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赵孟頫、董其昌……——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展

 泊木沐 2019-09-04

宋金书画

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苏轼居首,但苏轼留下的墨迹很少,《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是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途中所作,文章豪放阔达,书法沉雄劲健,虽在贬谪途中所书,但通篇不见火气怨言,是目前苏轼所存墨迹中字数最多者,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此次展览以苏轼的亲笔书法切入,可谓诚意十足。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是前后总计684字,二赋并非作于同一时间,《洞庭春色赋》成文时间不可考,但早于《中山松醪赋》。

《文姬归汉图》虽然不是出自宋朝画家之手,但出自于同时期的金代画家张瑀笔下,且是宫廷院画,可称海内孤本。通过此卷画风,不难看出金代与宋代院画之间在风格上的异同,既有宋代绘画的特点,又有民族风情特色,再加上吉林省在历史上曾属于金政权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本次展出在一定程度上更有一种归属地展览的特殊意义。

此卷经郭沫若先生考证为金代画家张瑀所作,图绘东汉蔡文姬返回汉地的场景。画卷前端第四位骑黑色骏马、衣饰华丽、容貌端庄者为蔡文姬。

元代书画

元代初期书法式微,赵孟頫极力提倡师古,力追晋、唐,元代书风才有所创新,逐渐出现自己的时代特色。本次展览选取了赵孟頫的书法手札《种松帖》和元代文人画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卷两件展品,以一书一画展现元代文人书画家们的艺术世界。

赵孟頫《种松帖》是致书友人所作,行草相间,通篇毫无无拘滞之感,自得书法真趣,信中提及田上账务,嘱托某处山上遍种松树、购买山地等事宜,款署“闰月十日,孟頫记事致。”文中有“东衡穴边地,望都与买了。”隐隐体现了他虽然出仕元朝,但内心依然打算返乡归隐的矛盾心理

张渥的《临李公麟九歌图》卷以白描手法微微渲染以淡墨,线条如行云流水,极其飘逸;人物皆有神采,体现出作者在人物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堪称是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代表作。

明代书画

文徵明,《树下听泉图》轴,笔墨、设色语汇兼有文人、院体两种体式,呈现出鲜明的院体青绿类型画风。山石用淡墨略加皴擦,用笔轻松灵动,以赭石为底,薄施青绿;树木刻画精致,尤见功力;风格雅致独特,气格在宋元之间,属于文氏山水画中的精品。

徐渭《双清图轴》,以意笔写竹与水仙,纯以水墨,虽着墨不多,但笔简意赅,以少胜多,虚实相生,神采飞动,再加上题款书法的潇洒灵动,书画相得益彰,是徐渭精品之作。

董其昌《疏林远岫图》轴,纯用水墨写出,用笔温润恬静,淡墨起笔,层层叠加,虚和雅致,意境清远。

清代书画

刘墉《论书轴》,无年款,分为两段,前段为草书,后段为楷书,内容为评论历代名家书法。作品初看似乎笨拙软弱,全无法度,但细细品味,则其用笔举重若轻,筋骨内含,全从古法中来,形成一种雍容、静谧、精华内敛的书法风格,

邓石如《龙虎之山篆书轴》,于嘉庆庚申(1800)年,邓石如时年58岁,为其晚年作品。

王翚《江南春词意图卷》,构图采用平远法,描写一片江南春色,湖山胜景,水口坡石,薄雾中小舟若隐若现,引人入胜,以草绿点染丛树,时时见笔。树木坡石用笔时见老辣,苔点尖笔斜点,信为晚年精心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