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2验方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09-04

第 1198 期

作者 / 见内文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许奇

黛蝎消疹汤

药物组成:青黛粉(包煎)10g,生蒲黄10g,丹皮10g,赤芍10g,全蝎5~10g(研末冲服),板蓝根30g,生苡仁30g,蚕砂20g(包煎),萆薢20g,土茯苓2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带状疱疹,肝经湿热瘀互结证。

病案举隅:魏某,男,42岁。5天前先感低热乏力,随后腰肋部出现簇集的黄豆大小水疱,疼痛难忍。呈带状排列,触痛明显,不可近衣物。伴心烦口苦,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予黛蜴消疹汤6剂而愈。

资料来源:张勇.四川中医,1990,(12):42

评按:本方为自拟方。针对带状疱疹肝经湿热瘀结的病机而设。方用青黛、板蓝根清热解毒;土茯苓解毒利湿;全蝎解毒通络,散结止痛;蒲黄、丹皮、赤芍凉血化瘀,通络止痛;蚕砂、萆薢、生苡仁利湿通络止痛。诸药共奏解毒除湿、化瘀止痛之功。

土茯苓大黄汤

药物组成:土茯苓120g,大黄30g,金银花30g,连翘30g,黄连10g,黄柏10g,生地1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带状疱疹,湿热毒盛之证。

病案举隅:卫某,女,54岁。5天前左胸乳上方皮肤发红,隐痛。起初未予注意。翌日,患处出现密集成簇的丘疱疹,渐而成为透明清澈的水疱,绕以红晕,灼热刺痛难忍,逐渐发展为数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带状疱疹,证属毒热炽盛,散发于外。治予清热解毒。处方:土茯苓120g,大黄、银花、连翘各30g,生地、玄参各20g,黄柏l0g。2剂后痛除大半,疱疹皱缩。3剂而愈。

资料来源:宋锡祥.四川中医,1990,(2):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