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吃货的你,这些青铜食器都认识吗?网友;字我都不认识

 伟天英 2019-09-05

青铜日用器种类繁多,上次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关于食器类的青铜日用器,但食器类的又分为煮食器和盛食器,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盛食器。青铜器食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讨伐和宴飨、婚冠时举办礼仪所运用的器物。作为礼仪重器,不同标准大小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相应代表了主人的身份等级。

对于吃货的你,这些青铜食器都认识吗?网友;字我都不认识

龐,煮食器,功能与现代蒸锅相似,有方、圆两种,实际上是由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结合而成,中间有一带孔的铜片。青铜甌流行于商周和春秋,至春秋时还出现上下分铸地点,这样更为适用。在殷商妇好墓中发现一件三联甑,上部三个甑置于长条形带六足的器身上,器身案面留有与甑相合的三个圆口,整器绘有纹饰。

簋,盛食器,在金文中也写作“毁”。簋始见于殷商,沿用至春秋,其间形制变化较大,基本形体为圆腹、侈口圈足,早期无耳,西周后簋常带盖,有双耳也有四耳,且有耳垂并在圈足下出现方座,西周后期还有圈足下三个支点的形式,至春秋又有去掉圈足的三足式簋或一种无足的形式。簋在青铜礼器中,重要性仅次于鼎。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中可知,簋在陈设中常以偶数出现以和鼎配置,如有五鼎四售、七鼎六簋等。

对于吃货的你,这些青铜食器都认识吗?网友;字我都不认识

簫,盛食器,盛粮食的日用品,形体为长方形,有盖,盖打开为相同两器,这一特点在古代器物中称却置或却立,器身与器盖各有四个短足,早期出现时为斜壁、浅腹,后期变为直壁而深腹。

盟,盛食器,与篮同为西周后新增的容器,形为方中带圆而似椭圆形,两旁有兽耳或附耳,下为圈足或四足,同样有盖成却置形式。豆,盛食器,是盛调味品的专器。豆很早就有陶制,铜铸始见于西周后期,形制主要为上有盘,中有柄,底为圈足。开始盘浅,柄短而粗至春秋时又派生出一-种有盖的豆,盖与器身相合后成球体,器盖上有四纽,器身有四环耳,体现出实用生活中的追求。

对于吃货的你,这些青铜食器都认识吗?网友;字我都不认识

吃货们,这些青铜食器你们都认识吗?恐怕好几个字都不认识吧,在古代,我们的先辈都是用这些来盛饭吃法,而我们今天都是用碗来吃饭,要是你家有青铜食器的话,你肯定不会用它来吃饭的,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