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从哪里来的?

 十字架qd896z99 2019-09-04
说起文字的产生和起源,有相互关联的两方面意思。一个是指文字的历史起源,比如说文字产生在什么历史时代,是谁创造了文字,等等,这个方面的研究依赖于传说、历史记载以及考古发现等等。另一个是指文字本身的演化过程和规律,比如说字形、字音是怎么来的,字的意义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等等。
说到字音,声音也是象形。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一种表象,也属于象形的范畴。打个比方,听到敲一下的时候叫“声”,而后面跟着的叫做“响”,最后的震荡是音,这叫声音。声是形,音是象,其所表达的义就是声音的真相。
说说“音”这个字。
小篆的“音”字
《说文》中说音为:“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音”的字形由“言”和“一”构成,字形“一”放在了“言”字字形下部的“口”中,这个“言”的下部是“舌”的象形,其中的“口”表示舌根。“音”字中的“一”就画在这个舌根部位。从《黄帝内经》中可知:心开窍在舌,舌根是通心脉的。义在形中:音含在言中,是言下之意,是通心的。
古人云:“音不可伪。”音是通心的,心有所之,则直接表现在音中。人说话时,声可大可小,然音不可作伪。心不真诚,虽百般掩饰,花言巧语,还是会在音中表现出来。可见“音”字中的这个“一”是“心口如一”的意思。
心音相通。因为音不可伪,所以心意不变,则音不变;音不改,则心意不改。所以同音同意!这也是汉字中相同读音的字,意思也相通的原因。心音的这个特点,是汉字的特点,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表现,所以同音同意不仅是中国人汉语的特点,应该也是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举个例子说,为什么世界上各个民族语言喊出“妈妈”的发音都很一致呢?就是因为人类对母亲的感情都是同样真心的。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唱歌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心声就是音。如此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汉字通过字形的象形关系来表示整个世界、宇宙万物,包括我们自己,也包括对声音的描述。汉字通过字音通心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表示人的心意。并且,可以通过字形和字音的结合来沟通宇宙万物和人心,使思想和万物相联系,“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就可以用文字去表现。汉字可以作为沟通心灵和世界的工具,也能够去表示这个世界上最深奥的意思。
离开了形,象落空;没有了声,音落空;没有了音,意落空。
有了形,则有象;有了声,则有音;有了音,则有意;意相通,则为义。
这个就是文字的字义。形音相会而生义。字义是因形和音相会而生,这叫会意。意为心音,心里面对这个音有所感悟,叫意。我们常常问:“你会不会?”回答说:“不会!”什么叫不会?就是没有拿心去相会。想要会就要用心。所以喜欢一个人第一就是要去想念他,不想怎么会呢?心里有才有,没有怎么能会意呢?
然而,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心意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如何让你体会我内在的心意呢?我们取一种共同的意向来互相感通,表辞达意、字符就是对自然万物最凝练的取象,因而最能引起人类的共鸣,最符合人类共同心意的相会。每一个人内心所感的象是人的心意,而天地之间生出万千现象的规律就是道义,二者合一称做意义。
能让我们心意相通的是“义”,意之大者、意之达者即是义。让每一个人的心意都能与自然的道义相符,由意会义,由此感精通神,回归道性,这是生命的意义!
如果现在有人问:汉字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该怎么回答?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回答很简单:汉字是生出来的!因为在中国文化看来,整个世界都是从道体中生出来的。文字和万物一样,都是从自然中生出来的。自然生养万物,更重要的是她将这种生生不息的能力与禀性赋予万物。正是因此,中国文字才能永久地传承下去,只要日月不落,宇宙不坏,文字就不会消灭,因为它与天道同种同德。而我们教书写字呢,就是在心灵之中开启自性的能生之力,心灵可以再造世界,而此刻的世界不也正是由我们的心所创造吗。这是天人合一、万物同源的道理。自然可以生万物,人心感之。人心可以造文字,也能造世界。
 摘自:《文字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