得太多了,不该为‘闲事’与夫人争吵,我不对,请夫人原谅。”这里,不但刻画了丈夫在妻子面前的道歉,也说明了昨晚争吵的缘由,也就是丈夫喝醉酒了,不然,哪能因为“闲事”而争吵。丈夫的主动,不但表明了丈夫的在妻子面前的大度,而且也表现了词人的夫妻地位的平等,对妇女的尊重。可以说,在中国封建社会,这种思想是激进的,不可多得的。

词人最后写道:“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恶发”就是因酣饮过度而酒病发作。丈夫的诚恳道歉,使得本来心里也有一些悔意的妻子,趁机也就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就是说,昨天晚上,咱俩都喝了一点酒,都有些不够理智,因而为一点闲事而争吵,这样看来,我们各自都有责任。何况,在一个家庭中,两口子发生点口角,也是难免的,这又能说谁是谁非呢?词人通过妻子这番的话,巧妙地化解矛盾,两相和好。这里,词人就是运用了“恶发”来说明了为什么夫妻因“闲事”而发生争吵,事情不大,但因酒兴就发,其实,也暗示了夫妻之间的和谐。我们从“尽人求守不应人”也可以看得出来。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因小而大,展开矛盾。其次,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再次,叙述事件,层次了然。第四,借助语言,蕴含道理。第五,幽默风趣,意蕴深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