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氏教育<家长手册>

 大白兔奶奶 2019-09-04

目录

1.  蒙台梭利是谁?

2.  那些受益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人们

3.  蒙台梭利教育包含哪些阶段?

4.  蒙氏教育和传统教育有何不同?

5.  为什么是<混龄>环境?

6.  什么是蒙氏孩子的“正常化”?

7.  什么是蒙台梭利环境里的<工作>?

8.  蒙氏教具的特点?

9.  什么是敏感期?

10. 什么是吸收性心智?

11. 蒙氏环境中的自由与纪律?

12. 蒙台梭利环境中的孩子如何发展创造力?

13.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4. 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15. 蒙氏的幼小衔接如何实现?

16. 家长应如何与蒙台梭利教育配合?

17.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成长?

18蒙台梭利教育的师资培训课程内容是什么?

19. 什么是<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


1. 【 蒙台梭利是谁?

  • 全名玛利亚·蒙台梭利,她是所有蒙氏人心中的女神,没有之一。她是第一位在意大利获得医学博士的女性。后来也成为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题外话,这么高学历高地位的蒙奶奶从事一线教育事业,孩子的教育就是这么重要!反观国内幼教行业普遍的入职门槛,确实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 20世纪初期,她通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而提出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1907年在罗马成立全球第一所儿童之家,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博士应用在3-6岁的孩子上的方法得到了惊人的成果,于是欧洲各媒体争先报道儿童之家,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于是各国纷纷效仿成立儿童之家,并邀请蒙台梭利开设师资培训课程。

  • 历经100多年,蒙氏教育深深地影响了现今全球儿童的学习方式。她一生贡献于儿童教育,曾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当她在1952年辞世时,已备受世界各地的瞩目与尊重。

 玛利亚·蒙台梭利 女士

2. 【那些受益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人们】

·  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一家都是蒙氏教育的孩子。

·  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世界上没有比蒙台梭利更好的教育,能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唤醒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心智发展。”

·  发明家爱迪生——蒙台梭利教育照亮孩子的未来。

·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蒙台梭利教育是我的思想教育之父。”

·  Google创始人布林佩奇——我们的成功不属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毕业于蒙氏学校,钟爱蒙氏书籍。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所有传记和创业史都提到蒙氏教育他人生之初的导师。

·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爱因斯坦——蒙台梭利会是成功人士的摇篮。

·  美国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赞美蒙台梭利教育,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

·  心理学家皮亚杰——第一次对儿童心理观察和研究也是在蒙氏教室。

·  电话之父贝尔——认为蒙氏教育将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领头羊,在1913年蒙台梭利首次访美的时候提供财政支持美国和加拿大成立第一个儿童之家。

·  美国儿童电视之父罗杰斯——蒙氏学校让所有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工作,我们应该帮助理解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而快乐的童年。

·  世界最著名的游戏设计师威尔莱特——蒙氏教育中“探索”的乐趣是唯一激励我成为一个游戏开发者,它是想象的放大器,促使我进入游戏开发的创新创意。

·  网球大满贯得主费德勒——蒙台梭利教育让我精细、专注、谦卑、优雅。

·  16次格莱美获奖者碧昂丝——曾经接受并推崇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不同时期的人对蒙氏教育的评价


3.【蒙台梭利教育包含哪些阶段?】

  • 婴幼儿环境专为0-3岁的婴幼儿设计。

  • 儿童之家专为3-6岁的幼儿设置。

  • 小学教育专为6-12岁的儿童设置。

  • 中学教育为12-18岁的学生设置,蒙台梭利称这群孩子是“ 大地儿女”。


4. 【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何不同?】


5.【为什么是<混龄>环境?

     ·  可能对于传统学校的老师而言,班级体现的和谐社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所有的孩子都乖乖坐在一起,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蒙氏教育理解的真正的孩子的和谐社会生活是,每个孩子都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中,并且他们互不影响、互不干扰,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就会明显的显现出来,在班级里,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

    ·  社会生活让我们接触各种不同的人,这正是社会生活的迷人之处。不管是在成人社会还是在儿童群体中,把各种年龄的人隔开,是很冷酷又不太符合人性的。因为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互相学习,社会联系也会被打断。年龄相近的孩子之间有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联系,小孩子对大孩子做的事情更感兴趣,因为他们能做的事情和做事的能力相差不大。通过这样,年龄大的孩子很容易的就成为小孩子的老师或者英雄,年龄大的孩子能做的某些事,年龄小的会仰慕,并受大孩子的激发而去从事大孩子所做的big work.


6. 【什么是蒙氏孩子的“正常化”?

      ·  蒙氏环境中“正常化”的孩子可以作出有意义有目的的工作的选择,因为自己的选择有挑战性,但是会通过自我提升感到自我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具有迁移专注的能力,在不同工作之间建立心理链接,所以可以持续专注,这样的孩子把重复教具当成自然探索的一部分,动作的自然协调让孩子将动作和心智的进行完美的融合统一。

       ·  让孩子工作是引导孩子正常化的关键和途径,什么样的工作呢?满足他们兴趣,他们自由选择,可以独立、动手操作,也可以选择重复与否,进而达到专注,一旦专注,孩子的状态就开始进入正常化。

      ·   班级中正常化的孩子越多,班级走向正常化就越容易。


7. 【什么是蒙台梭利环境里的<工作>?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所有在环境中动手的操作都称为工作。在环境中的每一个教具都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目的,主教观察孩子,然后一一引导示范孩子操作的方法,孩子从示范中看到整个过程,了解这份工作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如何结束它,慢慢孩子建立起秩序感与专注力,同时经由孩子的自由选择、独立操作,整个过程孩子亲身参与。有始有终地工作循环,如此孩子慢慢去创造自我,建构自我。这与漫无目的的玩,玩到一半就随时可以中断的游戏,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手才是人类智慧的工具

8. 【蒙氏教具的特点?

     每一种蒙台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导向的教具;他们均依循同一个设计原则:带领孩子不自觉地从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地学习。所有教具的设计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自己检查错误;因此,当孩子操作有误时,孩子不但可以自行察觉,还可以不需要他人帮助而改正过来,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让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成就,推动孩子不断的求知欲及工作欲望。


9. 【什么是敏感期?

    ·  敏感期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孩子普遍会被自发的吸收到某种特定的工作中。这是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敏感期过程中,与吸收性心智一起合作,使孩子的在敏感期内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但这是暂时性的,一旦结束就再也无法开启。

       正因为孩子拥有敏感期,他们的学习是毫不费力的,而且是充满热情的。敏感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他的心理世界,只有第一阶段(0-6岁)的孩子具有敏感期,到第二阶段(6-12岁)的时候,敏感期消失,这时的孩子必须像成人一样努力去学习才能习得某种技能,不再像0-6岁那样毫不费力。

     ·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0-4.5岁

        感官精细化敏感期:0-4.5岁

        动作敏感期:0-4.5岁


10. 【什么是吸收性心智?

         ·   吸收性心智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感官吸收环境中的信息,从而实现建构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也将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基本的材料:把外在的东西无形地吸收进自己的内在然后作用于自己,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帮助他学习太有效率。

         ·  3岁前是相机式的全盘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都会吸收,3-4岁左右,进入到有意识的吸收,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些选择和操作会越来愈有倾向性。3-6岁有意识把自己的需要和环境联系起来,从之前0-3岁时吸收的素材里提取信息。


11. 【蒙氏环境中的自由与纪律

  • 大部分的家长对于蒙氏环境的自由有误解,认为是无拘无束放任不管的自由。这是个误会。蒙氏的自由是一种有内心秩序的自由。

  • 如图,孩子要在环境中获得自由,首先得独立,独立工作,独立应付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外在的独立,然后通过独立工作和生活获得各种经验,进而得到内心的独立,进而获得自信,自信建立后就开始获得内在的自由。

  • 孩子获得内在的自由后,不能放任不管,需要给他规则限制,如果他不遵守,自己承担相应的自然结果,进而学会什么是承担责任。在这样良性的自然的循环中,孩子获得一种纪律——即自律。是一种自己自发想要去维护的秩序,不需要成人威逼利诱。


12. 【蒙台梭利环境中的孩子如何发展创造力?

       蒙氏环境包括五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区、数学区和科学文化区,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孩子在主教的引导下,自发性的选择工作后重复练习,建立起秩序感、发展逻辑思考、判断,推理等能力,为发展的第二阶段6-12岁的小学做好了非常重要的智力准备。孩子在3-6的环境中学习对真实世界的了解,有了真实生活的经验,孩子的创作可以无穷想象,事实上,在充分的真实体验之后才会发展想象力!孩子通过真实的练习,熟能生巧后,就开始变通,变就是创造的开始,通就是把所创造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融会贯通。


13.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观察孩子:当孩子反复不停的操作同一件教具时,便能够进入“专注”的境界里。只要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工作,就会出现重复的现象,自已自由的选择是出发点,自由选择和重复有着密切的联系。

        ·  自由选择——重复——专注——成就感——自我满足——平静——建立与下一个工作的链接

        ·   在家庭中父母也可以协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叫孩子之前先看看他在干什么,如果他正专注着,就先等等,不打扰。

             —家长榜样作用,示范不要一心二用。

             —不要总是催促孩子,提醒为主,也让孩子承担不守时的自然后果。

             —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并给与适当的引导。

  • 帮助孩子建立成功的经验才能培养出孩子真正的专注力


 14. 【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蒙氏班级的社会性发展,是孩子心中一种为了集体利益协调甚至牺牲个人的需求和行为发出的一种积极正面的力量,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个人与社会成员之间连接的能力。

        ·  寂静游戏需要孩子尊重并配合集体的安静;走线活动需要孩子尊重别人的空间,保持距离,观察别人的速度;点心时间学会等待,用餐结束后自己清理为下一个人准备好;以及所有优雅与礼仪的课程。

        ·  孩子为自己和他人的成就感到高兴,不是嫉妒,而是钦佩。彼此见面都很开心,尊重别人的工作和私人空间,不打扰别人,儿童之家形成一种和谐的独立的小社区,这是非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真正的社会场景。


15. 【蒙氏的幼小衔接如何实现?】

  • 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幼小衔接内容,蒙氏3-6环境中日常生活区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生理+心理),这帮助让孩子从容自信的进入小学,这就表示孩子小学后大部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甚至是作业。不至于让家长陪作业到崩溃。

  • 心智方面,感官区的工作让孩子学会对自己已知的信息进行分类储存,让大脑有更多空间吸收新的信息;语言区的工作让孩子能够掌握认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数学区的工作,让孩子在儿童之家就已经熟练掌握基本运算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物练习掌握运算规则,基本上从儿童之家毕业的孩子数学平均水平能到传统小学的3年级的数学能力。


16.【家长应如何与蒙台梭利教育配合?】

  • 端正观念: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辅助。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而不是什么都期待老师完成父母的角色。

  • 多陪陪孩子,观察孩子,给孩子在家独立的机会,孩子必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允许孩子参与家事劳动,偶尔放慢并迎合孩子的生活步调,包容学习过程中其犯的错误,维持成人之间管教方式的一致性。


16.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成长?

        ·  孩子的成长只有独一无二的一次,别错过了。

        ·  从心底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去跟其他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步骤也不同,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 【不需要完美的家长,只需要自信的父母】


17. 【蒙台梭利的老师们都学了什么?】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国际认证的蒙台梭利师资培训中心,分两种上课周期,一种是连续10个月的脱产课程;另一种是利用寒暑假学习,学完所有课程需要三年。内容都是一样的,3-6岁蒙氏培训包括理论课程、熟练教具操作、教室观察(90小时),以及实习经验(120小时)。课程结束后需要通过笔试+操作考试+口试,才能取得“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合格主教”的资格。其他年龄段的学习目前只有寒暑假班的。


18. [什么是<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全名为“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AMI是蒙台梭利博士本人于192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一个组织,旨在开展她在全球的蒙氏教育工作。从第一家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成立,100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得以改变。在美国,私立蒙台梭利学校的总数超过4000所,200多所的公立学校使用蒙台梭利式的教育课程。这是世界上最广泛的教学法,目前在世界6大洲拥有超过8000所学校,造福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