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墓状况堪忧亟需修缮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9-05

2019-09-04 14:5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随意走进长沙街头的一家书店,你都能找到几本关于曾国藩的书籍。140多年过去,这位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思想和智慧,依然受到人们的推崇。

不过,你可知道,曾国藩墓就在长沙城西南15公里处岳麓区坪塘街道的伏龙山上。长沙市民彭先生反映,曾国藩墓墓区受损严重,亟需修缮。

市民牵挂:曾国藩墓区状况堪忧

彭先生酷爱探访古迹,这几年他多次前往曾国藩墓凭吊。曾国藩墓墓区日益恶化的状况让他担忧不已——石人石马散落杂草丛中,坟墓周边遗弃了很多垃圾、杂物,驮碑的赑屭(音bixi,神兽,善背负重物。记者注)被人掀翻,神道碑暴荒多年,风化严重。

最令彭先生担心的是,曾国藩墓的拜台正整体下沉,他在拜台上方放了一颗鸡蛋,鸡蛋滴溜溜地直往下滚,而拜台前方就是曾国藩的墓冢。“再不采取抢救措施,很可能危及曾国藩墓。”彭先生说。

8月26日,记者来到曾国藩墓,它座落在岳麓区坪塘街道伏龙山脚。沿着新修的麻石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个石阙,再上一段台阶,曾国藩的墓冢就出现在眼前。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晚清名臣、湘军创始人曾国藩迁葬于此。汉白玉石碑上书"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 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约50平方米,东西各立石阙一个,阙上文字由曾国藩长子曾纪泽手书。

记者见闻:残缺破损风化严重

也许受酸雨侵蚀,墓冢发黑发乌。

也许受酸雨侵蚀,墓冢发黑发乌。

也许是因为酸雨侵蚀的缘故,半圆形的墓冢发黑发乌。拜台确有下倾,其中间的麻石缝隙扩大了。东、西石阙的多根麻石栏杆断裂。附近居民称,前些年,有人盗墓放炸药,震坏了这些石构件。

出东石阙往东,有一条荒草掩映的小道,是墓区的神道。一个手持笏板、表情庄重的石人立在树丛中。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神道两侧有石人、石马、石狮、石羊、石虎各一对,还有牌坊、墓庐屋、御碑亭等,但大部分已在文革期间被毁。

尚存的石人像。

尚存的石人像。

记者才走几步,便见两堆垃圾,一块“清芬世守 耕读天下——曾国藩故里管理处”的广告牌斜插在泥里。知情者说:“这些垃圾还是2016年清明节公益祭祀曾国藩大典时留下的。”拨草前行,记者又发现一个没头的石人、一匹石虎与一匹石马的残体半埋在土中。

山脚下是改扩建后气势恢弘的仿唐建筑桐溪寺。紧挨该寺东侧,有一处低矮破旧的砖土房,这是墓庐屋,相当于现在的纪念堂,供人纪念和拜祭。旁边,半人多高的荒草中,有一处蓝色铁皮围挡,神道碑、驮碑的赑屭就乱堆于此。断裂成两截的汉白玉碑长满了苔藓,变得黑乎乎的,字迹模糊,难以辨识。驮碑的赑屭被掀翻,头向后仰。碑帽倾覆于泥草中,风化严重。

按史料记载,再往前还有御碑亭,但如今已是一片水泥地。

“教以兵法,束伍练技,号曰‘湘军’。湘军之名自始……”文史爱好者贺云拿着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年谱》念了一段话,他告诉记者,“神道碑的碑文是李鸿章亲书的,碑文中有‘湘军’二字。这可能是‘湘军’这个历史名词第一次镌刻在石头上。这与考古学家在蒙古国发现的霍去病燕然勒功石一样,都是石头的史书,是真迹珍品,对于清史与湘军研究价值很高。”

专家发声:修复保护工程因各种原因停滞

“曾国藩墓葬本身雄伟华丽,由墓冢、拜台、望台、神道、石像、牌坊、神道碑、墓庐屋、御碑亭等组成,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8月28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2年,柳肃接受望城县文物局委托,研究曾国藩墓地保护规划。那时,他从日本留学归来不久,还是一头黑发。如今,看到曾国藩墓地的现状,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痛心疾首。

柳肃曾带领专家团队对曾国藩墓地进行调查,走访了当地很多老人与农家,并配合当时的望城县考古队,一起摸清了曾国藩墓神道、墓庐屋、石像、御碑亭的形状和位置,发现许多散落在当地老百姓家中用于造房、做洗衣板、打地基的石构件,并做出了曾国藩墓二期的修复规划以及复原的效果图。

柳肃教授做出的曾国藩墓二期修复效果图。

柳肃教授做出的曾国藩墓二期修复效果图。

“那时候,只要收集那些旧的石构件,做一些新的石构件,拼装起来,复原难度不大。”柳肃说,望城县文物部门已经招标了施工队,甚至制作了部分新的石构件,运到现场。但2008年,长沙行政区划调整,曾国藩墓所在的坪塘镇被划归岳麓区。修复的事因此搁下了,一放就是好几年。

2012年5月,柳肃应邀参加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的座谈会。会上,他得知,有关部门计划在曾国藩墓前新建规模宏大的桐溪寺和湘军文化广场。柳肃认为,应该保持曾国藩墓地的田园风光与历史风貌,极力反对这一计划。

“桐溪寺本来是小庙,如果要做大就做到旁边去,或者做到别的地方去。它如果做太大,就正好把曾国藩的墓挡住了。”此外,柳肃还认为,建设大规模的湘军文化广场也会破坏曾国藩墓的风貌。

令柳肃遗憾的是,金碧辉煌的桐溪寺已经建成多年,而且挡在了曾国藩墓的正前方。建了个大概轮廓的湘军文化广场因为各种原因停工多年。17年来,曾国藩墓亟需修复保护的重要附属设施一个也没修。

有关部门:启动修缮工程申报专题方案

今年入春以来,雨水连绵,曾国藩墓边坡发生一定程度位移,经文物部门委托单位检测评定,墓边坡安全系数为临界状态。2019年3月22日下午,由岳麓区副区长潘汪明牵头组织召开曾国藩墓保护工作现场会,要求迅速按抢险救灾工程实施曾国藩墓修缮保护工程。

岳麓区文旅体局文物管理科科长肖辉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告诉记者,承担任务的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7月16日启动修缮工程,采用了大量土方反夯,加固护坡,并种植了草皮,防止水土流失。

“曾国藩墓的保护工作,文物等部门一直在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肖辉无奈道,现在岳麓区文旅体局文物管理科只有两名工作人员。2016年,他们组织编制了《曾国藩墓修缮方案》,上报后没有通过。2017年,他们又组织编制了《曾国藩墓护坡加固方案》《曾国藩墓修缮方案》。

根据上述方案,神道、石像、牌坊、神道碑、墓庐屋等都将恢复。肖辉解释,拜台东西石阙断裂的石栏杆是护坡下沉造成的,并非有人盗墓放炸药震断的。埋在土里的石人、石马等,以及赑屃,在修复工程没有启动之前,留在原地是最好的保护。肖辉说:“《曾国藩墓修缮方案》已经通过省里的审批,正在向国家申报。”

至于何时才能申报下来,仍然需要等待。

链接:曾国藩墓历史

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遽归道山于两江总督任上。是日午后,他与长子曾纪泽散步于署西花圃,突发脚麻,被扶回书房,已不能言,端坐三刻溘然而逝。后灵柩运抵长沙,当年葬于长沙金盆岭。清同治十三年,改葬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南,与是年仙逝的欧阳夫人合葬。

1988年,曾国藩墓被列入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其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其墓园自1998年开始开始规划修复,第一期修复工程从2000年初开始于2002年完工。

2013年,曾国藩墓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朱炎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