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谷的传说和考古发现(上)

 国民一员 2019-09-03

 赵志军,中国植物考古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考古学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主持过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等1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并著有《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一书。2015-2018年,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社会科学类)。 

  欢迎来到爱考古,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题目是《五谷的传说和考古发现》。 

  我们将学习到: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什么是五谷?哪些农作物属于五谷?大麻为什么也是五谷?什么是植物田野考古,什么是浮选法?从上山-田螺山-良渚遗址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萌芽-发展-成熟。  

考古视野下的五谷种类
   

  我们经常说“五谷丰登”、“五谷杂粮”,但是大家是否想过,“五谷”到底指的是哪些谷物?五谷杂粮里这个“杂粮”好理解,就是多种多样的粮食作物或者小杂粮。但是“五谷”的“五”究竟是指五种特定的谷物呢?还是仅仅表示“多”的虚词?    

  “五谷”这个词最早是出自《论语·微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也? ——《论语·微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既然在《论语》中出现了“五谷”的说法,后代的儒家必然要对“五谷”做出解释。最著名的是东汉的大儒家赵岐和郑玄的注释。 

  赵岐认为五谷是稻、黍、稷、麦、菽,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水稻、糜子、谷子、小麦、大豆。郑玄认为五谷里没有水稻,有麻,后四种都一样:糜子、谷子、小麦、大豆。“麻”就是咱们说的大麻。   

  赵岐注疏《孟子》,“五谷谓稻(水稻)、黍(糜子)、稷(谷子)、麦(小麦)、菽(大豆)也。”   

  郑玄注疏《周礼》,“五谷,麻(大麻)、黍(糜子)、稷(谷子)、麦(小麦)、豆(大豆)也。”   

  从这来看郑玄这个人就有些不靠谱,我们知道大麻是毒品,郑玄不仅把大麻放在五谷里,还列为五谷之首。那到底为什么郑玄要把大麻放在五谷里头?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考古人是以物说话,所以我们探讨古人对五谷的解释是否正确时,就要用考古的方法去寻找史前的谷物品种,看究竟有哪些品种能够和赵岐或郑玄所解释的五谷相吻合对应。 

  考古学现在有一种方法叫植物考古田野方法,通过考古发掘、通过浮选法等方法去获取古代的植物遗存,其中就包括农作物遗存。 

  浮选法是最近几十年来在考古学界迅速普及的一种植物考古田野方法。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对获得植物遗存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困惑的状态。因为植物遗存是有机物质,经过长时间埋藏就会腐朽消失,且植物遗存大多都非常细小,尤其是谷物籽粒,在发掘中很难从土壤中给它识别出来。 

  古人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火,在有意或无意的时候,有些植物被火焚烧,烧透的话,就把它烧成灰了,而没有烧透的植物就可能被炭化了,它就由有机质变成无机质,就可以长期地埋藏在土壤中。而被炭化的植物遗存它的密度就大大降低,低于水的密度1,而一般土壤颗粒的密度是2.65或2.64。当我们把考古遗址中的土壤放在水中,重于水的土壤颗粒就沉下去了,而轻于水的炭化物质就浮上来了。浮上来的炭化物质主要成分就是炭化的植物遗存。我们通过这种办法来获得古代植物遗存,这就叫浮选法。但是毕竟一个遗址里被炭化的植物遗存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般的考古遗址中,通过浮选法获取的植物遗存数量都不会很多。 

  通过这十几年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大量推广采用浮选法,我们已经累积了数量庞大的古代植物遗存,以农作物为主。仅我的实验室,现在已经有古代的植物遗存、植物种子多达数百万粒。 

  通过对这些考古出土的古代植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所有商周以前考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只发现了六种农作物的遗存:水稻、谷子、糜子、大豆、小麦、大麻。    

  我们考古发现的史前的农作物遗存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五谷是完全一致的。所谓的五谷实际是六种农作物,五种谷物加一个大麻这就说明郑玄和赵岐两个人都是对的,在汉代以前,我们中国的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就是这六个品种。那从这个意义来讲,“五谷”的“五”实际是实数。   

  五谷之大麻

  首先我们讲讲不是谷物的大麻。大麻在现今社会是一种毒品,所以我们乍一听郑玄把大麻作为五谷之首,觉得是很不靠谱的事情。但实际上郑玄说的是对的,因为大麻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类作物,它是中国古代先民的纤维的主要来源。 

  古人所穿的衣服、纺纱织布的纤维来源主要是靠大麻。现今我们靠棉花,现在一说农业生产就会说粮棉生产,为什么要把棉花和粮食并列,说明棉花在现今社会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来说,大麻是与棉花等同的,因此把大麻列为五谷之首,确实不成问题。   

  棉花起源于中南美洲,明清以后才传入中国的。除了中南美洲的棉花以外,在印度也有棉花,根据现在的历史史料以及考古发现证明,印度的棉花驯化得很晚,传入中国也非常晚。除了大麻,其他的麻类作物也可以纺纱织布,如亚麻。亚麻起源于西亚,很晚才传入中国。还有起源于中国的苎麻,但是苎麻的纤维太粗,做出的纺纱、织出的布相当粗糙,穿在身上很不舒服。至于丝绸,它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高档的纺织品,只有极少数的上层人物才有条件享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大众穿的衣服主要是靠大麻纤维纺纱织布,制成我们常说的麻衣。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古代先民所依靠的主要的纤维来源就是大麻。 

  大麻除了可以纺纱织布提供纤维材料,大麻籽还可以榨油,大麻油可食用,可用于照明。所以大麻是一个非常多用途的经济类作物。 

  由此可见大麻确实是我们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类作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考古出土了大量的大麻的籽粒遗存,说明它与古代先民的生活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当然大麻也确实具有毒品的特性,我们的学术上一般叫致幻剂。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下,不是所有的大麻都具有致幻剂的特性,只有比较特殊的几种大麻品种才具有这种特性。大量的大麻并没有致幻剂的特性,我们中国古代种的大麻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可以作为致幻剂使用的,绝大部分是用于纤维的提取和榨油。 

  至于大麻在中国古代是否曾经被用作致幻剂,比如在萨满的法会上,是否用大麻作为致幻剂,达到一种虚幻的状态,以便通天通地。有学者提出过这种想法,认为大麻确实起到过这个作用。他的论点不是从考古出的大麻而言,是从一些比较特殊的器物得来的。比如这一件商代早期的青铜盉,它的形状非常特殊,特殊在它的嘴是高高笔直地冲上,高出了盉口很多,盉口做得又很大。 

商早期青铜盉 

  像这种设计,如果盉里装满液体,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因此有学者就认为这种古怪的设计,制作得又这么精美,可能不是用作盛装液体使用,很可能就是用作吸食致幻剂,把大麻放在盉里头焚烧,然后从它的嘴上来吸食它的烟雾以达到致幻的作用。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件东西是用于吸食致幻剂的,我认为它还是一件酒器或者水器。 

  这是我们讲的五谷中的第一种大麻,大麻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而且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类作物。所以被郑玄排为五谷之首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谷之水稻

  中国古代先民驯化出的水稻,对全世界作出的贡献远远大于四大发明。水稻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全世界的谷物作了归类,提出有五种世界最重要的谷物品种:玉米,水稻,小麦,大麦和高粱。水稻作为粮食作物养活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   

  水稻是否起源于中国,在三、四十年前还略有些争论,现在随着大量的考古证据的出现,基本上国内外学术界已经一致认为最早的水稻是起源于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张图上所有我标出来的,是目前发现的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水稻遗存的重要的考古遗址,其中三个黄点代表的遗址有早到距今1万年以前的水稻遗存。 

 

上山遗址浮选出土炭化稻粒 

  举一个例子,上图是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距今1万年以前的水稻遗存,我们通过浮选法获得的炭化的水稻粒。 

上山遗址出土陶片 

  上图是上山遗址出土的陶片,陶片的断面可以看到水稻稻壳的痕迹,说明距今1万年以前的上山的古代先民在制作陶器的时候,有意识地在陶土里掺杂了一些水稻的稻壳,以保证陶器制作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上山遗址还出土了很多红烧土块(下图),形成原因不详。这些红烧土块里可见很多的水稻稻壳的印痕 

上山遗址出土红烧土块   

  综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讲:距今1万年以前的上山古代先民已经开始利用水稻,水稻已经成为了上山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作为食物,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制作陶器等其他的功能。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问题:这些水稻究竟是否是栽培水稻?这里要讲一下有关农业起源研究的最新的理论,这个新理论认为所有农作物的驯化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所有农作物的驯化是在人类行为影响下的植物自身的进化过程。意思就是所有的农作物的驯化过程是农作物自身的事情,不是人类有意识把它从野生状态变成了栽培状态。人类仅仅是做了一些特殊的行为,这些行为影响了植物本身的进化过程和速率,使得这些植物由野生状态进化成为栽培状态。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植物的驯化过程就应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作为一个进化过程,它是evolution,而不是revolution,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骤变。因此在人类开始影响稻谷进化过程的最初阶段,这些稻谷起码在形态特征上乃至基因特性上都应该表现为野生稻的特点。 

  具体到上山遗址1万年以前的水稻是否已经具备了栽培稻的一些特性,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理论上来说,它们应该还没有具备,它们仍然处在人类驯化过程的最初阶段。从上山遗址以及其它考古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水稻的驯化和稻作农业的起源,向前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年以前,这是有关水稻研究的重要的成果。 

  前面我提到水稻的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而稻作农业的形成,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渐变过程。讲到稻作农业起源,不光是我们中国的中小学课本,包括国外的大学教材中,必然要使用河姆渡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证据。 

  很可惜的是河姆渡遗址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掘的,当时还缺乏很多必要的科技考古手段,因此河姆渡遗址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但是有很多重要的学术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比如说河姆渡时期的稻作农业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发展程度,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河姆渡时期稻作农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阶段,因此把河姆渡文化命名为稻作文化,或者稻米部族。   

  由于当时的发掘缺乏一些科学的分析和统计,所以我们没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本世纪初我们在河姆渡遗址的附近新发现了一处遗址:田螺山遗址。田螺山遗址是我们近十几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这样就给我们探讨河姆渡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田螺山遗址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它几乎是河姆渡遗址的复制品,它的文化堆积,所埋藏的考古遗物,与河姆渡遗址也几乎都一样。两处遗址相距仅有七公里,都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两处遗址都是处在高水位的自然环境中,所以遗址长期被水浸泡,就为遗址提供了隔氧的保存条件,使得很多有机物质可以在经历了7000多年的埋藏过程中,仍然能够鲜活地保存至今。 

田螺山遗址出土木制品和骨制品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从田螺山遗址考古出土的一些的木制品和骨制品,从它这个鲜亮的程度,大家很难想象这都是7000年以前的东西。尤其是木制品和骨制品,骨头好像是古人刚刚食用过,由此可见这个遗址的保存情况有多么的好。   

  因为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遗存都是有机物质,在很多其他的遗址中只能是被炭化的,这才保存下来,所以数量一般都不会很多。而田螺山遗址由于这种特殊的埋藏条件,就使得大量的植物遗存包括谷物在内就非常完好地保存下来。没有被炭化的也保存下来了,因此我们就获得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其中包括数量巨大的水稻遗存。这十来箱都是从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水稻,数量非常巨大。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稻粒遗存 

  因此我们通过对田螺山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认定了距今6000到7000年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长江下游的古代先民确实已经开始稻作农业生产,稻作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的重要生产活动。   

  在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时候,我们没有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河姆渡遗址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水稻,但是没有可做科学量化统计的基数。因为当时的发掘的技术还不够,在田螺山遗址我们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田螺山遗址除了采用浮选法和水洗法获得了大量水稻遗存以外,我们还通过这种科学的方法获取其他的植物遗存。 

  结果发现在田螺山遗址除了大量的水稻遗存,还出土了数量同样巨大的采集获得的野生可食用植物遗存,例如菱角,在田螺山遗址出土的菱角数量非常巨大。另外还有栎果,也叫橡子。 

  橡子是可食用的,现在市场都能买到橡子面,只不过橡子面不太好吃也不好消化。 

  栎果它是可以储藏的,这张图上有两条红线,这是在田螺山遗址发现了一条古河道,中间有一个独木桥,所有的栎果都是储藏在古河道的河岸边的一个大坑里。因为栎果很招虫子,储藏的最好办法是把它放在水中。因为栎果本身是有毒的,储藏在水坑里,既可以达到保存的目的,又同时可以去除栎果的有毒成分。右下角这张小图是日本学者对日本的绳文中期古代先民的生活情况的复原图,也就是说在日本的绳文中期,也是以食用栎果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的。根据考古发现,绳文中期的日本古代先民也是把栎果储藏在河流岸边一些深坑中,这与我们在田螺山遗址发现的情况完全一样,这再次证明了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栎果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而且栎果的成熟季节相对比较集中,从一棵树上就可以收获好几麻袋。所以它的这种可储藏性,集中成熟性和可食用的特点,就使得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栎果与水稻对人类作为食物而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是属于“可互换的食物”,这个很重要。人类食用食物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某一类食物只能给我们提供某一种营养成分:食用肉类,保证脂肪的提取;食用谷物,保证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食用蔬菜,保证维生素和纤维的需求,这些食物就是“互补性食物”。就是我们吃食用A也必须再食用B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可互换食物”不一样,只需要二选一就够了。栎果与水稻,对当时田螺山古代先民而言他们只需要选其一就可以达到他的基本营养成分需求。 

  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田螺山人在种植的水稻的情况下,还要大量的收获储藏栎果。 

  这里只有一个解答:那就是他们的种植的水稻,无法满足田螺山村落居民基本的食物的需求。说明稻作农业生产在距今6000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还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状态。它的稻作农业生产的所获不足以满足当时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人们还要继续从事采集狩猎活动,才能够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到了河姆渡文化时期,人类社会仍然处在由采集狩猎向稻作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类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稻作农业社会阶段所以以前提河姆渡文化是稻米部族或稻米部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我们植物考古新发现对稻作农业起源提供的一些新的证据和新的资料。 

  我们根据考古发现证实了水稻和稻作农业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具体的起源地是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我们最近的考古发现还揭示了稻作农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渐变过程。从1万年以前开始,一直到距今6000到7000年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这个演变过程还没有完结。 

  那么稻作农业社会究竟在什么时候才正式成为了我们中国古代先民的主要的经济生活的内容? 

  我们现在有一些新的重要考古发现,这就是良渚古城的发现。 

  根据我们最近的考古发现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良渚文化,年代大约是在距今5200年到距今4300年之间。它的主要分布范围是环太湖流域,核心区域在余杭地区。   

  我们考古学者在余杭地区发现了一处重要的良渚古城。这座古城是由三重构成的,最外的一重我们叫外郭城,城地面积达到了八平方公里;第二重也就是最为重要的内郭城,也叫王城,修建方法是由底下铺卵石,上面用黄土堆积,形成了巨大的一圈围城,最内层是中间宫殿所在的一个高台建筑。这三圈城的工程量非常大,在城的北部还发现了大型的水坝水利工程,这些水坝巨大且高。在良渚古城具有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建筑,据统计,这些公共建筑的土方量总计可以达到1200万立方米,按照一人一立方米/天的工作量计算,1万人一年工作200天的话,需要六年以上的时间。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良渚文化是距今5000年前的一个区域性的古代文化群体,他们竟然有这么大的能力,抽调这么多人长期去修建如此宏大的公共建筑。 

  它背后说明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它应该有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做支撑。因为整个社会群体里只有一部分人力从事稻作农业,其他人力要从事其他方面的劳作和劳役,而这一部分人力从事的稻作农业生产必须达到能够养活整个社会群体的程度。说明良渚文化时期,当时的稻作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其他方面的发现也证明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发达程度。比如我们在良渚古城的周边发现了一大片水稻田:茅山水稻田 

  这片水稻田是成面积、成规模的,中间有大型水田的基本构建,有田埂、水渠等,在5000年前的这种水田规模已经相当巨大。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的复合犁,犁头是石制,犁身是木制,说明犁耕已经出现了。  

  除此之外,我们在良渚遗址发现了一个大型储藏坑,里面有大量的炭化水稻, 发掘出来以后,我们进行了量化处理。首先把它的稻粒的粒形做测量数据,然后找到与这个粒形大小差不多的现在的水稻,称重一千粒,得出千粒重,再算出这一千粒的体积。根据千粒重和千粒的体积进行折算,发现这一个坑里的水稻总重已经达到了11吨以上。数量非常巨大,所以考古工作者推测,原来应该是一个储存粮食的窖穴,不幸被火烧了,烧完了以后没法食用,当时的人们就把它埋藏起来了。假设当时亩产能够达到200斤的话,这11吨多的水稻得需要多么大的水田面积和多少劳动力的投入才能获取到。因此从这也证实到良渚文化实际的稻作农业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到了稻作农业社会阶段。也就是说从采集狩猎向稻作农业的转变过程,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完成了。 这个也是我们有关稻作农业的一些研究。 

  好,稻作农业和水稻就说到这里。 

  未完待续,下期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