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玫瑾:满足孩子的依附感究竟有多重要。

 李玫瑾育儿讲堂 2019-09-04

    对于婴儿及其照料者杯子里最早的水也就是依附感来自相互的身形凝视,来自膝盖上的游戏,来自轻摇着摇篮或者怀抱着入睡。


    依附感也来自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当中,他们先是只会四处张望后来手脚并用,然后就是单独用脚,再接下去就是用上自行车,汽车了。

    大部分的这类探索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因为膝盖擦破跟同伴口角而回到父母和老师的身边,但是杯子蓄满后,他们又会精力充沛,满腔热情的回到游戏中。但是如果照料者没有及时的续杯,甚至连自己的那个蓄水池也空了,或者吝啬成性,不愿多给那么就难以满足孩子的依附感诉求。孩子甚至会把这些不安害怕的情绪买入内心深处,而一到游戏场上就会大打出手,变成混世魔王。日常生活中的不安挫折疾病事故和创伤都会将孩子的杯子倒空,对孩子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的更快,孩子本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但是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那么,孩子会做何感想呢,这只会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刺痛感觉被亲人背叛,如果大人又冷漠或者虐待,将孩子的杯子打破,那么情况就会更加糟糕,杯子的裂口如果太大,就很难再往里加水了,这个时候,父母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抚慰好这颗稚嫩,却深受伤害的心灵,或者必须进行心理治疗。杯子破裂了的孩子早已经习惯杯子里空空如也,所以他们看上去也是一脸的冷漠,空虚,他们心不在焉,或者,变得非常的忧郁,也充满了恶意,即便是被爱的最充分受到照顾最多的孩子,他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失败,也没经受过什么大的悲伤,他们的杯子,保护的最好,但对于爱和依附感仍有着不尽的要求,因此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他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不断的添加要坚持多年,表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当中,我同意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看法,他认为依附感不是呆在一起就行了,而是要,与从他人的互动当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因此呢,真正的续杯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电视和电脑永远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不管他们的互动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多年研究显示,让孩子获得安全依附感的关键是对他们的需求做出迅速回应,电子屏幕能够提供不少有用的东西,娱乐、信息、游戏似乎都能够减轻压力,但是他们做不了鬼脸,不能拥抱,更不能提供人类在内心深处所最需要的安全感。婴儿通过亲密的连结游戏,甚至可以学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因果关系,有一个游戏,因而先咯咯的笑,父母继而模仿他的声音,也咯咯的笑。孩子会报以会心的一笑,游戏再高级一点就是:孩子咯咯笑父母跟着咯咯笑,孩子在咯咯笑,最后大家一起会心的笑。在婴儿能够用手抓住东西之前,他已经紧紧的抓住了父母的心,对婴儿来说,最典型的联结游戏就是蒙猫猫,蒙猫猫不仅建立了联结,而且还戏剧性的玩出了亲密的概念现在你能看到我,现在你不能看到我,我回来了,他反映了联结和断裂,存在于缺失之间,所达到的微妙平衡,这个游戏对于大人并不那么有趣,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是用毯子,把自己蒙起来了,而我们还是在那里,并没有真正的消失。然而,对于婴儿这个事实却需要他们自己一点一点的寻味,并弄清楚,我们在假装找婴儿的游戏中,虽然一遍遍的问,宝贝去哪儿了,但其实我们知道他在哪里,虽然找到他时,会故作惊喜的喊道,找到宝贝了,但其实呢,我们并不惊奇,但是对于婴儿他不但享受这个游戏的乐趣,而且他每一次也真的会有不同程度的惊喜,最终惊奇会转化为喜悦的默契就好像大点的孩子明知道圣诞老人都是爸妈办的,可是仍然愿意抱有对圣诞老人的幻想。在萌猫猫的游戏过程中,孩子象征性的失去了联结,然后呢,很快又再次获得他如果你试着用不同长度的时间来蒙住脸,例如半秒两秒或三秒,你会发现某一特定的时间,间隔将会带来最大的笑声,时间太短,就会没有神秘感,而时间太长,又会造成恐慌,抓住合适的时间,间隔你就会体会到人类联结、断裂与重新联结的真谛

推荐阅读

“别杀我,我才10岁……”二胎爸爸持刀捅死10岁女孩,刺痛朋友圈无数人!

异国带俩娃,还抽空教会了3万人画画……这位妈妈酷爆了

古诗不用背,听完自然会(建议家长收藏)

@家长们,用这个模型培养孩子,个个都是学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