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这3种情况,降糖方案不必再遵循“老一套”

 尚振奇 2019-09-05
降糖治疗还能这样灵活运用!

控制血糖
糖尿病领域不变的话题
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至2030年,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将达5.92亿[1]同时,糖尿病合并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研究[1]显示,2009~2012年间我国T2DM患者超过一半至少合并一种疾病,
因此,不少学者提出,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起始治疗时机普遍较晚、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等实情[5]定制适时且合理的方案以达到充分的起始和强化降糖力度,才能帮助长期有效控糖、延长患者寿命。
遇到这三种情况,你还可以这样做!
除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外,传统“阶梯式”降糖路径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用于口服降糖药失效后胰岛素的起始和强化治疗,及时应用预混胰岛素或可成为提高血糖控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办法。
1
口服药“失灵”后的起始胰岛素治疗
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仍旧血糖不佳是令内分泌医生苦恼的难题。系列研究[6,7,8]示,对于口服药控制不佳、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餐后血糖增幅>3mmol/L的患者而言,起始使用门冬胰岛素30 BID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基础胰岛素疗效更好,低血糖风险低:
图1:门冬胰岛素30疗效更佳
图2:门冬胰岛素30安全性更高

2
基础胰岛素“失灵”后的强化胰岛素治疗
曾有横断面研究提出,实际临床中患者使用基础胰岛素总体达标率仅为25.2%,其与口服药的联合使用并不能理想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所幸,研究[9,10]指出,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6个月HbA1c>7.0%、餐后血糖增幅>3mmol/L,应用门冬胰岛素30能进一步提高血糖达标率,且无重度低血糖事件,提示门冬胰岛素30这样一种胰岛素的使用即可带来控糖达标和降糖安全的双重获益:
图3:门冬胰岛素30的降糖“有效”、“安全”双获益
3
入院-出院快速显著控糖
相比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住院糖尿病患者往往更需要迅速有效的降糖治疗。研究[11]出,使用两种口服药后HbA1c>8.5%、餐后血糖增幅>3mmol/L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灵活起始门冬胰岛素30,第三天即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且出院后无需转换方案:
图4:住院后起始门冬胰岛素30能够快速有效控糖
此外,A1chieve研究[12]明,强化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转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能够进一步控制血糖,且低血糖风险更低、漏药率更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轻医生和患者的压力。
图5:A1chieve研究证实门冬胰岛素30 bid治疗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基础 餐时胰岛素
小结:
图6:这三种情况,可以灵活使用预混胰岛素!

由此可见,门冬胰岛素30同时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双相赋能可满足T2DM患者各阶段治疗需求,尤其是对于以下三类患者:

①门诊或入院时既往已接受两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但效果欠佳(HbA1c>8.5%或餐后血糖增幅>3mmol/L);

②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6个月,血糖控制仍不理想(HbA1c>7%或基础胰岛素日剂量超过0.4~0.6U/kg/d或餐后血糖增幅≥3mmol/L);

③住院使用基础-餐时或胰岛素泵强化方案,胰岛素日剂量≤1.0U/kg/d。

门冬胰岛素30已被充分证实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进一步提高血糖达标率,并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起始晚、餐后血糖高、达标率较差等棘手问题,门冬胰岛素30或为T2DM患者减轻疾病痛苦,带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LEILI GAO.Status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 2009-2012(中国2009-2012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治疗现状).2014ADA.
Abstract Number:2530-PO.
2、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5):285-391.
3、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98.
4、Fong DS,et al.Diabetes Care.2013,26(suppl.1);S99-S102.
5、李琳,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6:430-3.
6、Rys P,et al.Int Clin Pract.2014;68(3):304-12.
7、Kann PH,et al.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6;114(9):527-32.
8、纪立农.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0):746-751.
9、Yang W,et al.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9;150:158-166.
10、Rys P,et al.Int Clin Pract.2014Mar;68(3):304-13;
11、Wolnik B,et al.Expert Opin Drug Saf.2013Mar;12(2):137-44.
12、Dieuzeide G,et al.Prim Care Diabetes 2014;8(2):111-117.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