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档案: 朱某男,55岁,上市公司管理层。胃脘痛时发时止,已经数载,近来疼痛增剧,脘部时感灼热、嗳气、口苦、口臭、泛吐酸水、食后脘腹作胀,便溏,脉细,苔薄黄膩。 胃镜检查: 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指肠球部炎,病理诊断为胃粘膜慢性炎,轻度肠腺化生。 曾服乐得胃、痢特灵、生胃酮和胃复安等药乏效。转辗而来我科求治。治拟疏肝调气、清热和胃。 中药方: 苏梗5克、制香附9克、生白术9克、铁树叶30克、平地木15克、芙蓉叶15克、蛇舌草30克、九香虫5克、炒香扁豆9克、炒黄芩5克、赤白芍(各)12克、清炙草3克、佛手片5克、丹参12克、炒谷芽12克。 结果: 上方加减,服药2周,脘痛大减。3个月后诸恙均消。5个月后胃镜复查,胃窦炎糜烂已消失,病理检查,见炎细胞浸润由中度转为轻度。 总结: 此方由《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旋覆代赭汤以及《和剂局方》的香苏散和《证治准绳》的白术芍药汤综合组成,取《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以及叶桂“胃宜降则和”之意。 其中芙蓉叶一味是外科常用药,《本草纲目》谓:“治-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借用于此,治疗糜烂性胃炎甚有效验。(注意: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不得擅自用药,必须先咨询专业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