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山水画与风景画之比较(下)丨三品课堂

 三品美术馆v1 2021-02-22

每周三晚八点,三品课堂准时与您相见。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分类及思想理念上的不同。接下来,喻建十老师将继续为我们讲解绘画理念的不同、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中西绘画的发展概况,欢迎收看。

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1996年毕业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底回国。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从创作理念上看,中国的山水画主张“得于心,应于手,气交冲漠,与神为徒。”首先要心有所感,然后再去画,这里的神并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内心的情感主导。如郑板桥所说的“胸有成竹”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画竹是由“眼中竹,到胸中竹,到手中竹”的这样一个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这些理论都表明了中国美术中更注重内心感受过程的追求。而西方则是直接描绘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是从“眼中物”直接到“手中物”,其心中“物”的感悟过程,要远比中国的美术、中国的艺术少得多。

郑板桥《墨竹》

通过以上的比较总结起来,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主张“天人合一”、“以形媚道”、“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中国的艺术家认为他们画的是一种总体的感受,而不是具体的一个景点。所以中国的山水画很难按图索骥,时间、地点都没有具体的指向,但是西方的写实风景画却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具体到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段。此外,中国的山水画还有诸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程式化的语言,包括笔墨、形象符号等方面的特征,但西方的风景画则更多地强调对景写生。所以西方艺术家笔下的大自然就是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大自然,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再现自然,虽然也有风格上的不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石涛《自云荆开一支眼》

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在造型手段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山水画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基本步骤包括勾、皴、擦、点、染、渲,第一个步骤“勾”就是以线为单位进行造型,这类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风景画则更多的是以面为主要造型手段,在西方古典绘画里,艺术家们认为是没有线的存在,线只是面的极端表现。

色彩运用方面,中国的山水画讲究“随类赋彩”,物象的色彩是根据它的类别由人来赋予,它的主观性很强。但风景画则讲究环境、光源、物象、时间等等,具体的色彩更讲究的是真实地再现,它的客观性很强。山水画讲究意境,反映到画面上要求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真实,当主客观发生矛盾时,更多的是强调主观的真实。而风景画则更强调体积感和真实感,这个真实更强调的是客观的真实。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从造型的特点上来说,山水画讲究的是笔墨的形式感、程式化,风景画则讲求具体环境具体表现。山水画讲求心灵感受,风景画讲求视觉感受。山水画讲求与现实保持距离,风景画则讲求真实地反映现实。

在空间表现方面,山水画讲求散点透视,而风景画则讲求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的基本特征是平远、深远、高远,实际上就是移动的透视,要表现的是胸中的丘壑,是在不同角度表现平视的物象。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这种长卷式的作品,如果采用焦点透视就没有办法完成,而古典的风景画,它则主要是表现焦点透视,更多地注重黄金比而且多为较小幅的作品,画面尺幅比较固定。比如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霍贝玛的《林间小道》等等。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绘画很少有固定比例的尺幅,形式更加自由。

多比尼《奥普特沃兹的水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当下的山水画就受到西方风景画的影响,也开始了注重色彩的变幻,艺术家们也开始主张转换程式化的风格,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程式化的情形,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比如钱松喦、傅抱石、李可染等。同样西方的绘画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如印象主义开始注重表现个人的主张,开始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等等。

梵高《星月夜》

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倾向,且出现了回归中国传统本然的山水画风格主张,讲究内心的体验,讲究对自然的感悟,而不是过分强调对自然的再现。

黄宾虹《黄山图》

以上我们简单地说了一下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之间的异同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更好地理解山水画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介绍一下山水画的一些基础技法,谢谢大家。

《溪林元不择人清》139cm × 70cm

《天空地阔偶相逢》139cm × 70cm

☞创作理念的表现与再现

山水画注重自己内心的情感主导,风景画强调直接描绘所见景物

☞造型的主观与客观

山水画讲究笔墨的形式感、程式化,风景画讲求具体环境具体表现

☞中西绘画的多元化倾向

中西绘画交流频繁,相互影响越趋明显

☞用笔对于绘画表现的重要性

笔是表现客观物象、传达情感的必要工具

☞书法对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

书法对于绘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性

☞山水画用笔的提按

提按讲究有提有按,形式多种多样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

第一讲:山水画的起源与衍变(上)

第二讲:山水画的起源与衍变(下)

第三讲:山水画与风景画之比较(上)

刘京闻《圣教序·百字解》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

王学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字法详解

刘颜涛:《墙盘》与《毛公鼎》简析

张建会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张继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管峻:《褚遂良颜真卿字法解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