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文章都比较侧重于入园的心态调整,如何做好准备,缓解焦虑。在留言里,有朋友提到担忧在幼儿园的午睡问题。这篇就说说孩子的午睡问题,顺便聊一聊各个月龄和年龄段宝宝的白天睡眠情况。 孩子不肯睡午觉? 他可能是真的睡不着 宝宝不午睡怎么办? 其实每年的8-9月,都会收到很多关于如何让已经进入幼儿园宝宝午睡的求助,录了一个一分钟的简单视频,大体说一下。 午睡问题比较灵活的幼儿园,中午会组织不午睡的小朋友一起安静地看书或者做做手工。但有一些则相对严格,孩子可能因为睡不着、不午睡,被惩罚,堆积情绪问题,甚至厌学。 其实不午睡不代表孩子不乖,一些孩子3-5岁期间(有的甚至2岁多就出现这样的苗头),精力充沛,确实能够支撑不午睡。 午睡消失的信号表现为:到了一定年纪,午睡很困难,睡了午睡反而晚上入睡困难,入睡晚,总睡眠量减少。 其它跟并觉有关的入睡困难 具体表现为: 并觉是指婴儿随着醒睡间隔(清醒时间)的增加,白天小睡数量的减少,也就是某个特定的小睡消失。 主要包括这四种情况 : 在3-4个月左右,不少宝宝会进行4觉向3觉的转变,就是通常说的3小时循环作息向4小时循环作息转变。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常见问题。 妈妈们的感受: 3觉变2觉 在6-9个月期间,大部分宝宝的傍晚小睡会正式消失。 这个并觉的迹象可能更早一些就出现,有些可能5个月甚至4个月就不睡傍晚觉了。 一些睡眠书籍主张超过6个月就放弃傍晚觉,我更倾向于根据婴儿状态灵活决定具体何时取消。 一般来说傍晚觉是全天最难的,很难正常入睡的情况,可以增加安抚力度,比如出门睡在推车、背巾里等。 但一般不要晚于4点半、5点(以7点起床为例),也不要睡太久(30-45分钟足够),否则会延迟晚间入睡时间、难度。 傍晚觉不睡,意味着下午醒来到晚上入睡的醒睡间隔变长,有可能出现过度疲劳,所以需提早一些入睡,在这个特殊时期6点钟即开始睡晚觉也有可能。 和所有并觉一样,并不会一天就完成转变,而是有过渡期,白天其它觉短,有可能就能睡傍晚觉,有时候白天都是长觉,傍晚觉就不会睡。 转变的过程大概是,本来天天都黄昏觉,逐渐可能一周2次不睡黄昏觉,然后逐渐的不睡黄昏觉的情况一周出现3-4次,乃至一周5-6次,逐渐的就彻底消失。完成并觉。 并觉期间也容易出现晚觉入睡困难、入睡不久大哭等现象。但这些变化并没有那么可怕,而意味着新阶段的到来。这个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放松一点看待。 1.上午入睡需要花越来越长的时间或者睡不长 2.上午觉时间变得很长,醒来往往接近正午了 3.上午觉能睡,但睡之后导致下午觉入睡困难或者很晚 作息不同的婴儿并觉方式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安排。 A类婴儿,早上睡得短,长觉在下午(例如,早上45分钟,下午2小时)。 A类并觉过程一般为:上午觉入睡困难,最终取消,于是下午觉入睡时间提前,且长度变长,成为全天唯一的一次小睡。 B类婴儿,早上下午睡的时间差不多(例如,上下午各1.5小时)。 B类并觉过程一般为:早觉睡得更长,接近正午,导致下午觉入睡困难,最终取消,早觉入睡时间后延,长度变长,成为全体唯一一次小睡。 2并1一般需要夜间睡眠比较成熟完整,且时间较长。另外1觉的情况,夜间睡眠时间比2觉的长,小睡量则相反。 虽然大原则上,讲求不要错过睡眠时机,但并觉期间,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要在能够延长醒睡间隔和不过度疲劳导致难以入睡之间找到平衡,有时候可能会要特地的延长清醒时间。 过程快的几天,也有长达1个月的,还是需要耐心,起得早就2觉,起得晚可能就只需安排1觉。 灵活应变基础上,尽量按照新作息来安排生活,睡在合适的时机更为重要,取舍之下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过劳硬抗的状况,这是正常过程无需压力过大。 如果1觉过劳的话可能是换得太早,试试早上按时叫醒,保障早觉能顺利入睡。 妈妈的感受: 写在最后 睡眠的时间点、合适的长度是重要的,不该睡的时候睡了,反而有可能导致综合睡眠状况的下降,这也是有的大宝宝睡了午觉,反而夜里会拖延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高的原因。 很多妈妈烦恼于宝宝没办法在幼儿园午睡,也可以尝试早上早点起来,让午觉顺利一些。当宝宝实在无法完成时,可以尝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一下,也请尽量理解孩子,不要给宝宝过大压力。 我们期盼规律稳定的生活,当一切被打破时,往往难免焦虑、甚至烦恼。但另一个角度想,其实每一次都是成长的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